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

叔本华:人生总有深谋远虑和抱憾终身的时候

2022-08-01 20:45:45

请点击蓝色字体“喜闻”,免费订阅




叔本华


叔本华出生在丹泽(格坦斯克)一个富有的商人家庭,他相继在哥廷根大学、柏林大学、耶拿大学学习哲学,并于1813年在耶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820年叔本华到柏林大学任教,但他的课却吸引不到学生。痛苦失望之下,叔本华离开了大学,最终在法兰克福孤居。在之后的岁月里,叔本华致力于发展他的哲学并撰写诸如女人、噪音、学院哲学家等主题的尖锐的批评性散文。




人生总有深谋远虑和抱憾终身的时候

 叔本华 


满足于自己内在的充足之人最幸福

只有少量输入,或完全不需要输入的国家是最幸福的。同样的,满足于自己内在的充实,几乎不需要或完全不需要再靠外在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靠外在的供给往往需要花费很高的代价:负债、带来危险、引起愤懑,但终究仍代替不了自己土地上的产物。无论从哪一方面说,我们皆勿期待外在的或从别人而来的东西;一个人成了另一个人的奴仆,那是被拘限到非常狭小的框框中了。毕竟人最后都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如果这时必然还有谁跟自己在一起,问题是,那究竟是谁呢?

 

珍惜当下片刻的幸福

拒斥当下的幸福时刻,或由于为陈年往事懊恼及对未来忧心忡忡,而妨碍了眼前的幸福,均属愚蠢之至。

当然,人一生中有深谋远虑和抱憾终身的时候。

但是,往事一旦成为历史,为缓和我们的情绪,我们就应该想想,逝者如斯,而向它道声再见——必须克服心灵对过去发生之事的悲伤,而保持心情愉快。

至于未来,我们只能认为它超乎人力,唯有神知道——实际上此种事在神的掌握之中。

至于现在,则让我们记住塞涅卡的忠告,愉快地度过每一天,我们的全部生命仿佛就在这每一天中:“让我们尽可能愉快地迎接它,这是我们唯一真实的时刻。”

 

生离死别消除了人的一切芥蒂

所有离别都是先尝死亡的滋味,而所有重聚是先尝复活的滋味。

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彼此不太关心的朋友,二三十年后再见时也会感到非常愉快的缘故。

 

睿智的格言取代不了生活的经验

人生是一种语言,某些真理通过它传达给我们,如果我们能够用某种其他方法学得这些真理,那么我们干吗还活着呢。

因此,聪明的谚语与严谨的格言弥补不了经验的缺失,也代替不了生活本身。

 

变现成经验,格言才有价值

不能轻视谚语与格言,因为它们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不仅如此,它们应该受到高度尊崇,并且应该被看作是别人从这世界精神透露给我们的真理之书中抄来的零星记载。

但是,这些记载必定是不完整的,也绝不能代替实在的生活的呼声。

当我们反思,生活与真理之书对我们说的话完全不同时,它们就更加不能代替现实生活的呼声了;就像在圣灵降临节布道和教诲群众的使徒,他们宣读的内容,无不来自《》,但在每个听众看来,使徒好像是用他自己的话说教,因为宣教的内容已经变成使徒自己的经验了。

 

快乐来自心灵

心性不高的人,幸福和快乐的唯一源泉是感官嗜好,充其量过一种舒适的家庭生活,与低级伴侣在一起俗不可耐地消磨时光。

教育对这类凡夫俗子也无法扩大他的精神价值。

人的最高、永恒和丰富的快乐实际上就是他的心灵,心灵的快乐主要又依赖心灵的能力。

 

不幸是人生的试金石

空气的压力一旦除去,我们的肉体便会遭受破坏;同样,人的生活如果除去困乏、劳苦或其他痛苦命运的压力,人便会扩大其自负,虽未必到毁身的地步,但至少会陷于愚昧、狂乱的状态。

 

在意名誉,往往忽视内在修为

日常经验告诉我们,太重视名誉正是一般人最常犯的错误。

人们非常计较别人的想法,而不太注意自己的感觉,误以为呈现在他人面前的影像比自身更重要,陷进愚昧的“虚荣”中。

这种虚荣心重的人就像吝啬鬼,热切追求手段而忘了原本的目的。

 

宽容,让人高尚

一个人在生活中应当有无尽的宽容和博大的胸襟。

因为,倘若他纵情使性、反复无常,拒绝原谅每一个曾经对他使用过卑鄙、恶毒伎俩的小人,那么,他也就与高尚无缘,而与卑下为伍了。

同时,一个人不应当只与某一个人为友,而应当以天下人为友。

显然,这才是我们主张人们应当坚持的那种真正的友谊,只有这种友谊才能得到所有人的真诚回报,而不是在乎他人做了什么卑鄙、恶毒的事。

 

克制欲念,痛苦才少

苦闷也是由于欲求产生的,“认识”则反之,它自身没有痛苦,只有快乐,所以它给天才的是高而宽的前额和澄澈晶莹的眼神。

眼睛和额头都不为意志和穷困服务,它们只给天才伟大而超俗的快活。

 

偏见增加了认识自己的难度

追求真理的最大阻碍,不是事物的虚假外观,也不是推理能力不够,而是先入为主的成见、偏见,这些东西阻挡了真理之路,像逆风把船舶吹离陆地一样,船上虽有风帆和方向舵也没有用。

 

未知让人恐惧

当我们无法预料一件事情的结果,更不能估计它对自己的影响时,它却直接左右我们的心情,心情会从愉快变成忧愁,也可能会从忧愁转为愉快。

对无法明确把握的东西,我们总是庸人自扰。

 

世间的庸俗本是平常事

平常人对最高的道德毫无所觉,而只赞美那些平庸、低级的东西!

总之,世间充满了平凡、庸俗。天才的作品能为同时代的人所欣赏的,其例绝少,大都要等到后世才被发现和承认。

就是说当他们的作品还新鲜、色彩还强烈的时候,没有人去观赏,像无花果或无漏子一样,在干燥的状态下比活生生时,玩赏的人更多。

 

(刘大悲 陈晓南 张尚德 译)


....


叔本华趣事一则


鉴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版的滞销,对于第二版,叔本华决定不要稿费,只要能够出版该书就可以了,而且希望把价格尽可能定的很低。尽管这样,购买这本书的人仍然寥寥无几。


1851年,作为《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补充《附录和补遗》出版了。这本书的出版商布洛克豪斯老是在叔本华的书上赔钱,所以这次干脆拒绝出版这本书,叔本华只好让柏林的一家小出版社来为他这本书做出版工作,他所得到的报酬是10本样书。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这本书出版之后,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赞誉从四面八方飞来。有的人为他整理编写作品,如尤里乌斯·弗劳恩施泰德编写了《关于叔本华的通信》;有的人为他写传,如威廉·格维纳尔;还有人甚至为他作曲,如瓦格纳把《尼伯龙根的指环》献给他。各种学术机构也纷纷把各种荣誉加到叔本华的头上,柏林皇家科学院准备授予他院士称号,被他拒绝了,并称为“来自不受欢迎方面”的荣誉。


叔本华


▼▼▼

亚瑟·叔本华(ArthurSchopenhauer,1788-1860),德国哲学家,他继承了康德对于现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分,叔本华影响了尼采、萨特等诸多哲学家,开启了非理性主义哲学,叔本华著有《论充足理由率的四重根》(博士论文)、《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完成于28岁),《附录与补遗》(作为《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的附录与补遗,收录他的大部分短文),《论道德的起源与基础》等。


叔本华

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名望实际上也是如此。



喜闻,可能的生活

yucong1972@sina.com

ID:xiwenart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订阅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