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

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听12位委员都上台说了什么

2021-01-19 00:30:26


  今天上午,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12位围绕推动永嘉“一带两城五组团”发展布局,助力转型赶超发展登台献策,并有7位即席建言。



委员发言摘要

陈继权

浙江亚龙教育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几年,永嘉人才政策体系逐步构建完善,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企业人才引进政策,但与周边省、市、县相比,永嘉人才政策吸引力不强,实施效果不明显。


建议:


  一要不断完善和落实企业人才政策。营造基层骨干人才安定居住的周边安全等环境,解决基层员工子女教育质量问题,制定基层骨干技术人才、海外人才引进政策。


  二要打造创新创业平台,以平台吸引、汇聚人才。申请创建国家级产业基地、国字头的各种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名牌大学的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发挥永嘉产业特色,创建中国教育技术装备产业园区、中国游乐设施产业园区、中国流程装备产业园区、中国泵阀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等平台,以平台汇聚人才,全面推进全球化人才、智力、成果整体引进开发合作。


  三要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加强人才培育。加大对永嘉电大(二职)、一职、三职等职业院校投入和教师队伍人才引进,要引进高等院校、规划引进国家级重点研究院所等方式才能更好汇聚吸引更多人才到永嘉,为永嘉重点打造瓯江北岸沿江产业带和楠溪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助推永嘉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创新发展。


委员发言摘要

戴锦鸥

永嘉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根据统计,我们楠溪江今年的游客量预计在1000万人次左右,按照国内过夜游客人均消费标准1000元计算,我们大约能创造100亿元的旅游收入,实现300亿元的GDP,而2016年永嘉全年GDP为327亿元。如果按照这样的测算,今年的旅游收入可以占半壁江山了,GDP可以翻倍了。但是事实上,我们的旅游对全县旅游GDP的贡献不足5%。极大反差的根源在于我们的旅游产能没有得到充分的转化,我们的旅游产业没有真正成为主导战略产业,“旅游+”多产业融合无从谈起。


建议:


  一、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地位,努力开创大众旅游投融资新局面。要将旅游作为永嘉“一带两城五组团”布局的主导战略性产业,依据国家已发布的一系列政策,通过设立旅游产业基金、PPP模式投资等形式扶持旅游创业,扶持新兴旅游业态发展,努力开创旅游投融资新局面。


  二、积极推进旅游用地改革,优先保障孵化期业态旅游项目用地指标,保障乡村旅游、自驾车房车营地、文化、研学等旅游新业态的用地指标。


  三、紧抓新兴旅游产业落地,完善旅游产业扶持政策。支持游憩娱乐、旅游接待、商贸服务、旅游营销、旅游制造、乡村旅游、康体养生、体育赛事、文创演艺等旅游业重大产业项目落地。


  四、鼓励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首先要加大各职能部门对楠溪江管委会的授权,强化楠溪江管委会综合执法功能。其次要建立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重点加强对新兴业态项目审查评估,对部分符合楠溪江旅游发展要求的建设或经营性项目采用审批后置方式,以解决新业态项目孵化期内政策障碍。 


委员发言摘要

陈建静

溪下乡党委副书记


  近年来,永嘉教育逐步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目前我县已拥有学校296所,在职公民办教师10458人,在校学生14.41万人,近几年高考成绩整体位居全市前列,这些都是可喜的现象。但是同时,沿江和山区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


建议:


  一、完善中小学校布局规划。继续推动校网撤并,达到教育资源最大优化,同时减轻财政压力。


  二、加强中心镇学校新增扩容,逐步向标准化规模化寄宿制学校发展。建设规模化寄宿制学校是解决我县山区教育"小而散"的必经之路。


  三是加大沿江和山区中心镇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互通共享力度。充分发挥师生在意识层面的潜能,让学生真正体验知识的美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


  四是利用整合腾退出来的校舍发展山区学前和成人教育事业。可以探索利用腾退出来的校舍建设山区幼儿园、社区学校等,从而进一步完善山区覆盖各类人群的终身教育体系。


委员发言摘要

戴秀成

■ 浙江双塔律师事务所主任


  根据2017年2月最高检发布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月到11月,全国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26865人,起诉40034人。温州地区据不完全统计,从2012年到2016年,14到18周岁青少年刑事犯罪人数高达4599人。特别是暴力型犯罪居高不下,抢劫犯罪、故意伤害犯罪占比达到31.7%。很多青少年犯罪后坦言均是不懂法才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因为“不懂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可见,校园法制建设迫在眉睫。


建议:


  一、统一思想,理清工作思路。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的思路为:“政府搭台,各界参与,齐心配合,长效贯彻”。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应充分发挥作用,积极投入校园普法事业中,弥补传统教育体系中所缺失的普法教育一环。通过宣传的方式首先改变学校老师唯成绩论的观念,让普法教育常态化。


  二、政府教育部门会同相关责任单位联合组织制定校园普法计划及方案,切实落实校园普法,保证课时师资到位,从而真正达到法制教育的预防目的。


  三、落实财政对青少年普法教育的预算经费支持。青少年普法课程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需求的分类设计。经费从哪部门出,要做好里提前统筹与经费预算安排。


  四.充分整合发挥温州市校园普法讲师团以及各单位普法讲师团的作用,确保优秀师资与课件。要在县内司法机关选拔公检法优秀人才、优秀律师、讲师等参与校园普法。


委员发言摘要

金磊

界坑乡党委副书记


  虽然我县五水共治取得巨大的成就,但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历史欠账较多。工业废水污染严重。全县多地人口集聚区未配备污水集中处理,大量的生活、商业污水未处理或简单处理就排入河道,使河道变黑变臭。内河治理欠账多,小河道影响小,但涉及的村庄又多,政策处理难,政府建设资金少,使很多小河道处于年久失修状态。


建议:


  一是继续加大投入。“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我县计划5年投入58.69亿元提升防洪排涝能力和水生态文明建设。但面对我县众多需要治理的河道,污水治理经费上是非常紧张的。是否在污水治理模式、资金来源上采用更多的市场方式,如ppp模式。


  二是加强源头管控。对工业废水要时时监控,确保不发生偷排到河道的现象,对违法者从重从严处理。对生活污水、商业污水一定要纳入管网统一处置,对有一定量排放的商业污水单位要严格审批、,对偷排行为从重处置。


  三是加强科技治水。鼓励重点企业和商业单位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在城镇建设中推广海绵绿地、海绵公园,实现雨污分流,收集雨水用于冲刷河道,通过生态湿地的净化,提高水质。


  四是强化治水设计。在治水工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社会发展。如楠溪江一些河段治理考虑周边景观,不能一味的块石砌堤岸。探讨河道自然生态下污水净化,在净化水质中的植物景观化、美观化。


  五是日常管理创新。加强技术支撑,避免传统的人海战术,特别是关键地段、晚上落实网络监控。是否对部分已治理验收的河段进行外包后续管理,再公开邀请社会监督,政府不定期的抽查。结合现在乡镇街实施的全员网格化管理,把日常巡查职能落实到网格里。


委员发言摘要

徐俊


  永嘉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具有多方面的优势,生态环境良好,文旅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还是“中国长寿之乡”,并且符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尤其是西部休闲产业带的发展方向。永嘉发展康养产业有市场空间,企业发展康养产业有投资信心,选择康养产业切合永嘉实际。


建议:


  一是要明确一个战略定位。建议把康养产业列入永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作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来培育,重点发展康养农业、康养工业、康养服务业、康养房地产以及智慧平台。

    

  二是要培育一批示范企业。要持续举办国际性康养产业论坛和产业展会,帮助理清发展思路,促进相关合作,引进一批智慧康养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引导一批本地企业投资康养产业。在永嘉布局康养生活圈或特色小镇,培育一批智慧康养领军企业和示范项目。

   

  三是健全一套扶持政策。要充分利用坡地村镇建设政策,出台集体建设用地、整村改造和宅基地、承包地、林地流转有关可操作性政策,拓展康养产业发展空间;落实国家、省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出台支持康养产业发展财政政策;建立康养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引进创投风投公司、产业基金,引导银行支持康养产业发展。

    

  四是搭建一批聚才平台。要加强同温州医科大学等相关科研院校合作,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加快县职教中心建设,为产业培育优秀的技能型人才。要规划建设一批以招商引智为主题的重大康养项目,增强永商回乡投资的信心和决心;吸引国内外中老年高级专家来永嘉养生养老,并以此来为智养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吸引聚集一批年轻的优秀人才。


委员发言摘要

安宗文

兰州理工大学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院长


  当前,永嘉经济发展处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基于泵阀产业资源集聚特点而依靠的低成本要素投入和大规模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不创新或者创新滞后,都将被淘汰或甩掉。必须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并紧紧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着力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方式,打造创新生态系统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根本保证,良好的创新生态既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创新潜力、释放创新活力、激发创新动力,也有利于创新主体的高效联动、金融资本的有效对接、市场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


建议:


  一是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让创新成为一种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二是优化“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创新政策。既要完善税收政策、后补贴政策、奖励政策、采购政策,又要确保各项政策可操作、能落地,使创新主体与风险投资相互依存、相互激励、协同共生。


  三是构建具有“良性循环、自我造血”功能的制度体系。打破条块分割和部门利益障碍,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用简政放权的“减法”换取创新创业的“加法”;加大科研管理制度改革,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实施研发准备金制度,引导企业先行投入进行研发,财政以事后补助方式予以持续支持;创新引人、用人、育人长效机制,与发达地区的企业建立人才合用机制;构建以政府、科研机构、高新企业为主的智库专家“三向互流”机制。


  四是搭建促进“成果转化、一站到底”的创新服务平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科研机构和智库充分发挥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的作用,促进科技交流合作“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创建创新型孵化器,搭建风险投资与创业创新成果对接平台,开展技术成果转化和交易,推进科技成果熟化转化。


  五是建立“思想开放、肯学爱学”的学习型政府。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先进区域的做法,省内学习萧山和宁波在平台搭建和资源集聚方面的做法。


委员发言摘要

杨春谱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党委委员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化逐步推进,我县垃圾的产生量正在逐步增加,面对生活垃圾逐年增加的趋势,随时有可能出现“垃圾围城”。我县各类垃圾的产生量远大于焚烧发电厂的处理能力。纵使合全县之力,支付巨大处置费用,我县也无法及时完全消化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因此,垃圾分类势在必行,也是大势所趋。


建议和措施


  一、在全县城镇各企事业机关单位及学校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制度,各乡镇街道要加强领导、广泛动员、用综合的、全局的思维来系统谋划、统筹协调,加快垃圾分类工作,把垃圾分类工作作为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狠抓落实;广泛发动公众参与,结合实际探索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二、继续扩大城镇垃圾分类试点小区的覆盖范围,为小区配备分类指导员,对小区内保洁员、物业工作人员进行垃圾分类培训,指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并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分类指导员还负责对居民投放情况进行记录和积分,作为对居民激励进行评比和奖励的依据,从而让每一位居民主动参与,正确分类投放。


  三、加快垃圾分类末端处置设施建设。合理规划选址,加快垃圾焚烧厂二期、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处置设施的建设,尽快解决我县当前无法进行资源化回收垃圾的处置工作。按照便利快捷的原则,合理设置服务半径,做到垃圾就地化处理,减少垃圾在长距离的转运过程中造成的二次污染、防止垃圾分类工作“先分后合”的尴尬境地发生。


  四、建立垃圾分类清运车辆和线路,按照便利快捷的原则,合理设置垃圾分类车辆运行路线,做好垃圾分类清运工作。


  五、建立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县供销联社充分利用供销系统基层网点,发挥传统优势,合理布点;;经信和税务部门增加对回收企业的政策支持,支持鼓励发展废旧物资回收产业。发改部门要规范废旧物资回收业的经营行为,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促进废旧物资的循环利用,积极推进永嘉县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六、组织全员培训,建立垃圾分类督导队伍。组织志愿者协会、物业管理人员、社区工作者、业主委员会、垃圾分拣员等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通过学习、培训、交流等方式,规范督导员和志愿者的宣传、指导行为,正确指导市民进行垃圾分类。


  七、相关单位各司其职,市监局做好净菜入市、产品过度包装管理,做好源头减量;;落实资金保障,财政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垃圾分类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垃圾处理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需全员动员、人人参与,部门齐抓共管、严格监督执法,完善垃圾分类处置体系,才能取得令群众满意的成效。


委员发言摘要

刘俊才

县委农办(农业局)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兼特产站站长


  我县是农业大县,但还不是农业强县,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县的农业农村发展。同时,我县又有生态环境优良、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等优势,为深入实施战略,推进山区绿色崛起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建议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以乡村产业振兴为核心,以农旅融合发展为抓手,全面落实实施永嘉战略。      


建议:


  一、构建美丽乡村,全面促进乡村发展。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时,一定要走符合农村的建设路子,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留得住绿水青山。一是加强农村环境整治。二是打造乡村示范精品。三是做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


  二、筑牢产业基础,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做为我县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是推进智慧农业云平台建设。二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三是加快农产品品牌培育,通过农业品牌引领永嘉现代农业发展,提高永嘉农业知名度,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农旅融合,壮大发展特色经济。农旅融合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田园生态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也是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一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做细做优各类农业园区,增加农业效益。二是做好民宿农家乐提升,形成集群效应。三是做好精品康养基地建设,挖掘楠溪江沿岸自然景观、中药材等康养资源。

 

委员发言摘要

陈晓聪

县海天会计师事务所总经理


  “最多跑一次”改革虽然获得了赞声一片,但要形成“跑一次是常态,跑多次是例外”,还需努力。我们政府的网上咨询服务平台还不是很完善,现有行政服务中心外还设有6个分中心3个街道中心,造成了群众办事中心概念模糊,“乱跑”“多跑”现象严重。个别部门还存在“审批快感”,需要层层把关审批,窗口授权不充分。“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后没有真正落实“去部门”化。部门信息共享性不够,造成信息孤岛,数据壁垒现象严重审批效率难以实现实质性提高。


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拓宽信息传播渠道,开展政府工作人员客服咨询服务,让政府网站、手机APP、12345热线真正做到“五星级”的“点菜”式服务,让办事的群众和企业足不出户就能了解自己办事流程、资料清单,该怎么办。一个电话一个鼠标就能解决的问题绝不让群众多跑一次。


  二、加快解决县行政审批中心场地等软硬件需求,真正达到全县行政审批集中一个中心办理,让百姓不再“乱跑”、“瞎跑”、“多跑。”


  三、加快全县各个部门职能归并、集成窗口人员整合等问题,大胆改革、整合资源,科学合理整合机构、配置人员,真正实现精简机构、政府服务效率的提高。


  四、打破信息孤岛,资源共享壁垒,政府内部要先破除本位主义的壁垒,主动自觉去协同、协作,让各部门相关基础信息可以联网查询。将原来标准不统一的信息资源进行标准化,真正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


  五、应加大“最多跑一次”思想宣传和覆盖面,全县动员,除了行政服务中心这个群众和企业找政府办事的主要场所外,和群众、企业相关的银行、部门办公室等所有机构都要联动起来,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功能完备、内容优质、使用便捷、服务亲民、办事高效的“五星级”服务。

 

委员发言摘要

章剑海

枫林镇副镇长


  近年来,我县通过大拆大整、大建大美等专项行动,旧城旧村改造实现重大突破。但是年内新开工安置房却仍未取得突破。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旧房拆除以后到安置房开始建设,需要进行方案设计、用地审批、挂牌出让等一系列法定程序,周期较长。二是个别项目中“钉子户”仍未拔除,造成地块不能及时开工建设,不仅政府要支付大量的临时安置费,而且对后续的城中村改造造成极坏的影响。由于全县甚至全市,都在全力推进城中村改造,推行货币补偿,不仅造成了政府财政紧缺问题,更是造成了房屋租赁,房地产市场买卖的市场混乱,供不应求,租金、房价过快上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的生活。


  对于城中村改造我们也应当有更合理的改造计划,“旧房”拆了, “新房”要随即跟上,做到拆和建的平衡。


建议:


  一、要有问题意识。我们应当在项目开始之前,对地块中征收户安置方式按实物安置和货币安置以一定的比例给予考虑,同时兼顾当地的出租房数量以及商品房供应数量,保证拆后的群众可以正常的价格寻租或者买房,而不会因为一时的求大于供,导致房地产市场混乱,引发房产价格非正常上涨。


  二、要有过程意识。在改造中,我们更要注重拆建平衡,拆一批建一批。有力度地拆,有力度地建,始终葆有为民情怀,准确把握客观规律,培养审慎“过程意识”,公共政策才能,必能赢得更多民心。


  三、到最大公约数,寻求问题最优解。如岩坦镇屿北城中村改造项目搬与建同时推进,开创“整村置换”开发模式先河


委员发言摘要

李星涛

原野农业集团董事长 李星涛


  2017年12月份,大若岩镇银泉村,一棵400多年的银杏树带热了一个村,现场人山人海,围绕这棵树,村里开出了多家农家乐,生意很旺,人气爆棚。这棵具有文化历史意义的银杏树带动了全村的旅游经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战略,可以从这里找到启发。以生态景观,加文化历史,通过旅游业来发展乡村经济,实现是最好的路径之一。


建议:


  一、在乡村大量种植景观树种和珍贵树种,带动生态旅游。永嘉现有十几万亩低效农用地,利用这些低效农用地建设花卉苗木基地,可增加农民地租收入,解决当地5万名农民就业,积蓄林木用材,苗木经营经济效益显著,可把花卉苗木基地建成旅游观光风景区。在珍贵树种栽植成形、成片、成林后,形成独特的绿色生态优美景观,可旅游观光、休闲养生,大力开发生态旅游。


  二、保护好乡村历史建筑和名贵古树,挖掘历史文化元素。永嘉历史遗存丰富,在农村散落着众多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各地各部门要站在对历史、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村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加大保护、抢救、修缮、执法力度,使历史建筑古韵长存、永续利用。而像大若岩镇银泉村这棵银杏古树,虽然不是建筑,但依然传承了历史,成为活的见证,要更加珍惜保护好这些古树。这些有历史文化的村庄,就具有了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整体规划建设乡村部落,形成集群效益。需对乡村进行整体规划,未来想要建设美好新农村应该对农村进行划分,明确生活区、商业区、养殖区和农业区等划分。好的设计蓝图是建设好的前提,必需高起点谋划,应做县级规划,甚至市级规划。我们是山水永嘉,天然景观资源丰富,摸清当地地脉十分重要。这个乡村如果具备一些田园特征的,又适合开发现代农业的,那么就可以探索田园综合体等建设。例如,永嘉县三江街道龙下村的“瓯窑文化小镇”建设,可为未来田园综合体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现在是个文化小镇,根据规划未来将是个综合体,有花海,有茶园,还把周边的农村纳进来,形成小镇和农村综合体。


来源/中国永嘉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微言

主办单位:永嘉传媒集团(县广播电视台)

商务合作  / 13588939187 639187(机关网)

新闻热线  /  82972222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