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

《5分钟商学院》:查理芒格有100多个基础思维模型,你有多少个呢

2022-05-10 01:50:38

有个老头,很喜欢躺在某块草坪上做日光浴。


突然某天开始,好好儿的一人世界,来了帮小孩儿玩,天天跑跑跳跳,叽叽喳喳,吵的老头头昏脑涨。


老头某个瞬间忽然福至心灵,想出了个办法。他告诉小孩们,如果每天来玩,就给他们每人10元。


几天后,老人把10元降到5元。再过几天,降至1元。孩子们炸锅了,臭老头,降成5元俺们就忍了,降成1元是啥意思?俺们来陪你玩,才值1元?


孩子们撂摊子撤了,再也不肯来。老头捂嘴偷乐,嘿嘿,世界终于清静啦!


这个故事我很早就看到过,而且不只一次。第一次看到时,觉得这老头贼精,第二次及第N次看到,就觉得莫名其妙了,有得赚不比没得赚强么?


这什么破故事,哪个脑残编的,一点也不科学。直到我订阅了得到“5分钟商学院”专栏,看到刘润老师的解释,才终于恍然大悟。


老头能成功赶跑小孩,基于我们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损失规避,人特别厌恶损失,要么别得到,得到就不能减少、不能失去,不然难受的抓耳挠腮。


设想一下,老板第一个月给你5000元,第二个月4000元,第三个月3000元,你还想干下去么?


损失规避如此普遍,这就让聪明的商家抓到了把柄。


商家经常换个表述框架,就能把你“套路”进去。比如说吧,家具城送家具上门,需要收50元,但人家知道你讨厌损失,所以换个表达方式,先把配送费加到商品总价里,告诉你不需要送的话,给你便宜50元。


你美哒哒的,那就不送了,以为自己赚了50,殊不知,那50本来就是你的。再看看商场的“换购” 、“以旧换新”等活动,原理不都是利用了咱们害怕损失的心理么?


很多生活中的常见心理,都可能会被商家利用,如“沉没成本”效应,因为付出而舍不得放弃的一种心理。商家据此推出“订金”,先收你点钱,套住你,就不怕你跑路了。


再比如“比例偏见”,大和小,多和少,贵和便宜,对比中你才会有更清晰的感觉。由此,商家为了多卖一根200元的4G内存条,可不会直接说一根内存条200元哦。


他会告诉你,4G内存电脑4800元,8G内存电脑5000元,这么一看,是不是内存翻倍了,但是钱看起来没增加多少呀?


这些有趣的商业知识,都来自一本书——《5分钟商学院》。《5分钟商学院》是根据得到APP“5分钟商学院”专栏内容整理而成,专栏我也订了,但一直觉得不够系统。时间跨度太大,近乎一年,每天零零散散学一点,忘一点。


书出版后,我第一时间买到手,花了两天时间看完,终于在脑海里,编出一张基础商业知识的大网。


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定了专栏的人,更需要读,它可以帮助你复习巩固单个的知识点,更可以帮助你把零散的知识点,建成一座“商业之城”。


作者刘润,全中国最贵的商业顾问,上海商学院特聘讲师,福布斯中文网专栏作家。刘润老师特别擅长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去引出某个“知识点”。别以为商业知识都是枯燥的,遥远的。事实上可以很亲切,很实用,和自己息息相关。


《5分钟商学院》一共有十三章,可以分为五大模块,从我们最熟悉的消费心理学开始,之后讲经济学,包括行为经济学、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第三个模块是金融与法律的关系,第四个模块企业能量模型,即4P,产品、定价、营销和渠道;第五个模块是关于商业世界的底层逻辑,包括互联网世界在内。


刘润老师遣词用句,特别“平民”,任何人都能看得懂,这本书可以说是“普通人的商业知识宝典”。


有人可能说,那又怎样,我又不是做生意做公司呢,商业跟我有一毛钱关系么?


事实上,普通人学习商业知识,首先是看待世界会更具有洞察力。你能晓得商家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是那么做,现象背后都自有深意。


你不做生意,但是能不买东西么? 只要你活一天,就要在商业世界中生存一天。


学点商业知识,你就不再会懵懵懂懂,跌跌撞撞,例如你再看到“限量版”,你会明白这是“饥饿营销”;看到航空公司提前预定机票可以打折,你晓得这是“价格歧视”;看到360软件弹出“你的开机速度打败了全国99%的电脑”,你明白,这是为了让你获得“对比幸福感”,避免“适应性偏见”


其次,商业知识不只适用于商业领域。


很多底层知识,各个领域都可以通用。成甲老师在《好好学习》中提到“底层规律”,可以理解为多个领域通用的思维模型,这是需要我们投入80%的时间学习的重点,因为这些模型相当于知识的“杠杆”,你学了,就能撬动更多的知识。


《穷查理宝典》中也提到,查理芒格有100多个思维模型,这是他分析世界的基础工具,相当于一个人的第三只眼睛。

咱们举个栗子,比如说数学中的复利效应,咱们学习的进步、企业的利润增长、高利贷等等,都符合复利效应,所以说复利效应就是一个基础思维模型,你学会学懂了,就可以应用到多个领域。


商业领域中的很多思维模型,也是具有杠杆作用的通用模型。


商业中有一个“凡勃伦效应”,即炫耀性消费,满足人的炫耀性心理,我在看《进化心理学》时,发现这种心理的形成,其实基于人类进化中的生存选择压力,为了增加自己的繁殖机会,让基因流传下来,人需要给自己加砝码,吸引异性的注意,只有异性注意你了,你才有机会“捕获”一只。


再拿“定位”举例,定位是营销领域的经典理论,但是它在日常生活中同样适用,比如说你要写篇文章,写之前要确认自己的读者群体,根据读者群体偏好,决定文章内容和措辞,这就是一种“定位”。


再举一个例子,商业中的“长尾理论”,咱还是拿写文章举例,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思考,是不是可以写“小需求”的文章类型呢?小需求领域竞争小,写文章可能会更容易崭露头角,而且互联网能让“小需求”变成“大需求”,最终阅读人数却并不少哪!


《5分钟商学院》在我看来,完全可以作为建立自己基础思维模型的一个学习手册。有了第三只眼,我们可以更好的观察和分析宏观的世界,以及微观的自己。



步妈ps:今天咱们聊一个和育儿无关的话题,我个人在看书时候,是任何领域的书都会涉及,学科的边界本来就是人为设定的,所以千万不要局限于某个学科内去学习。打破学科边界,多寻找通用的底层思维模型,育儿路上,也会涌现更多的奇思妙想。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