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

杂谈教育

2020-11-13 23:46:03

     

              

      杂谈教育

          海恋


写下这些文字之前,一直犹豫着。我曾告诫过自己不写或少写关于职业现状的文字,因为一项不愿意说假话。可是说真话又势必显得消极、悲观,甚至有乖张偏执之嫌。我只是一个小学教师,是最底层的教书匠,如果我说,我在为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而担忧,恐怕连我自己都要忍不住发笑。可笑过之后,还是想说,真的担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兴国必先兴教。这个大道理不必我讲。怎样算是兴教呢?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然而现行体制下的教育真的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吗?如果你走进一线教育阵地,亲自感受一下,就会明白我的慨叹了。

 德育是五育之首,育人先育德。可是学校教育恰恰在德育方面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德育确实能被作为首育摆在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位置吗?相信每一所学校都会把口号喊得异常响亮。可在教学质量面前,任何教育工作都必将俯首视之。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生存发展的先决条件。学生是学校的上帝,教学质量不高,家长不买账,招生困难,学校就可能面临生存危机,在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时代,教育也不得不变得功利和市侩。

 但话又说回来,即便学校重视学生的品德培养,仍有很多大环境不可逆转。社会是个大磁场,一切社会事物的发展走向都将以社会形态为准绳。教育是属于社会的,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把一件纯白色的衣服放入染缸濡染,即便是金缕质地想要洁净无染也绝无可能。很多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感触,十年教育不敌一朝社会实践,再丰厚的教育理论都可能在一次道德碰撞中土崩瓦解。美国诗人惠特曼在一首诗中写道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这一课堂中的启蒙老师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修养直接影响孩子的道德习惯和认知水平。事实上,学校在学生的品格形成和行为习惯培养上,更多的不是指导而是改正。家庭濡染给孩子的陋习不知要花费多少精力才能相对得以纠正,因此老师常常显得力不从心,而家长与老师也常常因教育观念的不协调而矛盾重重,相互指责必然造成教育的更多障碍和缺陷。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比率不断攀升,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失败,当然我们可以把一切不良趋势归结为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现象,但是不去考虑如何弥补,这种必然将有可能衍生为捣毁千里之堤的一方蚁穴。

 除了品德修养的缺失,如今学生学习负担之重,升学压力之大更是令人胆寒。中国有宝贝的家庭不为孩子的教育和前途命运殚精竭虑的不多。提起择校、择班、择师、升学、就业估计大多数家长都会唉声叹气、一肚子苦水,求学之路为何如此拥挤如此令人疲惫,恐怕心力交瘁之余只有无奈的叹息了。

 一个朋友的女儿今年读高三。那孩子从小到大都是令人称羡的尖子生,考初中时,全市排名第二。上高中时,市里几所学校争着挖她这颗潜力苗。不知有多少家长艳羡这位朋友。可她却说:“你们不知道,孩子多讨厌学习。有一段时间,她恼怒地把所有拖鞋都扎出蜂窝状的针眼,并扬言考完大学就把所有书本都烧掉。她还曾吵着管我要她的压岁钱,说要买一批羊去放,以此证明不考大学也能谋生。”听者哗然。我更是听得手心渗出冷汗。这个女孩已经在心理上有了潜在的病态表现,她一直学得好,是因为优秀已经成了一种惯性,促使她像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并不是学习本身对她产生了多大的吸引力。而这一过程,她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身心劳顿,甚至重荷难承,产生了消极抵抗的情绪。也许通过调整心态,她仍会更加努力,也一定能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但这一煎熬身心的过程,是否会在她心上投掷一抹阴影,以致于对她今后的人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不可预知。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而导致厌世的案例近年来也层出不穷。岂止是学生,老师因工作压力大而抑郁或精神崩溃的并不鲜见。前一段时间,我居住城市的一所中学就有一位班主任老师了。据说是因为择班导致本班生源不好,学生不好管理,加之面临升学和家长的质疑,患上了深度抑郁,最后至精神恍惚而弃世。触目惊心啊,同行们都为其鸣不平,也为她的一意孤行而愤慨,觉得不值,怎么能因为工作而如此激进和决绝。可是心底里我们都清楚,倘若那些客观的状况摆在眼前,谁也做不到心平气、处之泰然。很多时候,这并不仅仅是胸怀的问题。

 记得毕淑敏在一所中学演讲时,一个优秀的女生递给她一张便条问: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很多知识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并不一定有多大用处,相反,许多课外自学的知识更容易引发我们的兴趣,也更实用。为什么还必须拼命做功课,就为了考大学吗?毕淑敏思考良久回答她:因为我们需要一张社会入门证。是啊,文凭的价值更多的是为了在形式上获得社会的认可。正像一位网友的帖子戏言道:你的孩子语文分数高,请不要沾沾自喜,因为她当不了作家。如果数学学得好,更不用庆幸,因为要是他成不了科学家,他学到的知识大多数都用不上。是啊,高分低能已成为中国学生一个显著的特征。很多学子离校后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无关,而工作方法和职业技能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重新习得,寒窗苦读十几载,意义何在?

 教育体制和模式为什么不能有本质性的改变?记得郑渊洁曾经设想过一种教育模式:小学的前两年,不学任何课本里的知识,老师交给孩子一些生活常识,更主要的是发掘他们身上最突出的天分,然后在第三年重新分班,根据他们的天赋培养兴趣,因材施教,这样每个孩子都能发挥天赋异禀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是一幅美好的教育蓝图:音乐家、画家、舞蹈家、数学家、作家、天文学家、银行家……在我们的校园里接踵摩肩,民族何愁不兴?可是,做得到吗?在我看来,小学阶段,根本不需要考试,花大力气让孩子阅读,培养勇于探索的习惯和信心,以及对某一学科独有的兴趣。常识性的文理科知识分年段逐步让孩子学习,多让学生接触自然,呵护正直纯真的天性,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尽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温馨、愉悦的学习空间,真正激发其内因的能动力。到了初中就可以分科教学,以所选学科为主、其他学科为辅,进行特长精修,最后在人才选拔环节只考察所选学科。如此,学生的课业压力就会大大减轻。相信在兴趣的驱动下,孩子的个性潜能也一定会被极大地调动出来。

这只是一个构想,一定有很多考虑不周之处。但这样的教育理念应该有借鉴的价值。否则,在现今的教育制度下,很多孩子要么过早地麻木、呆板、老气横秋、毫无激情,要么特别反叛、乖张暴力、特例独行。光靠心里健康教育解决不了根源问题。即使最后选拔出来的的确是金字塔尖上的人才,那么被淘汰在塔下的庞大队伍,也一定会成为拖尾的巨大力量,将可能导致社会道德体系和价值取向的恶性循环。

所谓杂谈即是不入流的言论,纯属一孔之见。许是我也有些许的职业倦怠,因而显得悲观了。但悲观不是我的性情特质。我一直相信明天的太阳会更好,连我这样一个人微言轻的小教书匠也有自认为远大的教育构想,我们的教育家和教育行政部门定然会将任重而道远的教改工作进行得尽善尽美, 但愿不远的将来桃李园中艳阳高照,生机无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