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

【媒体看省中】培名医沃土 筑人才高地

2022-05-10 23:51:38

已入三月的吉林长春清晨的风还有些凛冽,但国医大师王烈一早便走入他位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诊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88岁的他如今有了很多新徒弟,让他工作起来更加有干劲。

他工作了几十年的阵地——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近年来共涌现出3位国医大师, 2位全国名中医,31位吉林省名中医。2018年,该院又进一步强调人才强院战略,不断提升医院发展的内生动力,渐渐成为人才成长的优质平台。

经历人才流失的阵痛,从未甘于平庸的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在阵痛中重新审视自我。如何让人才留得住,突破人才成长的困局,成为医院领导层一直探索的问题。

强管理,孵化人才

平台是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丛德毓给出的破题之解。为了搭建好人才培养的平台,医院一直坚持人才强院战略,将“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专科特长、体现时代特点、提高综合实力”作为方针,让医院成为人才的孵化器。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平台的建设,平台的建设离不开优质的管理。” 丛德毓说,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几乎人手一本《临床科室诊疗方案汇编》,这是医院为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对18项医疗核心制度进行了修订、补充,编撰完成的,它能够进一步指导临床医师开展日常诊疗工作。

此外,在专科人才培养方面,医院打造了专病建设平台,加强重点专科管理,对各级重点专科人员队伍、诊疗方案、优势病种、临床路径等情况进行了梳理,初步建立了重点专科档案为专科人才培养铺平了道路。

平台建设并非一日之功,丛德毓表示,今后将继续在强化医院管理,培养中医人才等方面下功夫,实施人才兴院,完善中医人才梯队建设,让中医更好地服务于百姓。

强教育,培养人才

“这三年的学习让我不仅拥有了扎实的中医临床基本功,更加深了我对中医药的热爱。”高翔是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培养的一名即将毕业的中医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也是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受益者。

“多年来,中医教育存在中医思维能力弱化和临床能力弱化的问题。一些中医学生毕业后,竟开不出个像样的方子来。”丛德毓说。在这样的形式下,中医教育必须坚持以培养“信仰坚定、理想远大、专业扎实、素质全面”的医学人才为目标,继续实施分年级分层次教育模式。

该院分层次开展的“菁英训练营”“中医学子成才计划”“中医青年素质提升工程”等培养项目,都在学生中间收到了良好的反馈。在一系列的举措中,医院逐渐形成了有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秉承真学中医、真信中医、真用中医原则的“三真学社”就是医院人才培养实践的典型。

强意识,塑造人才

“做一个好的中医大夫,不仅要理论好、技术好,还要有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委书记杨永刚说,医院一直在四个意识培养上探索自己的道路。

2017年,医院开展了职业道德经常性教育,建立医德档案,评选优秀科室和个人。在患者服务中心,还增加了学志愿服务岗和志愿者数量,为患者提供更多便捷和帮助,将优质服务落实到每个工作环节和细节。

此外,医院还组织、参加各类公益义诊活动,诊治患者上万人。在这些活动中,青年学子也深受感染。今年1月11日,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学习的4名17级研究生在返回学校的轻轨上,运用急救知识成功救治了一名晕倒的乘客。

评价这些年轻学子的行为,杨永刚说:“这有赖于四个意识的提高。大家树立了责任意识,行动果敢,勇于担当,这使得学生们在危机面前能迅速学以致用帮助群众。”

除了在提高四个意识上下功夫,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同长春中医药大学一道探索出了育人长效机制。

在的闭幕之际, 120名学生身着红衣红帽,站成一个徽,与下面摆放的“喜迎永远跟走”金字红底条幅,组成了一道美丽风景。这是长春中医药大学启动的“杏林青马工程”,是根据学校中医药学科和专业特色,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又一创新载体。

长春中医药大学委书记张兴海介绍,首期“杏林青马工程”培训班面向该校2016级2409名学生招生,共有120名学生脱颖而出。在未来的两年培养期中,他们将完成“理论导航计划”“文化滋养计划”等五大模块的培养。

“这项工程不仅提高了青年人才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还为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丛德毓说。

今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将继续坚持强管理、强教育、强意识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中医人才。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撰       稿:韩    雪
责任编辑:朱素亭



医疗咨询热线:0431-86178018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