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

小研在路上丨清华大学赴斯里兰卡公益实践总结

2021-06-02 20:28:29

让房子留在那里替我们保护孩子


经历了许多辛苦和波折,。我们在这里见到的关于孩子们的一切,更加坚定了我们要为他们建一座“庇护所”般的小房子的梦想。


在pre-school为小朋友们搭房子


在当地英语老师和NGO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去接触孩子们真实的生活、学习环境。在教堂,我们和陪同妈妈来礼拜的孩子们一起玩耍,我们去这里的pre-school给小朋友们上志愿课程,我们去到孤儿院,和那些因身体残障被抛弃的女孩们一同在树荫下唱歌,我们去这里最落后的吉普赛村,和那里的孩子一同跳舞,我们去村里的特殊学校,带着聋哑孩子们折纸鹤......


带聋哑孩子们折纸鹤


为孤儿院孩子唱歌


我们去到不同孩子的家中,和他们的家长交谈。有稍微富裕的家庭,可供家里的四个男孩顺利读完高中;也有无法接受教育的盲人女孩,常年住在黑黑的屋子里。但孩子们都一样天真,一样充满生命力。当盲人小女孩放下戒备,转过头来向我们唱歌的时候,当先天残疾的男孩向我们展示他色彩绚丽的绘画的时候,当一个女孩告诉我们她有一个成为律师的梦想的时候,那份感动是相同的。


想做律师的小女孩


为我们唱歌的盲人小女孩


在当地NGO的帮助下,我们得以和这个地区不同机构的负责人交流,去了解这些在这个地区为了孩子们更好的生活已经努力了许久的人们的工作。


教堂主教说,他在教堂里开设了“周四课堂”,为这里无法上学、成绩太差被退学的孩子提供基础教育的机会。他说,自己同时也愿意做孩子们的心理咨询者,帮助他们健康地成长。


当地主教为我们介绍状况


为我们翻译的当地英语老师自己也供职于政府教育机构,在他的帮助下,,得到许多具体的资料,了解到这个地区更普遍的情况。


我们不断和NGO负责人交流沟通,讨论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各参与方的关系,核实建造房子中的各种问题,最终在双方信任的基础上整理出最后的方案策划。


和NGO讨论策划书


同时,我们也和中国在斯里兰卡的企业不断沟通,和中国冶金科工有限公司、中国港湾工程责任有限公司都建立起良好的交流关系,他们均对我们的行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在我们的项目上给予了支持和指导。


和中港会面


为落实我们的小房子的建造,在斯里兰卡的十天中我们还抽出了大部分时间,前往各个作坊调研建造所需要的各种材料。一砖一瓦,从木梁到混凝土柱,我们都去了解它们的工法和生产。我们和当地的建筑师沟通对接,和工头确认施工时期,一遍遍核算建造成本,以保证建造期间房子的顺利完工。


队员们调研材料


在斯里兰卡十天的行程是辛苦而难忘的,尤其是在siyambalagaswewa村庄中所见到的一切,都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自己在做的是一件很不容易但很有意义的事情。每一位支队成员都有着自己的感受。


郭世玉


2018年1月,我和我的伙伴们一起来到了斯里兰卡。

 

2015年我来到这里的时候,在修道院做孤儿的支教。起初的几天,孩子们非常怕生和排斥外人。而最后当我通过唱歌来融入这些孩子,和他们一起舞蹈,他们开始允许我走入他们的内心。为我画美丽的贺卡,我知道她们喜欢我,而那种真诚的喜欢难得的难能可贵的。我走的时候她们和我挥手,看到他们对关怀和爱的留恋,同时看到短期支教的弊病。

 

这一次在村子里的十天,和孩子们进一步近距离的接触,我感知到的不是原本预想中的贫穷、侵害和痛苦,而是深切地感知到活着的力量。这些孩子仿佛一朵朵向日葵,越是逆境,越在顽强地生长。

 

村中的副主教shehan带领我们去拜访的一家孩子,是个盲人小女孩。最开始文幻拉她的手,她强烈地反抗,而后来她转过头来,对着镜头羞涩地唱起歌。在一个患病的小男孩家里,我们看到他只有两岁的心智,但是却用不同于常人的肢体在本子上绘制鲜艳的花朵、星星、红色搭配上绿色的花朵,非常鲜活和坚定的笔触。他的母亲和家人,他们很爱他,并且开心地生活在一起。贫穷、疾病,没有打倒孩子们,他们仍然乐观地活着,在家人的照看下乐观地活着。家人的信任和爱意,可以支撑着一个人顽强地走下去。生命的延续可以支撑人渡过所有的艰难。

 

但是还有那么多没有地方可以去的孩子,没有家人可以倾诉可以保护的孩子们。听着他们讲述着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美好的梦想,我在想,我们的爱可以化作房屋,永远地替我们保护着他们,也可以成为一个希望,点亮她们前行的道路。人在一片困境中只要感受到一丝爱意,就会有活下去的希望。

 

更令人开心的是,这一次,我不是一个人。



孙馨桐


在斯里兰卡的十天里,我见到了这里的贫穷,但更多的是人们的友善和乐观。虽然赤着脚,但仍然能在沙石上跳舞;虽然抱着残疾的孩子,但出场的方式却是满面笑容;虽然国家内战后基础设施残缺,但依然为适龄学生提供义务教育直到大学...这里原始而纯粹的自然景观、热情积极的生活态度、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都让我对这里的印象好到极致,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感受到了美好。但是我们来的目的却残忍地提醒着我们美好背后的残破与黑暗,我们是来帮助那样一群受侵害、受贫困的孩子。


我不知道是什么让一个民族有那样的两面性,夜里我们被告诫作为外国人不要外出,不要买东西,因为这里的人“很坏”,可明明白天的时候他们还是那样热情主动的和我们打招呼... 虽然提供直到大学的义务教育,但还是有那样一群孩子没有办法去学校接受教育,这背后是贫富差距亦或其他的社会问题我不是很清楚,但我清楚的知道,如果我们不是来调查这些受侵害的孩子,我们根本感受不到他们的存在,看到的表面的积极和平静,背后是他们那样的被人忽视,我知道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帮助他们得到更多的关怀和关注,我知道我们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或许我们,真的可以改变些什么。



雷博文


在斯里兰卡的10天时间里,我们与当地人与当地孩子,NGO负责人,中国在斯里兰卡企业不断打交道,也不断的讨论思考去更深入得厘清各个参与方的关系,由此获得在学校的学习环境中完全无法获得的成长经验。同时我也感慨于斯里兰卡丰富多样的手工艺环境,这样的手工艺条件给了我们更多设计上的调整启发与临场发挥的机会,这是国内高度商品化工业化的建筑市场所不具备的创新条件。这次实践带给我的不仅是专业上的成长,我也同时收获了友谊。和团队以及斯里兰卡的淳朴村民一起把项目从无到有得推行下去让人满足幸福,是一次不过多得的人生体验



谢祺旭


参与这个项目已经有一年多了,但之前并未来过这个国家,因此每回在设计的时候对人群和环境的认知都十分模糊,仅仅停留在图片和文字信息中。此行印象最深的是当地孩子们的笑容,初见的生疏、语言不通的尴尬都随着孩子的一笑消失。一周多的相处中,也逐渐理解了这里孩子的现状和需求。同时,亲自居住到这个国家,与当地的工匠、建材商面对面交流,更让我对这里的气候、生活习惯、建构传统有了深刻的认识。希望这些经历能够使得我们的房子变得在地且真正作用于孩子。



陈诚


来到斯里兰卡、来到anuradpura才深切地体会到一个被30年战乱所残害的国家和人民到底是怎样的状况。首都去往我们项目所在村庄的路途大概是200公里,在国内不到两小时的路途我们沿着当地的“高速公路”开了一整天,沿途所见,“度假胜地”这个美好面纱逐渐褪去,在首都之外的广阔乡间,20年来全球经济的大发展似乎与之绝缘:狭窄的国道、破旧的窝棚、闲坐在路边的男人们......但进入村子后,和当地居民的接触却让我深深爱上这片贫瘠但有爱的土地。

 

虽然物质水平极为落后,但当地的各种力量,无论是NGO、,都在尽最大的努力协助我们:带领我们看场地、做家访翻译、走访建材商与承建商......整个村落调研的过程中都能感受到当地人对我们的欢迎,以及对这个项目的珍视与期盼。

 

更重要的孩子本身,我们看到了很多个例——虽然环境贫瘠,但仍然对未来保有强大的希望和努力的孩子们。他们的笑容令人感受复杂,因为只需要一点点的帮助,他们就会努力、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让遥远的梦想离自己再近一寸。而我,也由衷地希望我们小小的公益图书馆,能够给出这一份小小的帮助。

 

当然在兰卡各地观察到的也有存在隐患的一面,那就是援助的依赖性与平等性。战争结束后斯里兰卡陆续恢复接受国际援助,加之游客有意无意的一些“慷慨”施舍,使得部分地区、尤其是旅游业较为发达但经济还落后的地区,人们产生了对于援助的依赖性,乃至发展到只靠援助乃至乞讨而不工作的状态。这种危险的趋势目前还未蔓延到较为闭塞的anuradhupura,但这一现象也促使我们去思考一个长久的、负责任的国际援助项目应当如何促进社区的自我发展与循环。在我们看来教育援助是效率最大化的援助形式,通过长期隐性的教育投入,未来给社区带来的变化会远大于直接的、立马可得的物资援助,这也坚定了我去把公益图书馆这件事做好的决心。而在图书馆的策划、建造过程中,更充分地发动当地社区的参与度与积极性,也是未来需要着重注意的策略。



袁文幻


在和同伴们出发去斯里兰卡之前,我对我们要做的事情并不是特别明确。只知道那里有一群孩子,我们要为他们建一个房子。直到我到了那里,对所做的事情的强烈的激情才逐渐激发出来。


我看到了很多孩子,在pre-school,幼儿们的教室很黑很窄,但孩子们总能找到欢乐。孩子们在大树下做游戏,在废弃的轮胎上荡秋千,在硌着石子的地上奔跑。在特殊学校,一个盲人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在窗边看书,手一行行摸过去,阳光从窗边洒进来,照在书上,映在他们平静的面庞上。我往前走进两步又停了下来,屏住呼吸,生怕打扰这一幕。这个盲人小女孩后来告诉我们,她想成为一名老师,带给斯里兰卡人民更多知识。


我也看到了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并不美丽的事情。斯里兰卡刚结束内战不久,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很多时候,穷人的孩子被迫从学校辍学。有的男孩要成为家里的劳动力,和父辈一起打渔,有的女孩要在家承担母亲的角色,照顾弟弟妹妹。女孩被侵犯,最后受惩罚的还是女孩,这样的案例我们听了不止一次。


我们急切地想做点什么,直到一个小女孩的一巴掌打醒了我。那是我们去家访,也是一位盲人女孩,没有机会上学。她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坐在黑暗的房间里,听电视上唱歌。我上去摸摸她的手,她感到害怕,挣扎地在我的胳膊上拍了一巴掌。这一巴掌很响,它告诉我应该冷静,我们能做的事情很少很少,我们应该给他们的是一个能提供心灵庇护,充满安全感的地方。


我们在一个湖泊那里有一块地,四周有很多很多树。我们去不同的村庄里找木匠、找砖,我们希望将要建起来的房子能够防蚊虫、防毒蛇、防大象、防风防雨,更能防住一切伤害,还给他们一个本该快乐的童年。



陈余胤柯


在村里奔波的日子里,早出晚归累得在车上睡着时,回到连房间都充满油烟味的小旅馆,大家围坐在只有一盆面、一盆汤作晚饭的餐桌上时,确实感到有些辛苦。


只是在这个村里的日日夜夜,目睹的欣喜与感动,夜里大家在房间里讨论项目时彼此分享的梦想与坚定,都让我感到巨大的力量。能在这里,和那些为了改变孩子们的现状已经努力了很久的人们一起,为孩子们真的建起一座庇护所,是我们辛苦的意义,更是我们共同的幸福。



刘峥嵘


能跟一群那么有意思的伙伴出去实践真的特别幸运,能在大三寒假去为一群斯里兰卡的孩子贡献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也非常有纪念意义。虽然出发前就知道斯里兰卡比中国还要发展中,但是去之后还是有些震撼的,当然震撼的背后更是满满的感悟与收获。


兰卡人们贫穷,却热情好客,让我想到了颜回,经过内战洗礼的兰卡可能物质上还很不充裕,但是物质的贫瘠并不影响精神的富足,他们的安逸、积极、虔诚,不免让置身其中的每个人思考自己的那些烦扰,可能真的只是庸人自扰,让人思考着厘清欲望与正常的追求。旖旎的自然、载歌载舞的吉普赛人、困顿却好学的孩子、各具风格的队友、还有天才的BAVA,共同组成独一无二的斯里兰卡之旅。最后,还想说一句,建院伙伴们真的很优秀,他们对建筑设计的投入与热爱让人钦佩。



本文转载自“小研在路上”微信公众号

文字 | 小火柴支队

图片 | 小火柴支队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