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

这本杨国强想烧掉的书,曝光了碧桂园的20个秘密!

2023-06-05 09:59:46

2017年的碧桂园绝对是地产江湖中夜空最亮的那颗星,原本人们印象中卖白菜一样卖别墅的三四线城市之王,竟然在业绩上超越了万科和恒大,坐上了第一的宝座。

与其骄人业绩对比鲜明的是,碧桂园及其主席杨国强的低调与神秘。

大众对其知之甚少。

近几日,一本书的出现再次将碧桂园推上了风口浪尖,这本书的名字叫《我在碧桂园的1000天》,作者是吴建斌,2014年4月到2017年3月,出任碧桂园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在推动相关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对这家企业有了全面了解。

此书从财务战略入手,徐徐展开,一层一层的揭开了蒙在碧桂园及杨国强身上的神秘面纱。从中,我们可以近距离看到,碧桂园的文化、企业价值观、管理架构、激励政策以及与房地产业务相关的其他细节,更可以了解杨国强其人。

事实上,碧桂园一直下着一盘大棋,对弈方看似同行,其实是自己。

不止是我,相信无数地产人对这本书都充满了好奇,那么,深悦会就带各位悦友粗略的看看,这本书究竟讲了什么……

1

「坦白讲,我是一个不按常规出牌的人,像个疯子。」

碧桂园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杨国强的这句罕见自评,就出现在这本书中。

与王石、许家印和孙宏斌这样的明星大佬们不同,杨国强过往在镁光灯下一直是低调行事。


关于他,来来回回都只有这样的一个「鸡汤」故事:

少时在乡下耕田放牛,18岁前没有穿过新衣。进入佛山市北滘镇政府属下的北滘建筑工程公司后,从底层建筑工人做起,20岁左右成为了包工头;在国有企业改制中,与多名同乡合资将北滘建筑工程公司买下,逐步发展壮大,发展为现在的碧桂园集团。

一方面,杨国强总是对外强调自己农民出身怀揣感恩,重复讲述着同样的故事;另一方面,真实的锋芒似乎被有意隐藏起来,外界对其个人行事风格知之甚少。

1、但是,在《我在碧桂园的1000天》中,我们看到了另一个杨国强:

在政府官员面前,吴建斌评价杨国强是「极为内敛、低调」。吴称其每次见官员,都会借机谦卑地说「我是个农民,书读的少,很多事情听不懂,人笨。我没有背景,违法违规的事绝对不干。」这样的效果就是「官员们都很受用。」

2、但回到碧桂园内部,杨国强是另一副形象。2014年吴建斌入职碧桂园不久,杨就向他表示「有机会要做中国第一,世界第一」,「我们低成本拿地,快速开发,配套到位,低价开盘……这样的速度别人做不到,这样的把控别人做不到,我杨国强能做到。」

3、三年后,他又对吴建斌说:

坦白讲,我是一个不按常规出牌的人,像个疯子;你想想,我能请400个博士——已经请了200个,估计全世界企业都没有这么干的;当前房产环境下,我能指示再买300块地,估计全国都没有;我决定实施的「成就共享」(项目利润共享机制)「同心共享」(项目跟投机制)是别人想不到的;我在马来西亚搞的「森林城市」也是任何人不敢想象……我是个疯子!偏执狂!

这与杨国强对外苦心经营的低调、谦卑的形象完全不同。


4、吴建斌在书中描写了几次杨国强的「险中求胜」,也间接印证了所谓「不按常规出牌」:

他曾在1995年借2000万元,全用于广告,当年赚了5000万元。第二年又把5000万元全做广告,赚了1亿元。

5、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广东许多地产商急于撤回在香港的推盘,杨国强反其道而行之,用狂轰滥炸式的广告巩固了香港市场基本盘,顺德多个项目销售出现满堂红。

6、书中甚至透露杨国强早年借过高利贷,当时向北京某银行借款数千万利息高达30%,当年杨国强赚了6000万,还完借款后盈余1000万。

7、不过,即使有「疯子」的大胆和「偏执狂」的执着,杨国强也并非一帆风顺。书中写道:

2008年金融海啸对碧桂园打击沉重,各地工程大面积停工缓建,股价跌了九成,之后几年极其艰难。硬汉老板哭了,靠唱国歌和《国际歌》煎熬着。经过这次打击,杨国强元气大伤,很久以后才恢复过来。

8、2008年,碧桂园发行5亿包含对赌协议的美元可换股债券,不料业绩大幅下滑致股价下挫,最终损失十多亿元,吴建斌称此事让杨国强曾「觉得资本市场到处是陷阱」。

2

杨国强曾说:

在做生意方面,财务要记住,在不违法的前提下,永远不要让公司受到任何约束,有的做就狠狠地做,没的做就耐心地等待。

9、杨国强的强势在书中淋漓尽致。吴建斌提及,他建议杨国强在碧桂园实施认股权证激励计划,这个想法获得了独立董事和部分高管的认同,但杨国强当场就拒绝了,理由是管理要直穿人性弱点:

人性是自私的。不能搞平均主义,不能做「善事」。

10、因此,杨国强更喜欢「成就共享」(项目利润共享机制):

谁能给公司创造巨大收益,我就按承诺的比例分成。这多么直接,干的不好的,拿不到……严重点,公司会做更加严厉的处理。

11、在员工面前,杨国强严厉且不容置疑。在某次投资论证会上,某区域总裁汇报的测算售价与集团调研结果不符,项目团队无法回答杨国强关于项目成本的质问,「不久,这位区域总裁就被免职了。」



12、吴建斌在书中以自己为例,称某日杨国强向他询问「同心共享」项目的最新执行情况,吴一时未能答复,而是向下属打电话要数据,杨马上严厉批评他,称自己早已经掌握数据,只是想考考他。「杨主席批评我时神情极为严肃,有杀气。」

13、杨国强欣赏台湾长荣集团总裁张荣发在企业治理中的骂人哲理,但吴建斌对此感受不佳:

在碧桂园做高管真的不易……这里每天都在战斗,身心受伤是十分平常的事,同样没有什么人情味。

14、吴建斌和杨国强的最大分歧也书中有所谈及,吴建斌曾希望碧桂园加强预算管理,「规模与净利润须同步增长」。而杨国强觉得自己的商业模式受到了质疑,并不认同其研究成果。杨更加在意销售增长情况。

15、这种分歧一直在扩大。2015年7月,在关于价值管理的会议中,吴建斌再次强调负债率上限管理,建议不要轻易扩容。但杨国强却生气了,「今天看到新三板、中小企业市盈率这么高,那是虚的。不可以学……我认为,还是把房产业务做大……我是主席,就按我说的办。」而吴建斌认为自己的真诚遭到了怀疑。

3

尽管拥有众多职业经理人,但毋庸置疑的是,碧桂园仍然是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我在碧桂园的1000天》另一大亮点是刻画了碧桂园集团中杨氏家族成员的身影。

首当其冲的就是碧桂园集团现任副主席杨惠妍,这位身价过千亿的女首富,相比其父亲杨国强,低调得有过之而无不及,坊间连她的真实照片都难寻。


16、「副主席是杨主席的二女儿。父辈人亲切得叫她豆豆,也有人叫她二小姐。」吴建斌在书中说:

上网一查,网上没有她的近照,在她名下的照片只有一张是她本人,其他都是张冠李戴。足见当时这位中国女首富是多么的低调又神秘。

17、书中写道,「二小姐」在集团中属于四人组「核心班子」成员。同时,书中对杨惠妍的描述较为正面,称其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性格开朗,眼界开阔。在公司内部,她经常向吴建斌等人传达杨国强的意见。

18、吴建斌也暗示了杨惠妍将是接班人,称其「像她父亲一样有远大抱负」:碧桂园教育板块启动上市来自她的指示;在碧桂园与平安关于战略投资的接洽中,在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面前,「二小姐」可以代表杨国强发言阐述公司发展理念;碧桂园分拆物业管理上市、组建投资公司的工作也是由她主持。

19、杨国强将他对公司的极高期望灌输给包括「二小姐」在内的家庭成员。吴建斌在书中提到,杨曾给两个女儿和女婿除了一道数学题:在什么条件下,公司可实现500亿元利润(2016年碧桂园公司股东应占利润115.2亿元)?但四人拿出的结果均不被满意,「快要被逼疯了」。

20、书中还透露杨氏家族的往事,足见这个家族企业中「一家之长」的权威。吴谈到一次与杨国强的聊天,杨说:

坚持聘请优秀人才加入,走职业化管理之路都不能动摇。我对家人也是这样要求的。早年,我发现亲哥哥在公司管理上有些瑕疵,担心出现负面影响,就把哥哥请回家。回到家,他还是我大哥,他的所有费用一分不少包在我身上。

在公司,还有我家族的一些成员,如果他们有能力就给机会,我举贤不避亲,但同时要按公司规定做事。我对家人、老婆家人及其他亲戚在公司工作的要求比外聘人员严,一旦发现家人不按规矩做事,有横行霸道之意,不分青红皂白,立即炒掉。


此书的确引发了外界极大的关注,因为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销售额称霸地产行业的碧桂园的独特商业模式,还有杨国强、其女儿杨惠妍及杨氏家族不为人知的经营细节。

但同样引起热议的是,此书目前处于缺货状态。

有不少消息称,涉及了太多秘密,碧桂园方面已经将市面上的预售版本买断。

让吾等吃瓜群众更雾里看花的是,据传该书已被炒作到5000元一本,按道理讲,数钱数到手发软的出版社应当如雪花片般加印才对,但诡异的是,出版方此刻确实支支吾吾,只说了一句:内容需要进行部分修改。

虚虚实实的消息,让这本新书的神秘色彩骤增。

但是,当深悦会一口气读完了此书后,也许是对碧桂园的管理机制抱有太大的期望,读完不免有些失望,说五个观点:

1、吴建斌没想象的那么牛。整本书没有谈碧桂园的红绿灯制度,说明他对碧桂园的业务流程不够了解(也许是故意不披露,我认为可能性不大);他和杨惠妍等一帮咨询公司/投行劝老杨多元化,多亏老杨明智不听他们忽悠,吴建斌的特长是资本运作,有时候真的太偏执于股价,不过他对碧桂园的融资成本下降贡献有目共睹。

2、碧桂园的管理机制被高估了。知乎上碧桂园的离职员工提到碧桂园几乎都会说管理混乱,从书中看这个说法属实。碧桂园全产业链运营,重销售、重快周转、轻产品,标准化流程方面做的不够好。

3、地产公司买地的决策真的不容易下,杨国强硬着头皮也得上,不得不说地产公司的商业模式不够好(从资产定价上要求更高的贴现率是合理的)。

4、碧桂园成功的核心是:杨国强+“同心共享”激励机制+城乡结合部产品定位+“红绿灯”快周转模式(还不够完善)

5、无论什么行业,业务流程标准化+合伙制都是核心竞争力。业务流程标准化是产品高效率、高质量批量复制的必要条件,它使规模不再是企业扩张的敌人。万科虽然不是从前万科了,但对地产行业的业务流程标准化贡献居功至伟,未来装配式建筑这个产业发展方向,估计还是得看万科……

推荐阅读
【头条】100位江门籍明星,刘德华、梁朝伟、周润发、容祖儿、梁咏琪……你认识几个?
 
江门上市企业知多少?
 
【重磅】揭开碧桂园杨惠妍的庐山真面目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