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

【商学院】一个公司有没有未来,看它的老员工就知道了

2020-11-02 03:17:50


编者按

了解一个企业的最好方法,就是了解在这个企业里沉淀下来的人。首先是老板,企业的所有闪光点和劣根性都能在他身上找到根源。其次是老员工,他们对组织有着惯性依赖,一个优秀的企业和一个濒临末路的企业,老员工的差距不是一点点。

来源 / 企业管理杂志


当急功近利的时代全面到来,换工作成为家常便饭的时候,那些在企业里沉淀下来的人,便成了最能代表企业文化特征的活标本。


读懂这些人,对这个企业也就了解得差不多了。


那个最能在企业里待下来的人,通常是老板,他一般不跳槽,除非被二把手干掉。一者,在劳动力市场上,一般的企业是不招老板的。二者,做惯了一把手的人,一旦不做一把手会觉得很别扭。三者,让别人当老大,不放心。


由于某些企业老板过大的权力和无与伦比的自信,他们逐渐成了企业的灵魂,企业所有的闪光点和劣根性都能在老板身上找到根源。


他们的喜好成了企业物理环境的布局,他们的行事风格成了企业的行为作风,他们的奇思妙想成了企业奉行的理念。他要是喜欢某个省份或区域的人,这个地方的人便会在不经意间占据企业的半壁江山。


最重要的,那些与他彼此相适应的人,成了最能代表企业特征的老员工。


如果这是一个优秀的公司,那么良币驱逐了劣币;如果这是个状况不佳的企业,那么劣币驱逐了良币;如果这是个“中不溜”的企业,那么良币和劣币都被驱逐了,剩下一批“中不溜”的人。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那些沉淀下来的人,最充分的代表着这个企业的风格、能力和水平。


01 在一个成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里

能沉淀下来的肯定是劳动模范


他们热爱工作,精力充沛,踏实肯干,服从命令,无怨无悔。该做的事情他们一定会做到位,不该做的事情,他们想都不会去想。


他们不喜欢新鲜的事物,喜欢怀念过去的老传统。


他们害怕变化,只要按着老办法来,累死也没关系。他们从来不在该下班的点下班,在节假日里,工作的时间也会比休息的时间长。他们天生就是精力旺盛的人,再苦再累,睡一觉就恢复了。早上醒来,他们又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了工作中去。


他们对企业往往有比较深的感情,认为企业培养了他们,给了他们难得的机会,对企业感恩戴德,却不知,企业最应该感谢的是他们。


02 在一个成功的知识密集型组织里

能沉淀下来的肯定是爱学习爱思考的人


他们有着过人的天分,且求知若渴。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发现了一本专业经典,而且有充裕的时间一口气读完。


他们都希望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支配,不太愿意被太多的制度和规则约束。他们都有着各自的研究方向,不管这个是组织指定的,还是个人偏好。


他们不管在哪里见到同事都会探讨、分享最前沿的知识,或者把自己最新的心得写成文章发表。他们不管在干什么,也都不会停止对自己专业的关注和思考;不管看到什么,也都能把自己研究的方向与之类比。


他们是理想大于现实的人,通常不会为了一点点的金钱利益而离开组织,但如果另一个组织能给其更高的声誉,这种诱惑通常是难以抵挡的。


03 在一个成功的营销型企业里

能沉淀下来的人都反应灵敏、热情开朗、善于交际、乐观坚强


他们无法像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劳模那样沉下心来日复一日的工作,也不会像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精英那样静下心去研究一些高深的理论,但他们却有着百折不挠的韧劲,不会轻易被挫折击倒。


即便营销成功的机会很小,也会不厌其烦地争取。即便付出很大的努力却没有签成某个单子,也不会像常人那般沮丧。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口号——为了梦想而拼搏。


他们中的有些人会喜欢成功学或者关注商界名流,总幻想着某一天能做成一个天大的单子,然后开始自己不平凡的职业之旅。


他们最擅长的是与人打交道,懂得察言观色,在陌生人面前也不会有任何拘谨,也会让陌生人觉得特别轻松。即便恨透了一个人,在拿下单子前,也丝毫不会被对方察觉。他们总是相信自己的产品是最好的或者至少性价比是最高的,只要有一点点的亮点,他们都会尽可能地放大。


为了达成营销目标,不管说出多么违心的话,他们都能理直气壮,这绝对是天赋。


在成功的企业里沉淀下来的人,都有着这个企业最需要的活力,他们的品质是企业最需要的品质。


在濒临末路的企业里沉淀下来的人,他们的品质与企业的需求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错位。


04 在一个濒临末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里

沉淀下来的人通常是爱思考、爱算计的人


他们掌握着一些企业资源,而不愿付出过多的劳动,生怕吃了亏。他们总是花很多时间在盘算谁干活少而拿钱多了,哪天加班了忘了给工钱。


他们像人力资源的专家一样,对劳动的强度、效率和产出都有着深入的研究,对收入上的一点点不平衡都会算得清清楚楚。他们还会带头破坏劳动纪律,认为那些条条框框太死板,起不到任何作用。


05 在一个濒临末路的知识密集型企业里

沉淀下来的人通常是“劳动模范”


他们热爱工作,踏实肯干,服从命令,无怨无悔。该做的事情他们一定会做到位,不该做的事情,他们想都不会去想。他们没有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也自然没有看书的习惯。


组织给予他们的研发任务是最令人头痛的事情,只会在提交最后期限来临之前匆匆查找、复制粘贴、凑够篇幅、应付了事。


他们热衷于保密事业,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他们有一点新东西就好像是有了核心竞争力,或者自以为这些东西捂着捂着就能捂出新成果。


他们有着统一的思想,对组织的知识系统和套路非常了解,却丝毫没有自己的视角、观点和不同意见。


他们深切知道领导的思路,却不明白客户要的是什么。


他们看到企业的危机也只会抱有侥幸的心理,他们明白,要是出去找工作,肯定拿不到如今的待遇。


06 在一个濒临末路的营销密集型企业里

应该不会有沉淀下来的人

他们都是识时务者,都是俊杰


还有最后一个怪胎,就是在没有竞争、没有压力的企业里,大部分的人都能沉淀下来,他们从来都不会有离开企业的念头。


他们重视表面工作,耽误了正事也没有关系,“表面工作就是最大的正事”。


他们喜欢结交权贵,且嗅觉灵敏,能迅速在人群中发现对自己仕途有利的人,并快速地与其形成良好关系。对于普通人,他们用得上的时候就跟亲人一样,用不上的时候,即便在他面前摔得头破血流,也根本看不见。



延伸阅读:好公司都在培养员工,让他们牛到可以离开!


世 界 上 有 两 种 公 司


一种希望永远没有员工离职,害怕员工锋芒毕露,更害怕他们被竞争对手挖角。


另一种敢于大力培养员工,让他们牛到足以离开,当然,这类公司还有一条准则,就是“对员工好,好到让他们想要留下来。”




为什么好公司都敢于培养员工?


优秀的公司一般都更愿意培养、提拔内部员工,而不是想要什么样的人,就直接从人才市场招什么样的人。

 

一来,内部员工更值得信赖

公司对内部员工大多知根知底,摸透了脾气秉性,经过一定时间的考核,认可了他们的人品,可信赖度明显超过新人,可降低公司风险。




二来,内部员工更值得托付

内部员工熟悉公司业务,与公司企业文化匹配度更高,他们也更认可公司,忠诚度明显高于新人,比起空降兵,优秀公司更愿意将核心业务交给提拔上来的内部员工去做。

 

所以说,员工如果是一个好苗子,优秀的公司和老板就会不遗余力地浇灌他,希望他茁壮成长。


那担心员工翅膀硬了就走吗?答案是:当然。事实上,对这种翅膀能长硬的人才,每个公司都是又爱又恨。



小李,大型公司员工,月薪1万。2年前,他刚毕业就来到这家公司。老板对他有知遇之恩,当年,从他提交的一个非常不成熟的策划案,看出了他的潜力,破格将零经验的他录用了。如今,小李经过历练,已经成长为一个能力极强的决策者,并带领公司团队抢占市场,却在不久前提交了辞职申请书。


老板看到后,沉默了良久,说:“你先回去,我想想。”随后,就让HR为他安排了离职事宜。


从离职到彻底离开,小李和老板一句话都未曾说过,两个人都默契地保持着沉默。


而同事这边,却展开了火热的讨论,有人说,小李被对手公司挖走了,见利忘义。还有人说,小李可能与老板意见不合,所以就走了。说法不一。


对于这些议论,老板却说:“公司成立两年多了,来了很多人,也走了很多。他只是其中一个,可能,咱们这里对于两年前的他来说,确实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但如今,他手里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为什么非要留他?如果,咱们公司的员工入职之后,一年、两年后,都发现自己很难再找到其他工作,简历也不漂亮,工作经历也难以启齿,感觉自己毫无市场竞争力,不得不在这里混下去,那才是最可怕的事情。如果离职员工靠自己的实力跳到更好的地方,那不正说明咱们公司是优秀的吗?”


老板说完这些后,其他员工也就停止了对小李的八卦和议论。


如果一个员工强大到他离开公司就会垮掉,那么很简单,他不应该只做员工了,他应该有股权,有更多话语权,这是他通过努力后的自我赋权。


对员工好,好到让他们想要留下来


一个员工如果强大到可以离开,而你因为害怕他离开留一手,就是胜之不武。与其害怕员工成长,不如学着怎么对员工好,好到让他们想要留下来。




在双创的大背景下,员工如果足够强大,其实选择的机会更多。当然,公司留住员工的方式也在增多,期权、股权等工具日渐成熟。现在公司里重要的矛盾就是,“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与公司供给之间的矛盾。”一个好公司,要满足员工的马斯诺需求,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才能真正留住员工。


优秀的企业都在培养员工,让他们牛到足以离开。同时又对他们好,好到让他们想要留下来。


千万不要在管理员工、索要绩效的时候,大谈西方契约精神;而在发工资、谋福利的问题上,又一本正经地讲“不要太在意现在赚多少!”。




本文来源: 企业管理杂志,延伸阅读部分来源:HR范, 由《智能制造》公号整理分享大家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