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

收好理想,奔赴生活 | 致和君商学院九届光荣2954的毕业祝福

2020-11-25 04:09:32

提示点击上方蓝字订阅为企业成长贡献力量~


早起看朋友圈,4月29日凌晨4点,北京现场九班班长谭亮晒出九华山庄图,数百张餐桌像士兵站队一样整齐而列。一天后,和君商学院九届2954名学子将在这里举行盛大的毕业晚宴。作为筹备组的一员,估计他一宿没睡。


谭亮说,今夜无眠,在这个春风沉醉的晚上。


不少和君合伙人、各省市班级班主任晒出“火车专列”——如山东的马恒艳,西北的康亚飞——每年4月底,和君商学院光荣系毕业生包车或坐专座通往北京,就像奔赴延安一样,他们来自国内至少39个城市,还包括海外班。今晚,九华山庄就将变成欢聚的海洋。


这里正在发生的一切,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和君九届,青春闪耀!



我不知道,今夜有多少个屋子的灯会始终亮着,彻夜长谈。我不知道,今夜谁将跟谁表白,总归这就是青春的故事,男孩和女孩。但我知道,明天的九华山庄一定会响彻和君的名字,理想主义的旗帜将再次高高飞扬。这一天,将成为光荣2954兄弟姐妹们的共同记忆,并在此后的日子里被无数次的念起。


这也是我记忆深处的和君商学院,对于我,三届光荣328的一员,和君商学院如同青春大观园,美得像一首田园诗、一副山水画。那里以梦为马,不负昭华。毕业后我曾不止一次的想,如果有一天和君商学院不在了,一定是这种精英的品格不在了。只要那盏彼岸的烛火还在,那群人还在,和君商学院就在。让理想主义精神守望和君。


要毕业了,和君商学院一年的学习究竟能给学生带来什么?答案见仁见智,但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面向真实世界的经营学与管理学,传授心得,去激活书本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感悟到一门学科的专业使命、专业尊严和专业美感,进而升腾起行动的勇气。


商学教育的一个难题在于,它是一门应用学科,是一门实践学科,倘若心中没有真切的商业世界,任何研究与教学都是徒劳的。因此,和君的教学总是围绕真相和实战来展开的,带领同学们面对和深入本土商业原生态,帮着大家找感觉。


这种“感觉”太重要了。诚如我的挚友、和君人,六届四班班主任的李书玲所说的,她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本硕博,对此深有体会——


从理论到实践,似乎理论一点用都没有;

从实践到理论,无限的共鸣和激活,理论开始变得鲜活;

再从理论回到实践时,理论渐渐直觉化、创意化,开始走向升华……


可以说,和君商学院的教学正是希望让年轻学子们在知识丛林和商业丛林这两者间穿行,赋予知识以力量。这一年下来:十大核心课程;两大系列讲座(24节气商学知识应用讲座 & 四季职业发展讲座);横跨国势+产业+管理+资本的知识板块;涉及数十个中国商业原生态案例;已难以精确统计数量的辅助性讲座、讨论和沙龙;每月必做的预习阅读和课后作业;每季度要完成的全员演讲;入学、期中作文与毕业报告;日常化的沟通与信息共享;游学、互访、轰趴、德扑;浓浓淡淡远远近近的同学情、师生情……


春夏秋冬,这一年我们就这样走过。和君的课与教学安排,相信同学们能感受到它有自己的理念和风格。不敢说有多好,至少是不同。



对于授课,明夫先生的认真是有目共睹的。同样是战略大课,他一讲就是十年,但年年都要更新理念和案例,唯恐不与时俱进,怕讲的东西旧了,或让同学和同事产生审美疲劳。这并不容易做到。有次明夫先生说,他已年过半百,经历无数的社会复杂,但每当面对自己的学生,总是用“我相信”的赤诚之心对待的。


钱穆大师在《新亚学规》中谈到:“书院精神是以各门课程来完成人物中心的,是以人物中心来传授各门课程的。每一个理想的人物,其自身即代表一门完整的学问;每一门理想的学问,其内容即形成一理想的人格。”


作为院长和教师代表,可以说明夫先生也是这样,以人格为尺度,将心注入,全心全意,努力赋予商学教育以心灵的力量。


同时,值得欣慰的是最近这些年,在确保课程品质的前提下,明夫先生的课越来越少了,浩然、王丰、思勤、昌震、杨旭、龙峰,分别是私塾、和君商学院一届、二届、三届的毕业生,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完成了薪火相传。


和君商学院十年,从光荣150到光荣2954,砥砺前行。


然而有名就有辱,所谓“动辄得咎”。我记得从和君商学院二届、三届时,就有人批评和君商学院给年轻人养成了坏毛病,把好苗带歪了。这些年看下来,批评主要集中两点——但遗憾的是,在同学们身上也能看到——其一是误以为自己会屠龙术,其实杀不了半只鸡;其二是境界虚高,凡事往情怀和境界上扯,但连自己的小日子都没过好。


学生才是学校的脸面。作为老生一员,也是九届的一名班主任,我想给即将毕业的九届学子们两点提醒,希望你们少走弯路,仅供参考:


一是练好马步蹲当,少谈些本质,多谈些技术。在这方面,我是走过弯路的。我曾自信的以为,解决了“道”的问题,“术”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于是只着眼于“道”的层面。后来才发现,如果不在“术”的问题上下苦功夫,连“道”的门都摸不着。


就像著名电视人陈虻所说的:“拍一部片子只能谈创作体会,拍十部片子可以谈创作经验,拍一百部片子才可以谈创作规律”。


我也逐渐体会到我的一位老师,人民大学刘昕教授的这段话是很对的,基本功最无敌,熟能生巧,格物而致知——“在任何一个学科中,当你的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真正重要的、真正体现水平的,恰恰是对一个学科中最基本的一些东西的理解和把握,或者说是感觉和领悟。”


和君提倡看的《士兵突击》,可能许多同学到毕业时也没看懂,觉得只是一部过气了的电视剧,但实际上它是最好的人生寓言。尤其对和君学子这一群体来说,特别不缺成才,但到最后,成功的是许三多。越是聪明人,越要有一点笨精神。


二是过日子比过年重要,人生的逻辑大于商业的逻辑。我们要有雅的追求,但生活中俗的道理更管用,比如,“贫贱夫妻百事哀”,“衣食足而知荣辱”。


就在前几天,有和君合伙人讲起一趣事,他三岁的女儿听他跟别人讲话,谈追求。结果跑过去问爸爸,“你的球在哪儿?”哈哈,孩子的话有时真是无心讲出大道理。


财经作家吴晓波说,知识分子要建立正确的财富状态,他自己是“再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先把自己搞富裕了再说。吴晓波的理由是,财务独立是思想独立的前提——“如果你很穷,你住在一个30、50平方米的北京的一个小房间里。今天晚上一个企业家请你到国贸请你吃鲍鱼吃鱼翅,吃完回来以后你最大的想法就是要革命对不对?凭什么我睡30平方米的房子回来还得写稿子,你住那个房子那么大,差距太大了对不对?”


我还记得,七年前到台湾游学,江岷钦在《组织行为学》课上讲了一个很朴素的道理:人生中有很多美好的品格,是需要用你的财富去支撑的,比如大方。


2010年,和君商学院三届毕业时,我和几位兄弟做了个约定,用现在的话说,就叫30岁前的小目标了——有房有车——现在回头看看,基本上也都实现了,不少人年薪百万,但比这更重要的是,有了谋生的本事,活得踏实了许多。


我曾问先生,如何看待财富?他的回答很简单:“人生气象就从此不同了”。


但也要提醒诸位,千万不要因此越界,不要到最后长叹一声,可惜了,祁同伟。


以上就是我想对九届的XDJM们说的:收好理想,奔赴生活。“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我们且行且珍惜。



车要到站了,我能想象明天的九华山庄将是怎样的理想炽烈,青春飞扬。


在路上,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凯鲁亚克•《在路上》


惟愿九届的兄弟姐妹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我们十年后,再相聚!


丛龙峰 / 博士

和君商学首席管理学家

和君商学院三届毕业生、A6副班长

和君商学院九届,北京九班班主任


2017-4-29,@苏州开往北京的高铁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