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你小时候吹过的牛皮呀

2021-07-30 00:53:42

去年夏天,因为工作原因,我第一次去美国,首站即东部教育名城波士顿。

西五区上午九点,车窗外的阳光灿烂却不灼人。一小时车程之后,我们穿过波光粼粼的查尔斯河,抵达闻名遐迩的哈佛大学所在地,剑桥市。


不同于多数中国大学显眼的校门、森严的高墙,以及规整的校区,美国的大学“散漫”许多。当汽车仍旧在一片安静的住宅区蜿蜒穿梭时,导游告诉我们已经在哈佛大学里面了。


已经?哈佛?窗外一闪而过的是一栋栋极具美式风格的民居,倾斜的屋顶、整洁的门廊、精心打理的草坪——我想象着那些房子里发生的故事,有从祖辈起就居住在此的普通人家,有课堂归来于灯下著书立说的知名教授,也有三三两两在这里合租的哈佛学子,青春意气,满腹才华。


再经过餐厅、书店、礼品店林立的哈佛广场,我们终于到达了哈佛的“中心”,哈佛园。这里有最吸引游客的景点若干:庄士顿门、约翰·哈佛像、纪念教堂、怀德勒图书馆、安能堡厅……虽然毕业于中国大陆最有名的两所学校之一,置身哈佛园当中,我依然抑制不住内心朝拜圣地般的激动。


哈佛大学安能堡厅   周成刚 | 摄


同行的还有几位中国小学生,他们一路频频仰望着座座阔气的红砖建筑,偶尔又被草坪中调皮的松鼠吸引了过去。当我们坐在哈佛新生宿舍前的绿茵地上休息时,我听见他们叽叽喳喳议论着:


“真不敢相信,我竟然在哈佛大学!不过我的理想学校是斯坦福!”戴眼镜的五年级男孩先开口,他说起话来总是一本正经的样子。


“其实我更喜欢英国,我最想去的学校是牛津。”始终文静的六年级姑娘竟也接过话头,我知道她是个哈利·波特迷。


美国斯坦福大学校园   周成刚 | 摄


我不禁莞尔:如果没有了这些小小少年们的心思,这个世界应该会乏味很多吧。孩子的世界总是天真而纯粹,反倒是成人,逐渐将自己束缚在一方狭小的天地当中,变成不敢做梦的人了。试问一声,你是否还记得当年吹过的牛皮?你是否还会想起人人都曾做过的名校梦?哪怕这个梦不切实际,它是否还能在你心里激起涟漪,告诉你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象牙塔?



我钦佩那些涉世已深却仍保有初心的成年人。他们从未放弃学习和对这个世界的探索,也一刻不曾忘记自己最初的梦想;他们眼里的世界并非是完美的玫瑰色,但依旧高远而辽阔。在我看来,周成刚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曾在文章中这样记述自己的“名校梦”:“生活中的许多梦想,不是用来实现的,而是用来靠近的,就像远处的一座灯塔,闪闪烁烁,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行。”我想,这是对梦想最朴实和贴切的形容了。


英国牛津大学拉德克里夫图书馆   周成刚 | 摄

彼时,周成刚老师《镜头里的世界名校》一书已在策划当中。我们最开始的想法其实是做一本更具文艺气息的书,一本关于自然、城市、人文之类的摄影集。身为新东方CEO,管理着中国最大的民营教育机构,周老师的“大腕”形象与“文艺”的标签似乎并不相符,但如果你也关注过他曾拍摄的照片——非洲纳米比亚的星空、呆萌可爱的南极帝企鹅、莫斯科街头的战车与少女、柬埔寨村庄里的小姐妹等,你会发现,原来“成功人士”周成刚竟然也有酷爱摄影的文艺一面,且丝毫不逊于专业的摄影师,这或许与他早些年在苏州大学任教、后赴澳大利亚留学,以及在英国BBC当记者的经历有关。


柬埔寨村庄里的小姐妹   周成刚 | 摄


不过,和我们的想法不同,周老师的建议是做一本聚焦世界名校风采的摄影集,事实证明,这是一件更加珍贵、更加有趣,且我们坚信更加有意义的事情。当今市面上不乏拍人物、拍风景的摄影集,但是专注于拍摄名校的作品几乎还是空白;另一方面,介绍世界名校的读物又常常较为枯燥,趣味性极低。而周老师一直执掌新东方的留学咨询业务,且从2013年开始,每年都会抽出两到三周时间带领团队穿越北美、欧洲、大洋洲、亚洲等,至今已走访17个国家100多所学校,拍摄下成千上万张照片,出本以名校为主题的摄影集似乎是水到渠成。


名校探访团队在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   周成刚 | 摄


而我真正被震惊是当周老师将第一批500多GB的照片交过来的时候。用电脑翻看一张张照片,就仿佛置身那些美丽的校园当中:哥特式的礼堂,寓意独特的雕塑,风格各异的教学楼,以及图书馆中、课堂里、操场上、校园日活动中、毕业典礼等各种场合、各种肤色的学生……同时发过来的,还有周老师拍摄那些照片背后的故事、10余篇他于探访名校途中写下的文章,以及近20篇关于留学、家庭教育、职业规划的“留学问答”类短文,从各个角度分享他作为一个海归、一位父亲、一名教育专家的见闻与观点。


周成刚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CEO


之后长达数月的编辑过程中,周老师更将他追求完美的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他会为了找到一张最合适的图片,重新去梳理他那在我看来浩瀚无边的图片库;聊起某些得意之作,他会愉快地分享起那些或窘迫、或惊喜的拍摄过程。他也会为一篇文章里的措辞反复斟酌,前言与后记均几易其稿,惹得我们纷纷笑称要将他的名字也署在校对一列。


与此同时,我更加确信了这本摄影集身上独一无二的价值,以及它毫不令人怀疑的满满诚意;它绝非普通的照片堆砌,更是一本留学手边书,且只能出自一名对教育满怀热情的拍摄者与作者之手。它既是周老师对自己梦想的坚守,也寄托了他对更多怀揣留学梦、名校梦和成功梦的年轻人的希冀。



再说回哈佛园,在那些绿树红墙之间,我辨认着周老师所拍照片的种种场景,看着那些孩子们脸上跳跃着的喜悦,想象他们有着无限可能性的远大前程。我为他们祝福,并非确信他们定能梦想成真,而是希望在更远的未来,不管他们是为高考挑灯夜读,还是为工作殚精竭虑,这个于哈佛园中度过的夏日上午在他们的回忆中都能鲜活如初,并始终赋予他们不断向上的动力与改变这个世界的勇气。这也许也是周成刚希望通过《镜头里的世界名校》一书传递给广大读者的信息。



吴军博士在他的著作《大学之路》中说:“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不必担心输在起跑线上,因为世界上大部分人跑到一半就不会再跑了,这就给了我这样的长跑者以机会。”周老师的观点与吴军博士不谋而合,他在书中也多次强调“成长不是冲刺,而是长跑”。成长不仅需要鸡汤,更需要宽广的眼界和持久的努力。


在全球化的今天,不论是仍在求学或已踏入职场,或者已为人父母,我们都应更懂得所生活社会的多元与复杂,掌握一名国际公民应具备的视野与才能,而名校无疑是我们观望世界、沉淀智慧的最佳瞭望塔。是否对名校心存敬畏,是否对终身学习怀有热情,则在更深层次上反映个体的格局与潜力。


英国剑桥大学的康河   周成刚 | 摄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区别只在于你的井口有多大;更重要的是,我们需牢记,这个世界始终比我们看到的更大。


如果你没有机会像周成刚老师一样,将那些如雷贯耳的著名学府一一走遍,或许你可以选择一个明媚的上午,翻开这本《镜头里的世界名校》,游览于这些迷人的照片和文字之间,去发现、去唤醒、去铭记那个本来就属于你的梦想,瑰丽而雄奇的大大梦想。

《镜头里的世界名校》

周成刚 著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18年2月


 

《镜头里的世界名校》京东独家发售,

随书附赠两张精美明信片,

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