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

马校长关于学生成长教育的四篇讲话

2022-07-02 20:18:00

第一篇

“教书匠”成长为教育家的分水岭

——概谈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

一、引言  

人们把只能教知识不能教人的老师称为教书匠,追根究底,教师教知识是教师职业的基本条件,教师教人才是教师职业的特殊条件。教师教人,首先要了解人,更重要的是掌握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教师只有掌握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才能有益于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因需施教,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就象医生给人看病,了解病情,才能对症下药,否则,就会贻误病情,耽搁生命。有人把教师掌握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看作是从“教书匠”成长为教育家的分水岭,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

童年期学生

童年期学生指六七岁到十一二岁,相当于小学阶段。

生理特点:肌肉松弛而有弹性,缺乏耐力;骨骼胶质较多,钙质较少,骨化过程远未完成,容易挫伤、脱臼或变形;血管发展速度大于心脏发展速度,血液循环量和脉搏频率大,心脏容易疲劳;脑神经系统方面,额叶显著增大,脑重量逐步接近成人水平,容易形成条件反射,但也容易因兴奋而引起大脑皮质细胞疲劳,因抑制而引起注意力的分散和转移。

心理特点:感知能力不够完善,明显地带有无意性和情绪性,容易被活跃、新颖的东西所吸引;注意的稳定性差,无意注意起重要作用,有意注意正在发展;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长于具体形象的记忆,机械记忆强于意义识记,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创造性想象中具有具体性和直观性,想象的有意性和创造性日益增长;学习兴趣广泛,但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化;学习动机由直接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短近动机,;感情丰富,但自制力差,往往被老师的批评或赞扬、学习成绩的好差所左右;自我意识在发展,逐步地能按一定的原则评价自己的言行。

少年期学生

少年期学生指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相当于初中阶段。

生理特点:肌肉力量显著增长,超过运动调节能力的发展,动作不灵活;身高和体重继续增长,骨化过程尚未完成,可塑性大;心肌纤维较细,心脏的容积和体积比成人小,但心跳频率比成人高,心肌仍易疲劳;呼吸量及呼吸深度较小,但需氧量比成人多,呼吸频率比成人高,肺脏也易疲劳;脑重量达到成人水平,脑细胞的分化功能亦接近成人水平,但功能脆弱,兴奋和抑制过程的扩散都较快,容易疲劳;性腺功能开始成熟。

心理特点:感知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有所提高,精确性和理解性有所发展,开始出现逻辑性知觉;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增长,范围扩大,分配和转移注意的能力也不断提高,但无意注意仍起作用;抽象思维日益占主导地位,具体形象思维仍起重要作用,思维的独立性和评判性明显发展,容易出现片面性和表面性;记忆的目的性增强,意义识记明显发展;学习兴趣广阔;学习动机日趋于社会责任,但不稳定;容易接受别人的情感,也容易改变,往往出现矛盾现象;自我意识开始指向人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能自觉地用比较的方法去评价别人和自己,但境界不高,也不稳定;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在男女之间存在既相互吸引,又相互疏远的现象。

青年早期学生

青年早期学生指十五六岁到十七八岁,相当于高中阶段。

生理特点:肌肉的强度和耐力明显增强,骨骼粗壮,骨化过程完成;心脏的容积增大,收缩力增强;胸围扩大,肺活量增加;大脑皮层的结构和机能已达到成人水平,兴趣过程和抑制过程基本平衡;性腺机能基本发育成熟,明显出现体态上的两性差异。

心理特点:感知水平较高,有明显的目的性和自觉性,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方面和主要细节;注意更集中、稳定和持久;思维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性、深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辩证逻辑思维开始形成;有意识记和意义识记已占主导地位;学习兴趣更为广阔,具有更大的选择性和稳定性,对学科的兴趣逐步转为对科学的兴趣;学习动机更远大、深刻而稳定;感情较深沉、稳定和含蓄,重视友谊,意识到异性间的爱恋,集体感和荣誉感也有很大发展;自我意识日趋成熟,但发展不平衡。世界观逐步形成。

青年中期和晚期学生

青年中期和晚期学生指十七八岁以上,相当于大学阶段。他们受过普通教育,又有一定的社会经验,故不同于中小学生,也不同于成年人。

生理特点:发育基本成熟。

心理特点:感知精密深刻;定向注意力可持续达160分钟;抽象思维能力高度发展,但有时脱离实践,带有教条气味;逻辑识记逐步取代机械识记;学习兴趣稳定、集中;学习动机逐步稳定;感情丰富,有控制能力,但容易激动,重视友谊,敏感于爱情。



第二篇

给予孩子们科学的教育

和真正的帮助

               ——关注少年的“危机期”

学校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教师的教育工作更应该以生为本。实际上我们作为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我们送给孩子们的教育,是很浮浅的,可以说是说教性有余,实质性不足。原因是:一是缺少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和谐变奏;一是要寻找把心理学托上天空的彩云。换言之,教育者要送给孩子们科学的教育及真正的帮助。

作为教师,你了解你的学生吗?可能你会说了解。我用同样的问题问过我们的老师,答案是了解或基本了解。我又深入一层的问“你的学生心理上、生理上的特征是怎么样的?”答案不尽内行,牵强附会,不着实际。答不好或说不对,暴露的不是小问题。不能正确认识学生成长的心理及生理上的特征,你的教育将是盲目的,无作为的、可能是不科学的,对孩子们不是有真正帮助的。这是缺乏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青少年生理学知识的原因。工作起来既不能因材施教,也不能因时施教,更不能循序施教,就像一个江湖郎中,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盲目下药,难免误诊,耽搁性命。而江湖郎中与教书匠同属难兄难弟,行为异曲同工。值得让人警醒!

十几岁左右的孩子,有人称它为“危险期”,“第二反抗期”,还有人称它为“动荡期”,“急风暴雨期”。这段时间内,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他们心理上出现了种种危机,主要有三大心理矛盾:

1.生理上的巨变和心理上发展迟缓的矛盾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他们身体外形发生变化,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因此在心理上也希望尽快进入成人世界,获得一种全新的社会评价,而在这种全新的追求中,他们却感到种种困惑;由于性的成熟,第二性征的出现,他们滋生了对性的渴望,但又不能公开表达这种愿望和情绪,所以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冲击和压抑。

2.心理上的成人感和幼稚性的矛盾

    少年的心理水平呈现半成熟、半幼稚状态,因此他们的思想方法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在人格的特点上,他们缺乏成人那种深刻而稳定的情绪体验,社会经验也十分缺乏。

    3.心理的承受力和压力感的矛盾

    一方面,青春期的少年感受着心理的冲突和压力,处于各种心理矛盾的包围之中;而另一方面,他们的承受能力有限,如果这些心理矛盾不能得到顺利解决,就可能在情绪、情感、性格特征及日常行为等方面出现种种问题,如出现较严重的心理及行为的偏差,乃至精神疾病等,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少年容易出现偏激的倾向和行为。

    有了偏激的倾向和动机,并不意味着孩子就一定会采取偏激的行为。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容易使有偏激倾向的少年去尝试偏激的行为呢?

    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离异的家庭,个体、私营业的家庭,留守(寄养)儿童的家庭,这四种家庭值得注意。在这些家庭里,如果家长的素质本身不过关,对孩子成长的期望值过高又没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一旦与孩子的矛盾激化,更容易使孩子一时想不通而走上歧路。这四种家庭或是溺爱子女,或是孩子缺乏母(父)爱,或是家长无暇顾及子女,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孩子的情绪发生巨大变化,导致生理、心理上的一系列不适应,从而影响孩子的智力、品格和人格的健康发展,使他们一旦受到外界(学校和社会)的压力时,就很容易承受不住,从而采取一些极端方式来逃避现实。

    怎样使少年度过“危险期”呢?

1.要从家庭教育入手

家长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尽可能使孩子生活在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中,使学生在学校或社会受到某种压力或产生心理矛盾时,能在家庭中找到宣泄和缓解的机会;另一方面,尽管作父母的望子成龙心切,但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能过高。真正聪明的家长,都会正确处理成就动机和成长动机的关系,他们不会给孩子提出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看到孩子的每一次进步并加以鼓励;他们并不希望孩子做一个有非凡成就的人,而只希望孩子将来能够成为一个身体和心理和谐发展、对社会有用的公民。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孩子学习上的心理压力会减轻,为人处事的能力会增强,会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打消自己固有的封闭性,使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及时化解,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导致学生极端行为的隐患。

2.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管理

教师要杜绝对学生实行简单粗暴的惩罚和训诫。对于处在心理“危机期”的少年,一方面不能捕风捉影,小题大做,动辄以体罚等手段去对付,另一方面也不能姑息迁就其过失,而要在不伤他们自尊的前提下妥善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对学生的教育手段一定要符合少年的心理规律,才不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3.加强心理健康课的教育作用

几年来,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由于重视不足,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心理健康课绝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课中设置不同的情景,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4.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孩子们的成长

对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影响少年内心发展的社会不良倾向进行制止,让毒品、暴力、色情等社会垃圾远离校园和孩子,真正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宽松环境,给他们一片自由成长的天空。




第三篇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成长中的“两道坎”现象

——兼谈略说三结合教育体系的构建

马彦岭

小学的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要经受两道坎:一道坎是小学低年段小学生的朦胧期,即俗话说的“七岁八岁狗也嫌”的阶段;另一道坎是小学高年段学生蓦然到来的青春期。

先说小学低年段小学生的朦胧期,即俗话说的“七岁八岁狗也嫌”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们正是在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节点上,为了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落实落靠,教师就要带着这些孩子们“闯关夺隘”。何谓“闯关夺隘”?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朦胧意识强,自主意识弱,教师要深入了解此年龄段孩子们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积极引领,科学强化。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要立足于:时时注意、处处留心;要不厌其烦地反复抓、抓反复,打持久战。日常工作教师要有这样的定力:反复讲、讲反复——多一些提醒、多一些矫正、多一些预测、多一些表扬,还要及时利用孩子们注意力薄弱、多动、妄动的特点,切实处理好正负迁移的教育影响问题。

再说小学高年级学生蓦然到来的青春期。根据我在集中办学五年来的调查了解的情况分析,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学生的青春期下移是今后发展的趋势,将是由其特殊现象向着普遍现象发展。青春期亦称“危险期”,由于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的生理特点制约了他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良好发挥,易暴、易怒、难于控制的情绪表现,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目的的、主动的、广泛的与其交流,此时的“交心”“平等”显得格外重要。“交心”是易于疏导,“平等”使其易于接受。注意理性与情感的合理性行为,重视心理咨询的作用。

身处“两道坎”的孩子们,他们往往是:手上无轻重,嘴上没把门,犄角旮旯闲扯皮,厕所里面论是非……惹出事故翻白眼,结果家长照单赔。特别是好说脏话的孩子,往往受家庭传承的影响,不良行为习惯已成自然,改正需要时日。他们很难认识和理解“刚才的自己”,有时感到无助、自责、乃至痛苦。生生不息,大爱无疆,关爱小学生的“两道坎”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所致,需要我们教师的同情和理解。我们教师要坚持科学育人,要眼中有观察,心中有学生,做中讲分寸,帮助有恒心。

面对小学生的“两道坎”,心理学中有着较丰富的指导方法,只是我们平日里缺乏深入的观察和思考,在孩子们的“两道坎”教育中,常常捉襟见肘,往往轻描淡写或自信“树大自然直”的道理,实际上,“歪脖树”到处有。

同时,要重视教育的三结合,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学生成长,不仅仅是在学校,还在家庭,还在村屯(社区、社会)。学校教育是有短板的——学生有些问题,家庭能为之,而学校不可为;有些问题家长委员会(社会力量)可为之,学校难有作为。把家长学校办在班级上是我们近年来的一个创举,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合理的、易于操作的,也是符合实际的。家长委员会怎样建立?学校可以组织以村屯为单位召开家长会,通过家长们协商、推荐的办法,成立本村屯的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可以组织本村屯的家长会议,逐步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互补的关系”,没有一方教育能包打天下。教育的全方位要建构,不可极端偏废,切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

  第四篇  

 师生午休话睡眠

      马彦岭

每年从五一到十一,我国北部地区的学校一般都采用了“夏季作息时间”,主要考虑夏季昼长夜短,增加午休时间弥补师生睡眠不足的问题。这一举措,能够较好地起到对师生调节情绪、恢复精力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师生的健康工作、健康成长和有效工作、有效学习。其特点是:午休很重要,睡眠益处多;一天变两天,效率能提高。特别是午间睡眠,是师生与疲劳作斗争的有效方式。

⑴科普睡眠

                        “睡意就是红色警报!”

——威廉·德门特的《睡眠的承诺》中的箴言

根据心理学家的观察研究,新生婴儿每天睡眠平均16小时,六个月后,减为13小时;儿童期(2——12岁)的睡眠时间,约为10——12小时之间;青年期(12——18岁)的睡眠,约为9——10小时;成年人的睡眠,一般在7——8小时之间;老年人(60岁以上)的睡眠,一般在5——7小时之间。

睡眠的功能是什么?

①睡眠具有保护功能。

人类的祖先们,在黑夜里出门可能是非常危险的,而免受各种动物伤害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山洞里睡觉。凡是动物都要睡眠,没有睡眠就没有体力、精力乃至能力的修复。

②睡眠可以帮助我们恢复身体机能。

睡眠可以帮助我们修复身体组织,特别是脑组织。在清醒的状态下,活跃的大脑会分泌某种化学腺苷来抑制可以令我们感到困倦的特定神经元的活动。睡眠过程中,腺苷的浓度逐渐下降。

当我们睡眠时,大脑不再活跃,它会修复和重组自己并且巩固记忆。

睡眠是大脑的一种食物。

③睡眠在成长过程中也起很大作用。

在深度睡眠中,垂体腺会释放生长激素,进入成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激素的分泌会越来越多,并且深度睡眠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这些生理发现是解决睡眠之谜的开始。

睡眠缺失的代价是:言语表达含糊,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睡眠缺失的典型反映是:双手颤抖,眼睑下垂,注意力涣散,易怒,目光呆滞,全身不适。

⑵不能离弃的睡眠

     “狮子和羊羔应该是可以躺在一起的,但是羊羔一定不会感到困乏。”

——伍迪·艾伦在电影《爱与死》中的对白

睡眠是一位“温和的暴君”,睡眠模式可以被压缩或者延伸,但要完全屈服从人的意志几乎不可能。

如果你总是有良好的睡眠是件好事情。许多人患有睡眠障碍,这给个人生活和事业带来了严重负担。异常的睡眠状况也许会对社会产生影响。世界上一些最严重的工业事故:三里岛、切尔诺贝利、柏博尔和艾克森瓦尔德兹灾难,都是在深夜发生的。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皆是由于关键员工缺乏睡眠,因而不能保持最佳工作状态造成的。在斯坦福大学,德门特报告在说,80%的学生处在严重的睡眠剥夺状态。这些个体“出现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剥夺睡眠(导致)学习困难,创造力降低,容易犯错误,易怒和疲劳。”大量的睡眠缺失会“使你变得愚蠢”,德门特这样说。但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看这个问题:要想睡眠充足,可以做到自然醒来并得到很好的休息,就需要更强的警觉性、创造性,健康和幸福,而对青少年来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小学生虽然没有睡眠剥夺现象和基本不存在睡眠不足的问题,但是夏季的午休睡眠是非常必要的。

⑶睡眠不足影响学习

“我喜欢睡觉,你呢?睡觉不是很好吗?这实在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你虽然仍有生命但却没有意识。”

——喜剧演员 丽塔·拉德纳

睡眠,令人难以抗拒的诱惑;睡眠,人类思想的保护层。睡眠属于每个人,无论他是统治者还是老百姓。睡眠是甜蜜的,是一种神秘的修复过程。睡眠是数个世纪以来一直吸引着我们的古老秘密。

人在睡眠中存在相当多的局限,所以别指望在睡眠中学会数学、外语或其他复杂的技能,在课堂上瞌睡你将一无所获。但是良好的睡眠能够帮你更好地回忆起前一天学过的内容。

研究者斯蒂戈尔德认为:对学生来说,从睡眠中获得对学习的益处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很多学生都患有一种睡眠饥饿症,他们会在周末拼命补觉。但是斯蒂戈尔德谈到“如果在学习新东西之后缺乏足够高质量的睡眠的话,你还是无法把这些新知识有效地整合到记忆中去。”

目前的证据显示,在每天生理唤醒的顶峰时刻时,人的思维是最敏捷的,记忆也是最准确的。

⑷午间睡眠很必要

       “饭后一小眠,赛过活神仙”

——记得老话有这么个说法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和学习,常言道“睡眠不好,精力耗了”、古人说的要“张弛有度、张弛有道”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北方地区一到夏季,白天的时间基本达到了24小时的三分之二,即一般有16个小时。午休不仅是学校师生体力、精力恢复的需要,而且也是养精蓄锐比较科学的时间段。落实好午间师生的睡眠,能够为午后的工作、学习带来精力充沛的状态,避免了瞌睡、萎靡不振的低效状态,能够促进教师的有效教学及学生的高效学习。

 夏季午间,师生在吃过午饭半小时后,切实应该抓好自己10——40分钟的睡眠时间,对于师生健康和午后的工作、学习是有利的。

养成夏季午间的睡眠习惯有其积极意义,但是,一定要适度、恰到好处:

    ①睡眠时间的适当以不应影响下午正常上班和上课时间;

②睡眠的深浅程度以尊重自然状况;

③夏季午间睡眠的习惯有一个养成的过程,注意自身放松,戒急戒躁;

④即使是短时的或潜程度的睡眠,对恢复体力、集聚精力同样有益处;

⑤午休睡眠的行为习惯,需要自我训练才能逐步到达适合自己的睡眠最佳效果。



        繁荣乡中心学校马校长热心地执着于工作之中,倾心为孩子们书写优美篇章!他为孩子们的成长教育总结了以上四篇内容,与大家共享!




版权说明: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付出,如转载或相关资源涉及版权问题,请您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谢谢!


长按下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