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

尚德观|舞狮、放烟花、猜灯谜,古人竟把今晚当情人节过

2021-07-02 04:05:21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到了苏东坡眼里“灯火钱塘三五夜”的日子了。


据说在台湾,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



中国古代一般施行宵禁制度,晚上不许出门。但只有元宵节时,会开放三天的宵禁,满城点亮灯火、搭上彩棚。


不光民间庆祝元宵节,连皇帝有时候也会参与。《旧唐书》里就记载了武则天的儿子,唐中宗李显“丙寅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观灯”的场面。

 

到了宋代,对于元宵节的庆贺场面就已经十分盛大。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吴自牧《梦粱录》、周密《武林旧事》书中都有记载。


《清明上河图》描写当时都城的繁华景象


现存描绘这一佳节最著名的作品便是藏于国家博物馆的《明宪宗元宵行乐图》。画面以庭院红墙隔开分为三段,使得画面既得到区分,又具有整体性。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之放烟花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之杂耍


南宋时期的杭州,每到元宵节就是“家家灯火,处处管弦”。


宋人吴自牧在《梦粱录》里详细描述了有位家住清河坊的检阅史官,如何在元宵节当天设下家宴——“奇茶异汤,随索随应,点月色大灯泡,光辉满屋”,凡路过之人“莫不驻足而观”,


深坊小巷里更是一派“绣额珠帘,竞夸华丽”。


今天的清河坊,游人如织。


比较有趣的是,古代的人们缺少娱乐,这种满城灯会、百戏的热闹是非常难得的,而且难得有机会出门的女性在这一天也有了逛街的理由,所以才有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佳事,从这个意义上说,元宵节才更像是古人的“情人节”。



元宵节最具代表性的食物就是元宵啦,也叫“圆子”。每年十五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有关吃元宵习俗的源由,民间说法众多。有一种说法是,元宵原本叫汤元,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元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也叫“元宵”。


有趣的是,各地还有一些吃元宵的地方食俗。


云南十些地方喜欢吃豆面团,河南一些地方则讲究吃枣糕,陕西人爱吃“元宵茶”,这种元宵花样是在面汤里加人进各种蔬菜和水果,很有风味。


浙江浦江一带吃馒头、麦饼。因馒头为发面,麦饼为圆形,故取“发子发孙大团圆”之意。


江北地区民间流传有“上灯元宵,落灯面,吃了以后望明年”的民谚。十八日落灯后,夜晚吃面条以示元宵节结束。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南北关于汤圆跟元宵的争议似乎从未停息过。北方人说元宵节吃元宵,南方人说团圆要吃汤圆。其实,元宵和汤圆不是一种东西,汤圆就是我们平时吃的那种,是需要煮的。而元宵是滚出来的。


首先要将馅料做好,沾上水,再投进盛满糯米粉的笸箩内摇;然后再沾水,继续滚上糯米粉,如此反复多次,让其逐渐变圆、变大。有兴趣的观众可以自己搜一下区别哦。



元宵节也称灯节,同时也是中国情人节之一。全国各地纷纷点燃花灯,人们走上街头,观看舞龙舞狮,猜灯谜,祈求全家新的一年能够平安喜乐。



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场面宏大。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


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规模更大,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


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这个热热闹闹的节日里,肯定不止这两习俗啦,快看看下面这份百师君为你搜集的习俗大全吧!


情人节


元宵节也很浪漫的,元宵灯会也给未婚男女提供了一个相识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只有过节时才可以。



元宵夜可是个交谊的好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中意的另一半。


唐代的灯市上还出现了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划旱船


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划旱船流行于我国很多地区。



舞龙灯


也称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我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舞狮子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养蚕人家举行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


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元宵节过后,年才算是真正过完了,在这一年中过得最慢也最快的日子里,使得人们在欢庆、热闹之余,也特别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今之视昔,似乎更能让我们体会到古人对新年的希冀和美好生活的祝愿,就这样代代相传、年年有余、岁岁安康。


—end—


      ■



更多精彩好文


  1. 尚德观|我们为什么要考大学?读本科?

  2. 尚德有料|8大职业最孤独,你的上榜了吗?

  3. 尚德共勉|不读书,你跟人开玩笑多跌份儿!

  4. 尚德之道|这是我非常努力的九点理由!

  5. 《芳华》已不在,你想要的生活都实现了吗?

  6. 尚德之道|外卖小哥被四川大学录取,有梦想,上帝都会为你铺路

学习是为了探索更大的世界,更远的旅行,来测试下你的潜力,超乎想象


强大自己,

从学历提升开始。

提升学历赶紧来上海尚德教育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