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

关于近期发布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意见》的解释 中青报道

2022-05-02 00:22:16



关于近期发布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意见》的解释

责任编辑:周颖怡

中青记者:樊灵锐 余涛 张寅祺


2016年9月29日,中山大学校长办公室印发了《中山大学关于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旨在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落实学校2016年春季工作会议的精神。其中提到的“大一新生集中在南校”、“对教学实施全过程监控”等条例,引起了在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大家在社交平台上对此议论纷纷,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社会媒体也进行了相关的调查与报道。


对此,中青记者就教育改革文件(以下简称“三十条”)中的几条具体意见及同学们所关心的问题,采访了学校相关部门的老师,并将对各位老师的采访内容整合如下。


一、本科生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14.推进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大学一年级本科生统一集中在广州南校园学习,二年级再根据专业分流至相关校区或校园学习,增进学生对学校文化传统的体验,提高学生对母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探索推进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行书院制和大类培养,进一步推进通识教育。”


问:同学们发现在“三十条”意见的第14条,提到了“大一新生统一集中在广州南校园”,学校这么做的设想是怎样的呢?

 

答:这个提案主要考虑了两个方面。首先,目前中大的学生分布在四个校园。从招生反馈的情况来看,高中毕业生都想知道自己向往的专业是在哪个校园,尤其想知道是不是在南校。大家对南校园非常向往,但是中大每年招收八千名本科生,南校园装不下这么多人。所以现在校方想提出一个方案,让同学们都能体验到南校的生活,体验中大的文化传统。第二是考虑到本科阶段的综合素质和通识教育培养。现在中大乃至全国的教育理念都提倡本科阶段要做精英培养,希望能培养出社会精英,这一条中的“实行大类培养”也是从这一点出发。任何专业的精英,都应该在自己的专业和其他的学科领域有相应的文化素养,这就需要本科通识教育。做通识教育最好的地方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南校,所以我们才会想要把大一新生都集中在广州南校园,在这里共同接受一年的通识教育。

 

问:南校还能装下这么多新生吗?

 

答:有了大方向后,学校还要再做进一步的考虑和测算。比如课室是否足够的问题,经过有关部门的测算,只要把南校所有学院的课室动用起来,是足够的;再比如宿舍问题,有两个可行的方案:一是加盖宿舍,但是加盖宿舍周期很长,学校希望尽快完成对学生有利的事情。因此有另一种方案,在这一轮教育改革调整过程中,学校考虑把现有的一些招待所改造成学生宿舍,比如东校的东苑宾馆已经改造成了宿舍。再比如改造一些学院的课室,解决计划搬迁学院的办公地点问题,也是同样的道理。



(拆迁中的南校园东区365#,按照今年1月公示的《中山大学南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这里以后将会建起学生宿舍)


问:大一新生统一在南校学习后,学校的社团,尤其是院级社团的传续可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现行的“大二带大一”的模式可能无法延续。这个问题有没有办法解决?

 

答:社团活动肯定会受到影响,但学生社团都是在不断适应发展的。在21世纪初中大扩招之前,所有学生都在南校。珠海校区建成以后,大一大二学生在珠海,大三大四学生再搬回南校。当时也一样有质疑的声音:学生社团怎么办?虽然社团里三年级的学生不多了,但三年级学生一旦留下来,都是骨干。社团骨干跟大一大二学生分离,就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十几年过去了,南校园和珠海校区的社团也都各自发展起来了,就在这种情况下,中大的社团活动还是有条不紊地继续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社团,会慢慢地适应变化。学校也会做些尝试去解决教育改革给学生活动带来的问题,第14条中提到的“书院制”就是一种考虑。

 

问:那书院制是怎样规划的?

 

答:如果大一新生都集中在南校园,那位于珠海校区、深圳校区、广州东校园的学院就不方便管理他们在南校的新生,学生的管理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提出书院制是试着从整体框架结构上解决这个问题,具体的内容怎么去落实,学校各部门还要相互协调,再做进一步的细化和测算。


书院制只是一种可能的对学生管理的办法,到底能不能落地,现在还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的困难。但中大办学的框架调整不能拖延。如何应对中间可能遇到的困难,要有一些备用的方案,书院制可作为一个备选方案。具体的做法,学校会考虑中大的具体情况,中大的书院要符合中大的特征,有利于中大的学生。除了书院制以外,还会不会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校方还得权衡哪种办法更有利。


二、保障教学质量,健全督导体系


24.推进公共课“教考分离”。发挥考试对教与学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公共课程考试中采用统一的考核标准,探索试行“教考分离”。在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课程教学的讲授环节和考试命题评卷环节分离,建立试题库和统一的考试和阅卷评分标准,统一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效果考核标准,进一步加强课程教学的质量管理。”


问:第24条的公共课“教考分离”的出发点是什么?

 

答:公共课、基础课对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学生的教学要达到同样的标准,比如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的授课内容应该按照教学大纲执行。公共课用统一的考核标准,能对老师的教学提出统一要求,对学生打好基础有很大的帮助。具体的考核方案,则由各个科目的教学组制定。


26.健全教学督导体系。建设一支200人以上的督导队伍,加大教学督导和同行评价力度,“督”“导”并重,对教学实施全过程监控,促进教师及时改进教学,逐步覆盖全校本科和研究生课堂教学。完善学生网上评教的预警功能,优化同行评价的指导功能,强化教师发展中心的培训功能。”


问:“三十条”里的第26条“健全教学督导体系”里,有一个“全过程监控”的说法,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答:“全过程监控”有三点,第一是对专业的全过程监控。学校在对院系进行调整,梳理一级学科。梳理一级学科之后,就是调整专业培养方案,从而提高学科的发展水平。


第二,课程体系要全过程监控。以前学校对课程体系管理不严,课程可能会有些随意。比如大一开的课程讲过的内容在大二可能会有重复。200人的督导团除了听课,还要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监控和指导。督导团里有一些退休的老教授去听青年教师讲他们曾经讲授过的课程,就能提出一些宝贵的意见。


第三是课堂教学。老师要按照教学大纲、教学方案,对讲授内容有清晰的把握,不能太随意,也不能照本宣科。课程如何监控,就要靠教学督导。以前中大的督导只有几十个人,没办法全范围地了解。现在学校准备组建一个200人的督导团,就是要让所有的课程都纳入到监控的范围。


而督导团可能还不够,监控设备就起到辅助作用。录像可以作为教学资料保留。有的老师可能在申报某些项目要用到,录像就是备查资料。老师对学生的评教结果不满意,我们可以通过录像资料再次评估。监控摄像头采用全自动管理的办法,非上课时段不会开启,对学生不会有特写镜头。至于隐私,录像资料是严密保存的。教师需要录像资料的话需要填表申请,没有严格的调阅程序谁都不能查看。



(南校园逸夫楼教室内的摄像头)


三、关于中大教育改革的整体思路


问:自去年开始,中大开展了一系列院系调整,其思路之一是:调整一级学科的布局,每个学院重点支撑一个一级学科发展。但在新的校园规划中,珠海、深圳、南校三个校区都将设立一些基础学科,如文科的中文、历史、哲学,理科的数学、物理、化学,这与整合一级学科的思路似乎相矛盾?

 

答:据罗俊校长在2016年秋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改革创新是中山大学一流大学建设的必由之路》),珠海校区和深圳校区以后要和广州校区形成三足鼎立的形式,共同支撑整个中大,而不是一直作为广州校区学科的补充。中大的三个校区不会独立管理,但是学校希望做到:单独看每个校区,都能有一个完整的高水平大学的模样。一个高水平大学的标志就是有高水平学科,而发展高水平学科,基础学科一定不能落下。所以要想把中山大学办成一所三足鼎立的顶尖的综合型大学,各个校区一定要有基础学科。

 

问:中大的规划很宏伟,也很远大。随着若干年后领导班子的换届,政策的连续性有没有可能会出现问题?

 

答:很欣慰同学们从这个层面考虑,那真的是希望中大能办好。方向性的规划,是在整个学校的领导层面经过充分的讨论后提出的,是大家的共识,绝不是拍一拍脑袋下的决定。从新时代中国教育的大趋势来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所以)整体上深化本科教育改革、提高教学水平的规划不会改变。学校的规划是长期。2012年,中大就提出了建设成为“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2015年开始,学校从人事制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综合治理等方面具体实行整改措施。中大发展的大方向不会变,就是谋求进入国内一流方阵、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在此基础之上,再在不同阶段对某些细节做出调整。





微信编辑:木格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