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

为什么越高层次的父母,对孩子越“吝啬”?

2022-02-17 21:40:43

前两天好友转给我一条微博,微博的博主说他跟小区保安大叔聊天,知道了保安大叔家里的故事。



结果这条微博迅速被评论了上千条,大家纷纷说出自己身边,乃至自己家亲哥哥、亲弟弟,亲舅舅都是如何好吃懒做没出息,怨天怨地啃父母的。


看到一位网友的评论让我印象极为深刻,他说:“自己养的废物自已受着”。这句话听着刺耳扎心,异常的残酷。


可是仔细想想,却有点话糙理不糙。


普通条件的家庭里,父母越是对孩子有求必应,孩子越容易没出息,觉得啃老是理所当然,也越是虚荣自私。


这些隐患多数都是家里从小就埋下的。


父母不能富甲一方,护着孩子一辈子,就真不该从小娇惯宠溺孩子。


这样不仅不会让孩子更快乐,反而是孩子,乃至整个家庭不幸的根源。



01

想让孩子获得长久的幸福

父母需要对孩子的欲望有所节制


前段时间,曝出过一条新闻,“女子从小被富养购物成瘾负债约70万,家人卖房还债”。


一位从小被富养长大的女孩子,对于金钱没有什么概念,生活中一直都是“买买买”,偏爱各种名贵的包和化妆品。


可是她自己月收入只有4、5千元,无节制的开销根本负担不起,为了维持自己的高消费,这个姑娘偷偷把父亲和丈夫的车子做了抵押,还通过各种方式借钱,包括高利贷,现在连本带息,20多万元本金要还七十万左右。


当债主接二连三上门时,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告诉了丈夫和父亲。


老父亲批评女儿的同时也很自责,两记耳光打在了自己的脸上,后悔从小把独生女当成掌上明珠,在物质上太宠她。


为了还债,姑娘的老父亲决定“卖掉房子,租房子住,走一步算一步”。


像这位父亲一样爱孩子的父母在中国并非少数。

多数这类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家庭,但因为自己从小物质上并不宽裕,或者自己经济上稍微好一点点,总是担心孩子受委屈,希望把最好的都给孩子。


所以对孩子的要求来者不拒,以为这样就是对孩子的“富养”,孩子长大后就能幸福快乐,眼界开阔。




并且生活在虚假的“凡事以我为中心”的环境中久了,孩子的内心也会变得脆弱不堪,真正面对生活的时候,极容易出现落差,走入歧途。


父母想让孩子获得幸福,从来就不需要让孩子拥有一切,而是要让孩子知道节制自己的欲望,慢慢去体验幸福。


比如孩子爱看电视,不要让孩子一直看好几个小时。而是每天让孩子看两集动画,让孩子期待每天的动画片时间。


比如孩子喜欢吃冰淇淋,不要无限量供应,每天给孩子一支到两支,让他对美味有所期盼。


给孩子零花钱也是同理,不要一次给足一个月的,一周一周的给,能让孩子更懂得合理规划,量入为出……


在平凡小事上培养起来的对幸福的态度,是孩子一生快乐的基石。



02

想让孩子获得长久的幸福

父母需让孩子参与到感恩的行动中来


有位旅居国外的妈妈写过这样一件事,邻居家3岁的小孩子邀请女儿去参加万圣节派对,那天整栋楼的4岁以下孩子都在派对上,大家玩得很开心。


派对结束了,这位妈妈就反复想,要送什么礼物给邻居家的小孩表示感谢才好。


想来想去,决定跟女儿的老师寻求建议。


可是孩子的老师却反问道:“派对的主角是孩子,受邀请的是孩子,孩子玩得也很开心,为什么最后是你在准备礼物表示感谢呢?”


这位妈妈被问愣住了,就回答自己教过女儿说“谢谢”,但是孩子还小,结束后送礼的工作只好自己代劳。


老师却说,我们的家庭教育常常忽视了感恩教育,而感恩的孩子更容易幸福,也更容易去珍惜现有的生活环境。


可是,感恩不等于教会孩子说“谢谢”,“谢谢”其实是非常容易教的,而要让孩子真正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却不容易,这些就需要从小播种在孩子的心中。


这段话是国外老师说的,但在国内也同样适用。


我们很多时候都忽略了对孩子感恩行动方面的教育,有时候甚至有些流于形式流于表面,孩子说了声谢谢,就万事大吉,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家里的一切特权,享受家人的全面照顾。


其实这样对孩子来说并不是好事。


孩子还小的时候,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谢谢两个字代表了什么,父母让说什么就说什么,心里未必记得对方的付出对方的好。



父母希望孩子终身幸福,希望孩子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就需要在日常很点滴的事情中,帮助孩子知道感恩的意义。



03

想让孩子获得长久的幸福

父母需让孩子体验到非物质的快乐


我们常常都很功利的,认为没有钱,就没有快乐。所以常常为了金钱,去牺牲睡眠,牺牲健康,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然后再想着用金钱来补偿孩子。


但是从小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物质上被充分满足,但精神上常常空虚的孩子,其实是很难获得长久的稳定的快乐的。


有位把3个孩子送进斯坦福大学的妈妈,曾经做过一次交易经验的分享。她专门说起一点,就是不要用物质来奖励小朋友。


有人问她家里女儿不喜欢洗澡,可不可以用玩具奖励。她说玩具不是永久的朋友,你可以跟孩子说:“你洗干净,可以帮妈妈化妆”,对男孩子可以说“你做好,你可以帮爸爸化妆”,孩子一定喜欢的。


她总结说,要奖励孩子,就奖励一件有趣的事,是家庭可以交流的事。


非常认同这位妈妈的教育理念,她给孩子的,不是物质上面的短暂的快乐,而是一种成长的体验的快乐。


► 文章来源:转载自小树妈妈


为了帮助更多人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更大的职场成就,领到更优渥的薪资,尚德机构小程序限时发放“千元优惠券”等你来领!

点击下方↓,2018职场加薪即刻启程!


 在线咨询可点击下方小程序 

往期精彩回顾



人生真正拉开距离的是高考吗?不,是工作后的十年

那个大名鼎鼎的“金牌律师”,竟然是我家之前的小区保安!

不限学历的工作,都和成功没关系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