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

热点追踪:我很小,可是我很现实 ——小学生“实惠”理想反思

2020-11-10 00:30:09

【时新素材】热点追踪

我很小,可是我很现实

——小学生“实惠”理想反思

广东省陆丰市林启恩纪念中学郑旺吉

(本文发表于《文道·写作版》2014.6B

时事焦点】

2014年4月8日《楚天快报》报道:湖北省襄阳市人民路小学六年级二班学生们的作文,让语文老师高华云犯了愁,不知如何评判。作文题为“我的理想”,可大家的理想不再“高大上”,变成了“美食家”“吃货”,有的甚至想当“土豪”。其中一位学生绘声绘色地描绘着自己的理想:“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富豪,以后可以开名车住豪房。”引起不少同学的共鸣。

近年来,各地惊爆小学生各种“惊人”理想:梦想长大后当,要啥有啥;梦想将来有很多钱,可做很多事;梦想做一坨鸡屎,臭死别人……这些理想,有的让人忍俊不禁,有的却令人沉思。

于是,围绕如何看待小学生的“实惠”理想,社会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深度解读

“实惠”理想不足怪

小学生的理想是“成吃货”“当土豪”“开名车”“住豪房”,这样“实惠”的理想引起了不少同学的共鸣,同时也引发了老师们的惊叹与担忧。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为此惊叹与担忧。这是社会现实在这节作文课中的折射而已,也是“童言无忌”的最好诠释,是“言为心声”的最好见证。孩子们只是说出了他们的真实而淳朴的想法而已,值得我们用心呵护——其实“享受幸福”也是一种合理的理想,比起那些千篇一律言不由衷的所谓“高大上”的理想要好得多。难道要孩子们违心地说出他们的理想是“当警察”“当医生”“当作家”“当科学家”等我们才满意吗?这些“高大上”的理想究竟有多少人能够实现?况且,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孩子们本该有多样化的人生理想。

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指责那些想成为“吃货”“土豪”“高官”的孩子。想成为“吃货”怎么就不好了?说不定他(她)以后会成为一名美食家,在饮食文化或烹饪文化方面有所研究、有所建树呢!福建省福州市一名高三男生不就因为吃遍各国泡面而被外国名校优先录取吗?《舌尖上的中国》火遍中国,如今推出第二季又持续火热,不也说明了“吃”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吗?想当“土豪”又有何不可?当今不是有不少“土豪”热心公益事业、在扶危济困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吗!若能成为比尔·盖茨、邵逸夫一样的富豪,不是可以造福人类吗?想当“高官”也无可厚非,不是有不少“高官”为国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吗!

我们必须以包容的心态看待小学生的“实惠”理想,在肯定他们这些理想的同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道德观,教育他们如何通过正当途径成为“富豪”“高官”——不是通过非法途径得来,也不是靠“拼爹”拼来,就未尝不可。还应该教育他们成了“富豪”以后如何回报社会,当了“高官”以后怎样服务于人民。

        其实,小学生的“实惠”理想正好为我们“接地气”的理想教育提供了鲜活素材和施教机遇,我们何不借此对孩子们的“实惠”理想进行顺势引导?在这方面,广州市“佑爸”的做法也许值得借鉴。小佑的理想是“做个有钱人”,其父“佑爸”为培养孩子的“财商”,从他5岁起就让他学炒股。现在,小佑除了认真读好书外,每日都会认真研究股票,9岁的他已经是一名“资深股民”了。

“励志”教育须反思

虽然我们不必因小学生的理想过于“实惠”而惊叹与担忧,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此种现象为我们的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励志”教育敲响了警钟,值得我们深思。

学生的理想不再“高大上”,折射出的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学生“励志”教育的物质化、功利化和庸俗化。

综观当今社会,对学生的“励志”教育近乎空白,要说有,其内容也多是迎合职场需求的所谓“成功人士”的职场奋斗史。而社会上所宣扬的这些所谓的“成功人士”,大多是“开名车”“住豪房”的富人阶层。平日里,电视节目、“励志”书籍,甚至各种广告,也无不直接或间接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宣扬这样的思想:只要拥有金钱或权势,就能过上富足、“幸福”的生活。

受物质化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今许多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励志”教育也更多地蒙上了功利化和庸俗化的色彩。要么是刻意选择在“财富”“地位”方面突出的人士作为“励志”人物,要么对学生灌输“只有好好读书才能赚大钱、做大官”的思想。近日,某中学副校长在学校升旗仪式上的“雷人”励志演讲不就直截了当地宣扬这种思想吗?——“你不学习,连一张季前赛门票都买不起。”“你不学习,全家搞一顿炸鸡啤酒你都要考虑考虑。

有钱、有权、有势的所谓“成功人士”成了广大学生崇拜的偶像,让广大学生产生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追求。浸染于这样的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环境中,我们的学生何来“高大上”的理想?

励志教育,应该是一种“平民教育”,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只要是品德高尚、心存善念,能在社会上发挥正能量的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可以是自己崇拜的偶像,可以是自己在“理想”中希望成为的人物。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倘若我们广大青少年的理想不“富”不“强”,又谈何“国富”与“国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丽梦想又该如何实现?

 

【时文链接】

理想太现实易让孩子拜金

庞书纬

“加油!努力!为了人民币!”“梦想将来有很多钱”,正所谓“童言无忌”,在谈及理想的时候,小学生很少像成年人一样刻意去掩饰、去回避。但也正因为此,小学生如此直露的“土豪梦”才更值得深思。“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我们不应苛责小学生的直白,而应反思家庭和学校的教育。

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富,金钱除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外,更成为社会阶层的所谓“标识”。开什么价位的车,穿什么品牌的衣服甚至消费什么牌子的烟酒,都成了所谓“社会地位”的象征。

在如此价值观的引导下,不少家长特别是自觉“怀才不遇”的家长,往往将自己没有实现的“土豪梦”过早地灌输给价值观尚处于形成期的孩子。再加上个别老师为了提高升学率而向学生灌输“学习好了将来就能赚大钱”的错误观念,学生小小年纪产生拜金思想,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此“励志”,不仅偏离了教育的宗旨,对孩子的伤害也显而易见。教育学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在于培养人立身处世的综合素质,而非简单的赚钱本领;在于教会青少年健康自信的人生态度,而非对金钱毫无节制的崇拜。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在一个多元的社会中,梦想也应当是多元的,我们固然不能苛求青少年都能树立“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远大志向,但至少不应让年轻的心灵过早地被金钱裹挟。

(原载2014年4月9日《北京晨报》,有删改)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