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

“对不起,我们公司不要二三本大学的学生”

2020-11-02 19:51:32





1


前些天朋友给我转了一条新闻,说某大型企业HR在某所工业大学校校招时涉嫌歧视学生,称管培生只要985/211。

 

因为没有事先说明,该工业大学属于二本院校,致使部分投递该公司的学生计划落空,虽然事后该企业做了道歉,但还是引起众多师生不满。

 

分享完信息后,朋友说起了自己的经历。大学毕业前夕,因为他所在的学校也是一所二本院校,所以他去参加211学校的校招,面试的是一家五百强企业。

 

收到的回复很简单:“你们怎么跑这里来面试了?不好意思,我们公司不收二本大学的学生。”语言简洁,态度坚决,对方挥手的动作和嫌弃的表情,仿佛多看一眼简历,就会脏了他的眼。

 

朋友很尴尬,默默离开。这让我想起了考研辅导老师张雪峰在电视节目里和嘉宾的争论,他说考研可以改变命运,站的角度是很多二三本学校,根本没有像样的企业去招聘。

 

他说的是事实,985/211和二三本大学的校招现场,天差地别。

 

说好的公平呢?在二本大学努力了四年,最终收获了无数个“不好意思”。

 

那种心酸和无助,很多人不懂,但还有很多人懂。




2


 

我本科就读于山东本地的一所二本院校,人们说上大学后和之前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我能亲身体会到。

 

一边是以前考入名校的同学,保研留学参加各种大型活动,一边是身边同学,找工作考研各种灰头土脸。

 

不同院校,资源差距很大。我们保研只能保本校,来学校招聘的企业,大多数都没有听过,因此更多人的出路中规中矩,考公考编,成了首选。

 

我们没有高质量的讲座,没有过硬的教学设备,缺名师,缺资金,缺方向……我们有的,就是想向上的心和笨拙的努力。

 

考上985/211的学长学姐,我们把他们视为偶像,轮到自己时,想着差不多就行,能考上才是最重要的。复习比别人都辛苦,但考入名校的机会,要比别人,少很多。

 

差距就是这样被拉开的,来自二三本学校的学生,缺的不是智商和努力,真正缺的,是机会。机会少,导致眼界窄;眼界窄,导致放不开;放不开的最后,更多人选择了将就和稳定。

 

谁不想过得好一些?谁不想在未来可以光鲜亮丽?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是不相信,是没有机会,人家看都不看就跟我们说“不好意思”时,我们又不能脱下鞋子甩他们的脸。

 

很多人努力了,但还是没有机会。

 

这就是活生生的现实,赤裸裸,冷冰冰。

 



3


 

去年毕业的一个博士师姐,学术能力超强,博士期间公费到海德堡大学进修,并发表了很多被老师一致称赞的论文。

 

但就是这样真心爱学术,并且实力过硬的人,因为本科不行,还是没办法直接在好学校任教。于是她选择了继续读博士后,希望毕业后可以留在一所不错的研究所。

 

大家都在喊“不以成败论英雄”,但很多人还没来得及施展才华,已经被大大小小的门槛,隔离在了门外。

 

这已经成了默认的规定,所以别人在努力时,我们只能比他们更努力,才能拼得那一点点机会。


这是留给像我们这些二三本高校的普通学生唯一的路,如果自己再不争口气,最后被超越的,绝不止一星半点。

 

想起了自己的本科生涯,看着考入名校的同学,经常发着丰富多彩的生活状态,自己只能拼着命努力。大学四年没睡过懒觉,努力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

 

其实很多都是没有明确方向的努力,但即使没有方向,也只能竭尽全力。

 

谁都要强,不想差别人太多。




4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来自二三流大学的学生,真的没有逆袭机会了吗?》,我承认,很多同学因为环境影响,浪费了很多时间,之后的发展,也不是很好。

 

但其实放长远来看,环境只能影响我们,并不能决定我们,上大学也只是我们人生马拉松上的一站,是起步,而不是终点。

 

来自二三流大学的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付出的努力,也必须是更多更多。

 

前两天去厦门,同学在那里当高中教师,她一连串的抱怨和用实际情况说明的工作不易,让我触目惊心。


她年薪十几万,却忙得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这让还在学校里享受生活的我情何以堪。

 

工作后的他们,和我说,学生时代的抱怨都是矫情,天天喊忙,喊累,喊着读书到底有没有用。


真正工作后,老板明天需要的材料,你今晚就是哭着熬夜也必须弄出来。

 

先生存,再生活,所有的矫情和懒惰,最后都会付出成倍的代价。




5



原来不公平,才是这个社会的常态,当然也正是这样那样的不公平,才让我们加倍珍惜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

 

原来最可怕的不是不公平,而是我们连奋斗的机会都没有。

 

写到最后,还想说,我就是那个本科来自二流大学的学生,我一直在用自己笨拙的努力,实现着自己的小小理想。

 

我考上了研究生,通过写文实现了签约,准备着自己的新书,研究着老师分配的课题,认真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也许我做的,在别人眼里都不算什么,也许我努力的终点,最后也只是别人的起点。

 

但我就是爱文字,就是不服输,他们都说这是死路一条,但我就想把我爱的事情做到极致。

  

我承认,二三本大学的我们,也许在专业知识上比不过名校生,但我们也有自己最特殊的优势。

 

人生路漫长,最终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如果喜欢、支持我就分享吧,点赞的小手让我看见~

浅谈清华为何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一段距离

不说清华有多么令人光荣的历史,因为历史并不能为其所用。不管她的名气有多么高,我们看的是她的身份,一所大学。真正能评价她的,不是对学生来说是多么难考,也不是进入的学生是多么的优秀。大学的荣誉,是在于他一代又一代人的质量,现在的清华断层了。

有比较才能出差距,才能明了清华如何断层,如何不再一流,中国一流的背后是世界二流。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特别制作了一份百年校庆特刊,特刊封面上印制了清华的知名校友照片,处在顶端的校友几乎是清华培养的政界人物,排名秩序一眼就可以看出把清华校友们分成了三六九等,高低贵贱、等级森严,让人一目了然。,,硬能整出一个先后秩序来。学校就是学校,是一个接受教育的地方,,学校是圣洁的。然而清华的排名,把整个社会的丑态活脱脱的从圣洁的清华脸上,写得一清二楚。就这一份清华校庆百年特刊,清华已经不是圣洁的清华,清华与我们这个浑浊的社会一样,迷失了方向,也堕落了。,而不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无怪乎有人感慨,清华的教学水平远不如上世纪230年代。

清华杰出校友排名,完全可以按照一个常规的方式进行排名,那就是按入学先后顺序进行排名,这样的排名既可以体现清华各个年代的教育水平和成就,也可以体现对师道敬畏和学长们的尊重。然而,现在的排名方式,就是要告诉人们,在中国社会,你对社会和人类的贡献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的行政级别有多高,,这才是重要的。万般皆下品,!这些或许只是个缩影,现实比这更残酷,这不禁与大学的使命南辕北辙。其他的缺点还有很多,比如学术自由,教学水平这些都很难和世界一流达标。想说说清华应该学习些什么,争做世界一流大学这个口号喊了很多年,可是实际进展确跟蜗牛爬行般。要想成为一流大学不仅仅是口头上喊喊,还要有切实的行动。要想成就世界一流大学还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学科、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生源和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的科学研究、一流的强大的财政实力和物质技术基础。我想财政实力和物质技术基础在清华来说决定不是问题。

这样才能够培养出一流的人才。

1生源(这锻可以删掉一些有些多余)在传统的高考中能够进清华的基本上是每个省市的尖子,以高考这种标准选择出来的应该说是绝对优秀。现在清华也有自主招生的权力了,这是个很好的现象,给了更多机会。清华自主招生增设A、B计划 打破唯高考分数论评价体系自主招生的出现以及大学间的联合,似乎在形成多元化的局面,向着理想图景迈进了一步。2001年,自主招生改革启动,其目的即是“打破高考垄断、探索招生方式多元化”。

2001年起首批三所高校试点后,2003年,,各自拿出5%的招生名额,进行自主选拔录取的改革试点。2004年,全国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增至28所。2010年,进行自主招生的院校达80所。

按照规定,自主招生选拔由高校自行组织,各校多在11月底公布自主招生简章,通常面向成绩优异的“尖子生”及学科特长生。考试一般由笔试、面试两部分组成。入选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学生所在省份确定的与试点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省级招办应向考生选报的试点学校投档;试点学校进行综合评价、自主选拔录取。在高考录取时,考生可获得20分或不等的优惠。

近一两年,各高校招生的自主权进一步扩大。从2009年起,生源质量好的高校自主招生比例将不再设定5%的上限,北京大学公布的自主招生比例将达到10%。对少数特别优秀的考生,高校可以突破原有的限制,不要求考生分数必须达到生源所在地同批次分数线。

不过,照此前的格局,学校自主命题的考试仅在该校适用,参考学生有限,其影响力与全国高考不可同日而语。而当前联考的出现,则似乎渐渐切入“打破高考垄断”的题中之义。

如“华约”的“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即已向着社会化的考试品牌发展。厦门大学招生办张主任告诉财新记者,“北约”选择联合命题的方式,也是为了集合七校的师资力量,打造更科学的测试方案。

在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看来,不同的联考品牌完全可能更加社会化,并与高考品牌相竞争。作为不同的考试,品牌间可以通过公信力、质量等方面的竞争,获得更多学校的认可,成为更多学校所采纳的评价指标。

不过,在当前各高校的自主权限范围内,联考所覆盖的学生面还十分有限,且学生参加完自主招生后还要进行高考。不少家长担心,越来越多的联考事实上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更为家长所质疑的是,联考是否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几大名校近年来对尖子生、状元的争夺日趋白日化,不少专家指出当前的联考模式有“圈地选羊”之嫌,加剧了生源的竞争。如此前北大与清华等名校的自主招生,往往在同一天进行,考生不得不做出取舍。

熊丙奇指出,“高校联考+自主面试”是可行的,但当前考试却是与学校捆绑,因而在事实上会成为高校抢生源的工具。各个学校考试时间基本是同一天,联考进一步限制了考生参加另一阵营学校的考试。更重要的是,学生最终还需参加高考,获得降分资格后只能报一所学校,最后沦为各高校之间争夺生源的“炮灰”。

对社会上的质疑和家长的担忧,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于主任则满腹委屈,“我们设计制度时还没想那么多,倒是被解读出来那么多的东西。”清华大学招办主任孟芊也公开回应称,没有所谓的“北约”“华约”联盟,两校各自自主招生联考不是简单PK,更没有所谓的“抢尖子”之说。

  公平性难题

更大的难题,是在自主招生考试的公平性上。

与由行政部门主持的高考相比,由高校主持的联考,其甄选成本相对高昂。尤其对比5%的招生名额,高校不可能组织面向全国所有考生的考试。谁有资格参与自主招生选拔,便成为一个难题。

各校自主招生的简章上,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普遍是“优秀”的高中应届生。何为优秀,并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的教师赖兵告诉财新记者,重点中学一般都能拿到自主招生的指标,由学校推荐优秀的学生。除此之外,没有推荐名额的学校,或者未被学校推荐的学生,还可以自行去各高校网站下载表格自荐,不过基本都石沉大海。

北大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的报告印证了上述说法。该报告在调查了北大、清华两校的自主招生名额分配情况后发现,虽然其自主招生面向全国,各地的招生比例没有公开,但可以肯定北京市考试通过考试的比例远大于其他地区。

即便在北京市,各个中学的考生参加自主招生的机会也是不平等的。并非所有北京申请人都有机会,他们首先得经过一轮“初审”筛选过程,初审“合格者”才有机会进入笔试和面试,而只有三十所左右的北京市中学所推荐的学生才符合初审“合格”的标准。

重点学校在自主招生中优势地位的制度化体现,即是北京大学所推行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获得北京大学“实名推荐”资质的全国39所重点中学校长,在面向社会公示的前提下,可实名推荐优秀的学生。合格的学生将免于参加北京大学自主招生笔试,直接进入面试;面试合格者在高考录取时,将享受北京大学一批次录取线下降30分录取的政策。

在此种情况下,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的学生弱势地位十分明显。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一中高三班主任姜成老师说,县级中学几乎没有人能参加自主招生的笔试,而获得该信息的学生人数也十分有限。在承德市实验中学老师袁福山看来,包括北大推行的校长实名推荐制在内的各种招生改革,只是全国少数重点中学的游戏。

宪法学者们对此表示担忧。指出,自主招生考试命题灵活多样,并不按照课本内容命题;农村考生从小受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知识面较城市孩子更窄。在面试环节,考试的口头能力、反应速度、整体形象等方面,农村孩子也很难有优势。更何况面试在学校所在地进行,为参加考试所付出的物质投资也是不少农村家庭难以承担的。最为关键的,农村中学很难进入高校所认定的“合格”学校的范围内。

不可否认的是,以联考为趋势的自主招生,虽然打破了以往高考模式的垄断,但在招生数量有限且降分幅度有限的情况下,多元化作用有限。而考生参加自主招生机会的不均等,反而进一步加剧了高校招生中的不公平。

2一流的教师

优秀的老师每个学校似乎都不缺,不过国内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似乎没有那么融洽。尊师重道越来越成了一个远古的说法了,教师在学生的地位一直并不怎么高。这也是应试教育带来的后遗症。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升学,对学生高‘要求’,学生对老师当然没什么好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也会延续到大学。大学老师,除了在课堂上与学生有限的交流,有限的互动,老师更应该作为长者。

3人才培养

怎样培养出一流的人才,生源应该影响不到这个问题。孔子门下七十二贤,我想不是经过经过千军万马的独木桥才有资格成为贤者的。有教无类或许夸大了教师的能力,但也不可否认,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所感兴趣的,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兴趣,帮助学生发现自己人生的意义,使他们明确自己想做的事情。帮助他们克服那种诱惑,身边常出现的诱惑,会让他们偏离自己的道路,还有砸掉那些束缚,摆脱杂念,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真实的个性。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强项,并在学校实现。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大学能够全部做到当今的大学有哪些束缚,有没有让学生去找寻到自己真实的个性?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有的多数是以教施材,人才培养应该以人为主,不是以才的标准去培养。人才培养得有一个好的环境,自由的环境,学术氛围不可缺,不然人才不可能集体性的出现。只有当人才的大量出现成为一种习惯时,顶尖的学者延绵不断的出现就会成为一种惯性,否则也只是昙花一现。在升学制度难以改变的今天,改革是条艰难的路,看看南科大的挣扎就知道了。务实的办法是,在先有体制下,从内部开始,从人才的培养开始,学生有时候就似一张白纸,能写出什么样的文字,与所教的方式有很大的关联。同样标准不改变,人才的脱颖就难上加难。或者脱颖的也只是,流水线般的所谓人才。教育不应该过多的与社会挂钩,从选专业时开始想就业,一直到结束,都想着法子去适应社会,彻底否认主观的能动性,创造性。的确社会也需要这种知识丰富的机械人,但这不是全部。社会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人才是撑不起来的。大学是人形成价值观的最后一个关口,能否培养出学生真正的价值观,让他们免于诱惑,懂得人生的意义,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因为现今的大学课程还没有这样类似的。

3学术研究

当前高校的学术研究,充斥这天下文章本一家的讽刺。国内学术论文的检测机制并不好,当然社会也对信用的重视程度也很差。屡屡爆出论文造假。要是没有自己的学术研究,又拿什么去叫那些人才。不能抱着本教材天天上,继续别人的历史。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世界一流高校不是一日可以建成的。一所大学得有自己的精神,当然这是个信仰缺失的年代。大学需要一种自由,开放的精神。学术自由首当其冲大学教员所发表之思想,不但不受任何宗教或之拘束,亦不受任何著名学者之牵掣。教学太过功利化应该避免中国的大学彻底变成了打工仔岗前培训机构。 中国大学里,校长、书记各1,副校长、副书记多达10;学校的常设处、部、室多达3040多个校级干部一走廊,处级干部一礼堂,科级干部一操场。官僚们主持着经费切割、出国名额的分配,沉迷于迎来送往、住房分配、福利待遇,根本没有心思去考虑办学方向,学科建设,机遇竞争。“今天中国大学的校长是些什么人?经济学家!北大的改革居然是一位经济学家在支配。而经济学家,是中国最愚蠢的一帮人。——姚国华”很赞同这句话,说实话大学校长也有许许多多无奈。如果那么无奈,还是趁早辞职,让能者居之。说大学很复杂,也很简单,简单到只要几个要素就够了:一是一群求知欲旺盛的青年学生,二是一批真正的以学术与思想为乐的学者,三是图书馆和信息资料工具(尤其是现在的互联网)。青年人与学者,有书读,有交流,有探讨,有相互激发、碰撞与融合,就形成了大学的灵魂。在中国大学生宿舍则以相同院系、专业、年级、班级为单位,分男女安排,由辅导员管理。四年间,他们在同样的教室听同样的教师讲同样的课程,读同样的教科书,做同样的作业与实验,在同样的食堂吃饭。随着大学的地方化,连学生从小生长环境的差异也很小。只是偶尔有选修课、社团活动、老乡之间、假期生活、友好寝室、男女交往,才带来一丝异样的气息。

这种宿舍生活也有所谓“卧谈会”,可封闭的交流反而失去内涵,越谈层次越低,最后只剩下低级趣味。这样谈四年还有生机,那才奇怪呢!许多宿舍(女生尤多)干脆相互沉默,甚至以邻为壑。于是,校外租房、异性同居成为挡不住的诱惑。

自由探索在中国分散、狭隘、封闭的思维传统和利益格局中,许多人不愿接受,连学生自己不敢也不能适应,因为抱大的孩子突然要自己走路,从根本上跳不出旧的封闭圈。然而,事实一再证明,最有作为的学生不是课堂上最认真的听讲者及考试优胜者,而是能自我学习和自我探讨、相互交流并敢于实践的人。只有这种艰难的自我重建,才能带来全社会的生机。剑桥是世界上培养诺贝尔奖最多的大学。它最有特色的传统便是它的学院制和导师制。31个学院,各有一整套中世纪风格的大宿舍,供来自完全不同背景的学生课外生活所需。学院不大,一般不超过1000人,各有自己的传统,它为每位学生指定一位导师,负责督导学生的学业及生活,每周都要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有点类似于中国传统的书院。 每天学生到学院之外大学各系的教学楼里完成自己的课程与实验,然后回到自己所在的学院。当一名剑桥学生之所以优越,要在于不同学系、不同出身、不同立场、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国籍的学生,在一个学院里没完没了地谈天说地,形成一个思想与知识的大熔炉。这样生活几年之后毕业的学生,如果还没有找到自己独具风格的人生目标和志趣,那才奇怪呢!我想这样才有培养出世界级的人才,这样才能造就世界一流大学。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