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30日,我从和君商学院毕业。
毕业典礼轰轰烈烈地闹了3天,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10年前,朝气蓬勃而又热情洋溢。
与同学们大半年未见,很不好意思地承认已叫不上很多人的名字。但是看见他们每一个人的时候,心里却是如沐春风的。
今天和老朋友张畅教练聊了一会儿,她正在研究关于“归属感”的问题,她帮我总结出,我容易产生归属感的条件是:一群有正事儿、有担当、能聊得来的人,而真正实现归属的前提是:信任其他成员会尊重我的边界、以及会因为其他成员而拓展边界。我对此非常认可。
我是个寂寞的人,我愿意因我的边界感而忍受寂寞,当无人同行时,独自一人也走得下去。但内心里,我是渴求同伴的,所以我很容易相信和接纳,即便有时会受伤。
在崇礼一个人的寂寞生活中,和君理念的激励、和君同伴的陪伴是照亮我心的明媚阳光,对于它们的贪恋,让我坚持前行,不忍放弃。
面对毕业,想象大家背负行囊各奔东西的场面,不由一阵心酸,仿佛将要离家的孩子,我在酒桌上和班长叮嘱了好久,千万要把大家继续组织起来,我回来的是有点晚了,但我希望仍然有家人在那儿等待。
临别前,几个人自发了一场小规模的“心灵裸奔”,从私人话题聊着聊着,居然又回到了职业成长和人生发展,没错没错,这就是我所爱的和君人们,很“直”很“正”,连八卦都不放弃成长。
总是觉得,过去的一年里,专注在学习中的心思不够,很有冲动,在后和君时代里,再花上一两年的时间,将过去一年的内容,重修一遍,将之前没读完的书读完、将之前没跟上的课重听,甚至再写一遍当年的作业,看看自己是否成长。
但是刚从北京返回,便得知学习账号已被清空,瞬间无比惆怅~~惟愿论坛账号能够得以保留,好让我再上去重新看看每一次课程要求、每一篇必读贴、每一次大课作业。希望与同学们,还能继续交流,一起学习,共同欣赏广阔的世界。
没毕业时,期待毕业,想着毕业了就能腾出时间来做些别的;真正毕业了,又留恋未毕业时,想要拿出更多的时间来重温学习年代——又是讽刺、又是矛盾,却是真挚的情感。只能说,沉住气、加油干吧,前路漫漫,要学、要想、要做的事情很多,多思考多总结,把时光浪费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人生如莲,三度修炼,知行合一,内圣外王。
附一:和君颂
人生平常,吃饭穿衣,
穷则独善,达则兼济;
格致诚正,自强不息,
修齐治平,命自我立;
三度修炼,知行合一,
上善若水,成人达己;
道法自然,敬畏规律,
内圣外王,天人一体;
生不枉来,死不犹豫,
感恩天下,魂归大地。
附二:和君十届毕业贺词
尊敬的光荣3839(3839位同学):
你信守了一年前的承诺,坚守到了最后。不管学业和三度修炼究竟做得怎样,或许在使命面前你最终还是无能为力,单就守信和坚持这一点,就是你值得自豪的灵魂桂冠!和君商学院为你感到骄傲!
诗说:
我相信,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终究有一天也会变得崇高伟岸或者美丽可爱
就像我相信山自高兮水自深,百花落尽春无尽……
经过一年的坚守,3839位兄弟姐妹,已然崇高伟岸和美丽可爱,共同创造了一幅天使翩翩起舞、雄狮威风凛凛的人间胜景,这就是你们的光荣!
和君一年的人生旅程实如刹那芳华,然而,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一万年之后,每当回望这一段昂扬进取、美丽可爱的生活,你们必将热泪涌流、含笑舒展!
和君商学院谨此向你们致以崇高敬意!
附三:个人毕业总结(有删节)
2016年7月,身在央企某直属单位营销部门的我,正在为了新接手的市场运营工作而学习新知识,买到一本叫做《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的书,刚翻开序篇,便被一个叫做“和君商学院”的名字吸引。
我百度了这个商学院,是一所面向学生与社会人员招生的民办商学院,作为从咨询公司脱胎而出的商学院,其知识体系与课程设计让我叹为观止,我兴奋地想,这不就是出身技术却混进市场队伍、拼命想理解商业的真实规律的我,最需要的东西吗!可惜此时,九届招生刚刚结束,我从网站上下载到了和君推荐书单,如获至宝。
3个月后,我终于等到了和君十届开放招生,我赶紧填写了报名表,网申编号201710396。
2017年1月8日,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我第一次赶赴现场参加了和君十届招生报告会,镜头里的明夫先生精神矍铄,精神振奋地讲解了和君商学院的教学宗旨和招生原则,我坐在下面听得眼睛放光。回家之后,我把网上的直播视频反复听了又听,这时吸引我的已经不仅是和君的教学内容,更多的是和君人所持有的那些精神:人生如莲、三度修炼、正心诚意、内圣外王、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不可一周不运动不可一日不读书……我充满向往、全被点燃。
那一天,我也第一次见到了后来的班主任徐洪力老师,初次印象是温和、儒雅,不想后来在群里的每周运动打卡和学习分享,却让我感到深深的惭愧……
2月26日,我在和君的面试上,自信满满地说,我觉得我就是先生说的那种人!一周后,我的面试通过了。
3月26日,预录取报告会上,我见到了所有未来一年的同学们,热情洋溢,朝气蓬勃。很快,我便与大家一同,开始了和君十届的学习生活。
这一年的学习中,我对于大课是百分之百地用心完成的。由于课程容量丰富,我经常在课后复习时第二次聆听、有时针对某些细节反复播放。对于每次作业,我也称得上是正心诚意地下足了功夫,尤其是资本和市值这两节我以前完全陌生的概念,每次都足足花了几天的时间研究我所写的企业及其大量财报,才终于能总结出其中的规律,并与课堂的内容相互印证。
但我实际上得到了更多激励与成长的,是在我的勇气与决断上。就在加入和君十届后的第四个月,我离开了工作七年的故乡沈阳,开始了一段在陌生县城里的崭新领域的工作。
其实对于这个转折,我开始是十分犹豫的,陌生的地点陌生的工作内容、全然一新的工作方式、以及要独自抚养2岁半的儿子。
但是,和君的精神,给了我极大鼓励。有目标、沉住气、踏实干,拒绝喧嚷、拒绝浮躁、拒绝浮名、拒绝速成,奋斗、挑战、吃苦、忍耐、坚持,当我们面对理想充满激情时,要知道默默地坚持,才是成功的关键。我想我在过去的七年里,实在是太安逸了,甚至忘记了人生还需要理想和修炼,每一天得过且过着,还希望能通过商学院的学习就快速窥得大道。
当我看到了曾经的和君人的付出、当我看到了新的和君人的决心、当我看到了所有和君人的坚守。我暗暗地告诉自己,这是一个新的理想的开始,无论怎样艰难,都要咬牙坚忍、努力追求。
所以我就来到了崇礼,这个被冠以“冬奥小镇”的盛名却仍然无法掩饰贫穷与闭塞的小县城。我每周开150公里的路程,给乡村里的孩子们带去少数城市孩子才能接触到的天文、科学、项目类课程,只为让他们了解,这个世界很大、有很多事物值得我们去探索、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钻研,只希望给他们带来,新的梦想与希望。
同时,我需要大量时间备课、准备设备与器材、辅导孩子们开展阅读和信息收集、联系新的公益项目和帮助落实。
另外,我还要独自照顾不到3岁的孩子的吃喝拉撒睡。
曾经一度我感到很崩溃,当我面对每个月需要阅读的大量的预习材料(我在外地,比较难参与班级的预习沙龙)和绞尽脑汁才能完成的课程回帖时,有好几次都在心里默默地说:要不放弃吧,我现在既没有从事商业相关的工作、也不想成为大企业的高管了,干嘛还要费心费力去完成一所商学院的学业呢?
可是每当看到班级群和学院群里大家活跃的打卡、交流、分享时,我对于商学的兴趣和对于和君的热情就一次又一次的被激起。我觉得我热爱和君、我热爱和君精神、我热爱和君的老师和同学,虽然我经常不能做到“不可一日不读书、不可一周不运动”,虽然我的节气课还有很多没有听,但我舍不得放弃和君这一年的经历!
后来,当我读到期中时候先生就学习问题致函同学们时,不由得眼泪哗哗。虽然我经常感到迷茫、也时不时地打退堂鼓,但是先生和商学院并没有放弃我,指导我们跟随主线、正心诚意,并建议我们做好时间管理、做好取舍。我无比感动,坚定了要在和君十届坚持到底、并继续以和君精神修炼终身的信念。这个期中,我为了在兼顾工作与孩子的同时也能完成演讲作业,四天空铁结合飞驰于三市一县之间,午夜十二点前谈工作、午夜十二点后复习演讲内容,边驱车赶赴会场边更衣梳妆,以超高的效率完成了任务。
在期中作文中,我认真地思考了自己的职业理想,理清了前进的思路,要朝着一名民办教育者而努力。当理念与方向清晰了,在工作中备课的大量精力、为和君投入的许多心思,也感到丝毫不想懈怠,而且甘之如饴。
目前,我正在进行第二个学期的乡村支教。第一个学期里,我把天文故事与知识带给学生们,让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广阔;这一个学期里,我把我们教育机构主推的“思辨精神”与“项目式教学”一点点地尝试落地,对于这些仍处在信息闭塞、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希望通过一场场的考试离开农村、改变命运的孩子们来说,做到直面难题、质疑简单结论、主动思考研究,真的是很难很难,但是我不介意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开始,一步步的引导,我相信,只要在他们心中埋下一点种子,那么终会在需要的时候破土而出。
转眼和君学业已到期末,最后一节大课近在咫尺,同班同学们相约在第一次大课的教室再一次团聚,远隔千里、三天才有一趟航班的我,只能请假。
回忆去年初见时,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那会儿还在沈阳的我,每个月都与同学们会面,或是预习或是复习,分享体验共同进步的场面,很是振奋和温馨。而离开沈阳之后,所有的沟通都只限于网上,便觉得很是失落,又充满感激。
想要致敬和感激的人太多,如班长李顺功、纪律委员戚玉佳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但要单独感谢我们小组内的同学们,有他们的支持,才让我这个组长坚持到今天,才让我虽然觉得自己自从离开沈阳后万般的不够负责、仍然欣慰地看到我们一起团结地走到今天,完好地完成了学业和工作,才让我在这里总结一年来对于班级的贡献时,即使有所愧疚,也仍能挺起胸膛。
在和君毕业之后,我自身的工作也会发生一些变动,从此要更下力气学习和修炼,希望能总结出一套适合中国孩子们的教育方法,也探索更多适合孩子的商业课程。同时,我也希望重拾和君人的良好习惯,坚持读书与锻炼,坚持学习与劳动,诚心修炼,自强不息。
前路漫漫,任重而道远。
愿携手和君同学,共同奋斗下一个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