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

评课 李华平 薛法根:阅读教学中怎样学习“语用”?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录评

2022-03-20 04:10:49



阅读教学中怎样学习“语用”?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录评


李华平/执教    薛法根/点评


一、理解词语,复述课文

1.朗读课文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这篇课文, 同学们之前都已经预习过了吧?

生: 预习过了。

师:好,那你给大家说一下,你是怎么预习的?

生:先朗读3遍,然后再查阅资料。

师:读3遍,查阅资料。你查阅了什么?

生:范仲淹是什么人?

生: 标出自然段, 查出不认识的字词。

师:我们班同学习惯非常好,先读几遍,然后查阅资料,标自然段,查出不认识的字词,看来大家平时的学习很认真。 今天我就检查一下大家认真的程度,怎么样?既然大家读了几遍,那我们一起读第一段,看读得怎么样?  “范仲淹”,起——

生:(齐读)

师:读得非常好。我们再把最后一段读一下,“范仲淹从政以后”,起——

生:(齐读)

师:嗯,非常好。我想找个同学把后面的这个诗句给读一读。

生:(读)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较平淡)

师: 请有感情地再读一遍。


生:(有感情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师:非常好,大家把掌声送给他。我们大家在朗读的时候, 一定要把感情给读出来。

2.理解词语

师:好,我们把文章的首尾读了,  中间呢?我们暂时不读了。 我来看看大家对文中的字词掌握得怎么样?  (出示课件)

生:(读)“只身远赴”。

师:怎么解释呢?什么意思呢?

生: 应该是一个人去很远的地方。

师: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只身”应该是一个人的意思。

师:嗯,那“远赴”呢?

生: 就是去很远的地方赴约。

师:去很远的地方赴约。那什么叫“赴约”呢?

生: 就是去做一件事情。

师:那什么叫“约”呢?(生摇头)有人与他约好,一块儿去某个地方, 这叫赴约。 大家看看课文里面,范仲淹是去与别人赴约吗?

生:不是。

师:他是去干什么?

生:求学。

师:嗯,求学,对了。那你把它联系起来,“只身远赴” 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生: “只身远赴”在文中是一个人到远处去求学。

师:范仲淹一个人到哪儿去求学?

生:到应天府书院。

师:嗯,到应天府书院。他是从哪里到哪里呢?(生答不出, 师笑)到哪里知道, 从哪里来不知道,对不对?  (生点头坐下)大家注意: 范仲淹是从苏州到河南商丘求学。我查了一下,从苏州到商丘有680公里, 所以说他是“远赴”。 几个人一块儿去的?

生:一个人。

师:嗯,这就是“只身远赴”。非常好,我们要善于从上下文中去理解词语的意思。 大家看第二个词,(出示课件)首先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划( huá)粥割齑。

师:割什么呢?

生: jī。

师: 嗯,很好,读“jī”。注意,不读“huá”,读“huà”。四声,不是二声。什么意思呢?  (生纷纷举手,师走向一生)好, 这位同学。

生:意思是每天只煮一锅米粥,等粥凝冻之后再划成四块, 早晚各食两块, 并把咸菜切成碎末一起食用。

师: 哦,你是用文中的话来解释这个词语。我们同学的习惯非常好,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生鼓掌 )要善于用上下文的词句来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非常好,大家一起把这个句子读一读,但是刚才这位同学有个字读错了, 是哪个字?

生:(小声地) yí冻。

师: 他读的是什么? yí冻,那不是 yí冻,是什么?

生:(纷纷) níng冻。

师:非常好,大家一起读读,“每天只煮一锅米粥”,起——

生: (齐读)每天只煮一锅米粥, 等粥凝冻之后再划成四块, 早晚各食两块, 并把咸菜切成碎末一起食用。

师:(纠正)注意“划”是四声。再看,这个词语( PPT展示: 粗茶淡饭),“粗茶淡饭”是什么意思?(生快速举手)这么快就举手?

生:是粗糙简单的饭食。

师:粗糙简单的饭食。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 (翻看课文)就从那个句子里面知道的。

师:是哪个句子,你把它读出来。

生: (读原文)“我已经习惯食用粗茶淡饭”。

师:哦,习惯食用粗茶淡饭是这个意思。

生:前文说范仲淹拒绝了美味佳肴,后面写他说“已经习惯食用粗茶淡饭”, 就说明粗茶淡饭是与美味佳肴相反的东西, 也就是不好吃的食物。

师:这位同学非常好,善于从我们刚才学的句子来理解这个词语。“粗茶淡饭”是指饮食很差、味道不好。我们继续看这个词。( PPT展示:殿试)

生:殿试是古代书生考状元的一种考试。

生:“殿试”是以前最高级别的文科考试, 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查到的。

师: 那么在文中有没有这样的词句来说明这个词语的意思呢?

生:(读原文)“第二年,他取得了殿试的资格,到宫廷朝见皇帝,并参加了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

师: 那就明白了, “殿试”是什么意思?

生: 是指由皇帝主持的考试。

师:非常好。请同学们注明: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在我们的文中,在后文有解释。我们今天又学到一招,今后我们理解词语意思,可以到哪里去找到?

生:文中。

师:到文中去找,不一定查词典,从上下文中就可以知道。非常好。

3.复述课文

师: 下面请同学们用上这几个词语( PPT展示:只身远赴、划粥割齑、粗茶淡饭、殿试),复述一下这个课文的内容。 讲一讲这个课文讲了什么内容,但要用上这几个词语来讲。想好请举手。

师: 同桌两个先讲一下。

生:范仲淹从小十分好学,所以他只身远赴去应天府求职。他每天划粥割齑,只能吃粗茶淡饭,终于到皇帝那里去殿试,最后成为了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师:说的非常好,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二、概括故事,理解内容

师: 我们接着来看课文。标题是“范仲淹的故事”,请同学们看,讲了几个故事,分别写了他什么样的故事,请在旁边用四五个字概括一下,什么故事?

师:做好批注, 圈、点、勾、画、批注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常规武器。

师:写好了就同桌相互交流一下,看你们是否写得一样。

(师巡视到一个同学身边, 提醒: 用四五个字来概括)

生:第二段是写“范仲淹应天府求学”,第三段写的是“范仲淹废寝忘食”, 第四段写的是“范仲淹习惯吃粗茶淡饭”, 第五段是写“范仲淹在宫廷里殿试”。

师:这几个方面,有没有不同的表述?

生:第五段是“范仲淹闭门不出,埋头苦读”。

师: 闭门不出,埋头苦读。你跟他的有什么区别?

生:第五段主要讲的应该是真宗皇帝路过应天府,其他人都去看真宗皇帝了,可是范仲淹跟他们完全不一样,范仲淹是闭门不出,像往常一样,埋头苦读。

师:重心在这里,非常好。请同学们在这一页(课文)的下面注明: 我们在概括内容的时候要抓主要的。就像刚才的这位同学, 你们看, 这段既写了范仲淹参加殿试,也写了范仲淹闭门不出、埋头苦读,重心应该是在闭门不出。 我看看, 这一段归纳到闭门不出的请举手。

师:其他地方还有没有不一样?(一生举手)哦,你还有不一样,请说。

生:我认为还有一个故事,第六段写了范仲淹的伟大志向。

师: 那是不是范仲淹的故事呢?

生:不是。

师:注意,这一段不是写范仲淹的故事,故事一定要有事,这里没有事,只是说他的志向,并没有写范仲淹的故事。

师: 同学们看一看还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一生举手)好, 你说说。

生: 我认为第一段是介绍他的千古名句。

师:第一段是介绍他的千古名句,我没意见,那这是不是写他的故事呢?

生:不是。

师:对了,也不是写他的故事,那么,写他故事的是哪些段落?

生: 第2~5段。

师:对了,第2~5段是写范仲淹的故事,写了几个故事呢?

生: 四个故事。

师:  四个故事,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第一个故事,是写他只身远赴。

师:第一个故事刚刚同学们已经理解到了,那么第二个故事呢?用文中原有的词语来说,是哪个呢?

生:划粥割齑。

师:对了,划粥割齑。第三个故事写了什么呢?

生: 写他发奋学习。

师: (微笑着)整篇文章都是写发奋学习的, 那这一段具体是写什么呢?

生:写他吃粗茶淡饭。

师:这里要注意前面发生了一个故事:别人给他送来了美味佳肴,他怎么样?有没有同学再来概括一下, 这段写了范仲淹的什么故事?

师:没有,那我来给同学们说一下。美味佳肴,其实说的美味也是佳肴,佳肴也是美味,他放弃了吃,其实我们可以概括一下: 弃食佳肴,或者是弃食美味,就是放弃了吃美味佳肴的意思, 请同学们在旁边注明。

师: 第四个故事写的是闭门不出, 刚才已经说了。 大家看, 故事我们已经明白了, 写了这么几个故事。


三、填充标题,把握主旨

1.各抒己见

师:那么,你所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范仲淹呢?请同学们在标题上加上一个词语:什么样的范仲淹。

师:好, 同桌交流一下,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范仲淹?请大家注意,尽量用一个词或者两个词概括。

生:勤奋好学、刻苦学习的范仲淹。

生: 热爱学习的范仲淹。

生:刻苦钻研,废寝忘食的范仲淹。

生: 志向伟大的范仲淹。

师:大家注意,这就有分歧了,有的同学说刻苦学习,发奋苦读;有的同学说志向远大。你们觉得哪个说法更好一些? 同桌交流一下。

师:我看一下大家的意见,赞成是刻苦学习的范仲淹的请举手。 (近乎一半的同学举手)

师:认为是志向伟大的范仲淹的请举手。(同样近乎一半的同学举手 )

2. 辨析比较

师:看来双方举手的人数不相上下,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但是,哪个更好呢?哪位同学来说一下理由?

生: 我觉得应该是志向伟大最好, 因为志向伟大可以概括前面的所有词语。

师:为什么就能概括前面的所有词语呢?刻苦学习和志向伟大有这样的关系吗?

(生支吾, 另一同学举手)

生: 因为,他之前的刻苦学习都是为了后面的志向,为了当好宰相为国为民。想要当宰相就必须去殿试, 想要殿试就必须刻苦学习。

师: (赞许表情)哦, 原来明白了, 他之所以这么刻苦学习, 是因为他志向伟大, 同学们找到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好。请同学们在标题前面注明:志向伟大的范仲淹。(生作批注)

师:我在想,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我也志向伟大啊,我想要解放全世界,但是我今天一个志向,明天一个志向, 后天又一个志向, 又能不能做到像范仲淹一样呢?  (生答不能,近一半学生举手)

师:你想到了什么?

生: 他是坚持不懈地完成这个志向。

师: 哦,坚持不懈地完成这个志向,说明他志向不仅伟大,而且坚持。概括一下:志向坚定,请同学们在伟大前面批注一下:坚定。

(生做笔记, 师表扬同学们发言)

师: 那我刚才说的那个意思在文中有所体现吗?

生:在第四段,他拒绝了朋友给他的美味佳肴,美味佳肴可能会动摇他坚定决心。

师:这位同学很善于动脑筋,朋友送给他美味

佳肴, 他不吃, 是怕朋友的美味佳肴动摇了自己的决心,非常好,还有没有呢?

生:我觉得第五段也可以说明。第五段说:公元1014年,真宗皇帝路过应天府,全城的人都去看他,而只有范仲淹闭门不出,他怕耽误一点时间而导致没有学习到知识。

师:说得多好。真宗皇帝来到了这里,大家没见过呢,大家都争先恐后去看,结果他呢?

生: (纷纷地)闭门不出。

师: 闭门不出。 他的目标不是要看这个皇帝,他是要做事情的,胸有大志的人能意志坚定。非常好,同学们非常善于读书。


四、研究故事,解读构思


1.顺序: 可否换一换

师: 我们再回过头来思考一下: 这志向伟大、坚定的范仲淹, 作者写了他的四个故事。 现在我们思考一下: 这四个故事的顺序可不可以换一下?

师:我们来给它交换一下顺序,给它打乱一下,重新来排一排可不可以呢?  (生举手)

生:不可以。因为他要先远赴求学,才能有后面的其他故事。

师:他要先远赴求学,后面的故事才有可能发生。第一个故事的位置定下来了,是不是?那后面的几个故事可以交换顺序吗?

生:可以。

师:她说第一个不可交换,后面的可以交换。你觉得呢?

生:我觉得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也就是第三段和第四段可以交换位置。

师: 第三段和第四段可以换是不是?

生:对。

师:也就是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可以换,为什么?

生:第二段和第三段事情都是写他生活很艰苦,他吃粗茶淡饭。

师:哦,他认为第二件和第三件事情可以交换,有没有不同意这个意见的?

生:首先,我们来看一看第四段——

师:你看他回答问题的方式: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像作报告一样。请继续。

生: 第四段中范仲淹的饮食非常差, 但是如果和第三段交换位置的话, 那第三段的内容就与第四段重复了, 第三段中的“划粥割齑”就和第四段中的粗茶淡饭一样了, 就重复了。

师:他的意思是这两个是不能交换的,如果交换的话那第二件事情中的“划粥割齑”就没必要说了,都已经说了它的“粗茶淡饭”了,你同意他的意见不?

生:不同意。我认为他刚刚说了“老兄误解了,我不是不想吃而是不敢吃, 我已经习惯食用粗茶淡饭……”这里的习惯食用粗茶淡饭,可以交换到后面。

师:可以,好。那我们再来看,这四个故事,第二个、第三个我们刚才分析了,有的认为可以交换,有的认为不可以交换。 那第四个故事可以把它放到前面来吗?

生: (异口同声)不能。

师: 怎么都不能了呢?(面向一学生)那你说说为什么不能?

生: 如果一开始就说了他的志向坚定, 那就不用说他的学习有多艰苦了。

师: 如果一开始就说他有这么大的志向, 见了皇帝也不看,那么前面那些故事就没必要写了。说得多好,还有谁补充一下?

生:第五段写的是范仲淹参加殿试,这在古代,就是由乡试到殿试, 而殿试考进了, 他就不一定要吃粗茶淡饭了, 所以我认为第五段是连接第六段和

第七段的, 所以不能交换。

师:你看,这位同学回答问题非常有意思。既对刚才这位同学的意思进行肯定,  同时又提出新的——这一个故事还连接了后边两个段落的意思。非常好。

2.数量: 可否减一减

师:那大家再看一个问题。既然这四个故事的顺序不能交换, 那我们能不能够给它减掉一个故事呢?思考一下,可不可以减掉一个故事?

生:  不可以。如果减掉一个故事, 那就……就……

师: 没关系, 慢慢想(请学生坐下)……

生:减掉一个故事的话,整个故事就会很空洞。

师:减掉一个故事就很空洞,意思就是这四个故事是不能动的!是不是?减掉一个故事就空洞!是吗?我觉得其他故事也很丰富呢! 怎么会空洞呢?

生:如果减掉一个故事,就没有下面一个故事的原因。

师: 哦!减掉一个故事就没有下面一个故事的原因!那我把最后那个故事减掉,那么前面的故事原因还是存在的,可以吗?好,你来说。

生:如果减掉最后一个故事的话,那就不知道他最后那么刻苦会去哪里。

师: 减掉最后一个就不知道他最后会到哪儿去,结果是怎么样的。 这么刻苦学习, 这么志向远大,结果怎么样。最后一个故事不能减掉,那前面的那三个故事减掉行不行呢?(生举手)

生:我认为每个故事都不能减掉。因为每个故事都是有作用的, 都突出了范仲淹志向坚定、伟大。

3. 数量:能否加一加

师: 每一个故事都突出了他的志向坚定、伟大。我们同学怎么这么能干!好吧,既然减不能减,那现在我再给它增加一个故事,又行不行呢?

生:加一个故事也不行。

师:加一个故事也不行,有这么回事儿?

生: 因为这七个段里面,每一个段都起到了过渡的作用。 然后每一个段都连接到下一个段。

师: 你的意思是段落与段落之间衔接非常紧密。这是从语言表达这个方面来说的。从内容来说,我认为我再加一个故事也表现了他的志向伟大、 志向坚定。大家想想,是不是范仲淹志向伟大、志向坚定只发生了这几件事情?

生: (齐)不是。

师:对了,那我加一个故事也完全可以呀。

生:我觉得可以加。

师:对,你觉得可以加,那加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生: 如果中间那两段和周围那两段的前因后果符合, 还是可以加的。

师:你说的是原则,只要前后衔接可以,前因后果符合就可以加。至于加什么故事,暂时还没有想好。 那有没有同学愿意来加一个故事?

生:请大家看到第三段的倒数第二句,“他发愤苦读, 每天差不多都是凌晨鸡鸣即起, 攻读诗书,直到夜半才和衣而眠。” 我们可以加一个他半夜怎样学,怎样没有睡觉,却在学习的故事。

师:你的这一个故事加在那一个故事之后,是对那一个故事的补充、扩展、丰富。加一个故事写他志向伟大、坚定,你看,别人给他送来美食,他不要,这就是志向坚定,那还有没有其他事情表明他志向伟大、坚定呢?

生:可以在第五段后面加一个故事。他参加了殿试之后, 帮助皇帝提出了哪些政策。

师: 哦,加他提出的政策,这有没有表现他的志向坚定呢?  (回答的学生思考片刻后,摇头。)你看,别人送来美食,他不要,这是志向坚定。你看,应该加一个什么故事表现他志向坚定?

生:请看第五段,写了他取得了殿试资格的事情。我可以在前面加一个他每天都废寝忘食地学习。

师:这还是写他刻苦学习,没有体现他的志向坚定。这个问题有难度了。你看,他读书这么刻苦、认真,有美食,他拒绝了。皇帝来了,这么好奇、好玩的事情,他拒绝了。那他还拒绝过其他事情吗?

(大家沉思片刻, 一个同学举手)

生:请大家看到第四段。有一次,朋友来看他,发现他的饮食十分差,就给了他几两银子,让他改善一下生活。

师:这是文中有的,不需要加了。那还有没有另外的事情可以加进去?

生:加在第五段后面。他当上宰相之后,受到他人贿赂, 但他都拒绝了。

师:你这个故事加得好,拒绝贿赂表现了他志向远大。 请同学们在第五段旁边把这个故事加上。因为他志向远大,所以拒绝了贿赂。那还有没有拒绝了其他的事情呢?

生:我觉得在第三段后面可以加一个故事。这里写了他废寝忘食,很晚才睡觉,这就可以加一个他朋友提醒他早点睡觉, 但他拒绝了。

师:这还是体现了他刻苦学习的事情。我们要加表现他志向远大的事情。

师: 刚才有同学加了一个拒绝贿赂的事情,现在反过来思考,那作者为什么不写一个拒绝贿赂的事情呢,而只写了这四个故事呢?你觉得加拒绝贿赂的故事,好还是不好呢?

生: 不加比较好。 因为文章的写作有详有略,若全都是详写的话, 就没有必要了。

师:(追问)有详有略,这个被略去了。那我们就提一句, 只说范仲淹有一次拒绝了别人的贿赂,这样可不可以呢?

生:不行。

师: (追问)为什么不行?

生:如果要加的话,就需要稍微详写一点。

师:哦,需要写详细一点。刚才同学们都很能干,回答得很好。 故事也最好不加。


五、课时小结, 回顾巩固


师: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通过这几个故事的辨析,练习了什么?首先是写了几个故事。

生: (齐)四个故事。

师: 然后我们思考的是, 这四个故事的顺序能否交换?接着,思考了能不能减去一个故事。然后我们又思考了什么?

生: (齐)能不能加一个故事?

师:作者写范仲淹志向伟大,志向坚定,是通过故事来写的。 我们就思考写了几个故事, 这几个故事能不能换顺序,这几个故事能不能减一个,这几个故事能不能加一个。大家觉得,我们这番思考,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帮助呢?

(同学们思考之后,陆续举手)

生: 我学会了用事例来突出中心。

生:要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例。

生:事例与事例之间要流畅的连接。

生:还要有详有略。

师: (追问)今天对这几个故事的研究, 我们说到详略了吗?

生: (思考片刻)没有。

师: 她把其他课的学习成果也用在这堂课上了。我们能不能再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东西?

生: 用一个词语概括一段话的主要内容。

生:概括内容要抓住主要的方面。

生: 怎样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

师:抓中心思想,我们刚才抓了志向坚定、伟大的中心思想。还有吗?

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师: 我们不仅学到了怎么写文章, 还学到了怎么理解词语,还有吗?

生:写作文时,材料是有顺序的。

生: 增加事例和减少事例是要经过思考的。

师: 我们上课学的东西要变成自己的东西, 需要课下再下一番苦功夫,特别是要再反复读这篇文章, 将作者写作的诀窍用到我们平时的写作中。 以后,我们写作文的时候,就要知道写人要用什么样的事例来写,写几件事,哪件事在前,哪件事在后,多写一件还是少写一件, 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点评


好课不华丽教学有正道

薛法根


一、课文只是个例子


李老师的语文课,教的不是“课文”,而是“语文”。检查朗读、理解词义、用词复述、概括故事、把握主旨、解读构思,这些教学活动不是指向课文的思想内容,而是指向学生的语文能力——朗读能力、解读能力、复述能力、概括能力、写作能力等。课文是一个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载体和媒介,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是个例子”, 不是语文教学的本体性“内容”。那些在课文思想内容上纠缠不清或者过度解读的教学, 或多或少地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正道, 滑向了内容所指的课程方向上去了, 甚至干脆异化为其他的什么课。

当然,作为例子,并非就要回避课文的思想内容,而是要凭借课文的思想内容, 着力于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 王晓春先生有过一个生动的比喻: 两个人在谈论生意,经济学关注谈什么生意,而语文学关注怎么谈生意。“怎么谈”必然涉及“谈什么”,但不止于此,而要再往前走一步,探讨“谈的方法与技巧”,即语言表达的艺术。因此,我非常赞同阅读教学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的观点。 既能“进入”课文的思想内容深处, 触摸到作者的思想脉络与情感脉搏, 获得精神的成长和情感的陶冶, 又能“跳出”课文的具体内容,反观作者的遣词造句与谋篇布局,获得语言的积累和表达的秘诀。出入自由,表明你对课文已经读得通透;读得通透,表明你对语文已经有所领悟。李老师深得“课文”与“语文”的分分合合, 领着学生在《范仲淹的故事》里走了几个来回,最后一个“解读构思”便是领着学生“出来”“看一看课文:  四个故事能不能换一下顺序?能不能减掉一个?能不能增加一个?”“换一换、减一减、加一加”,重要的不在于结论,而在于通过这样的“解构”,还原写作的构思: 中心与选材、顺序与结构。

读写的方法与规律, 往往隐藏在“课文”里面,需要语文教师从中发现并提炼出来。因此,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师的必备功课, 练就一双透彻文本的“火眼金睛”是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 《范仲淹的故事》一文,就其课文内容而言,一读就懂,并非难事;难的是如何通过四个故事写一个人的构思技巧与表达艺术。而这,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得见”的。“换一换、减一减、加一加”,李老师所假设的三个问题,其实都是“无疑而问”。正是在无疑的地方,李老师“看见了”作者写作构思的秘密, 才会在课堂上“明知故问”, 以期引发学生对课文写作思路和选材要诀的思索。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就是“设计”有价值的问题, 而不是将课文内容“翻制”成一个个无须深入思考的问答题, 如“范仲淹几岁的时候丧父?家境如何?为何要刻苦读书?哪一句话成为千古名句?”

简而言之,课文是个例子,关键是要用好这个例子,发挥这个例子的最大教学功能,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如此,语文教学才能实现华丽的转身。


二、学习要的是过程


李老师的语文课,不求热闹,也不刻意精彩,而是扎扎实实地让学生经历一个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我们从实录的师生对话中,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过程线, 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学生获得了语文经验的生长。 比如理解词语的意思,李老师并不满足于学生对词语字面上的理解, 因为字面的一般意思可以通过查阅字典、 词典就可以获得,这是查阅资料的能力,而非真正的理解力。于是,李老师将学生引入课文语境, 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句中,联系上下文揣摩词语的具体所指。一个学生误将“粗茶淡饭”理解为“味道很淡的食品”,李老师机智地反问“难道我们要吃味道很重的食品? ”于是,学生的思考就转向了, 终于懂得了“饭菜简单粗糙”的基本意思。如果我们仅仅让学生查一下词典,读一下词典上的解释,然后记住了,学生就缺少了一个思考的过程,理解力就简化成了记忆力。语文教学最易犯的错误, 就是将理解力的培养偷换成了记忆力的训练。

众所周知, 真实的学习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 而是曲折复杂的, 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差错。这些差错正是珍贵的教学资源, 也是教学的极好契机,教在学的起点上,更要教在学的困惑处。 比如学生在辨析“第三与第四自然段的两个故事可不可以换顺序”的问题上, 出现了两个不同的声音。 一个是可以换,理由是都是讲“刻苦学习”的,一个是不能换,理由是“避免重复”。其实,两个理由都没有说到点子上,需要进一步的思考。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引导学生重读课文语段, 细察每一个语段的内容异同, 辨析两者的逻辑关系。 第三段的故事其实讲的不仅仅是“划粥割齑”, 还有“发愤苦读”,文中用了一个“然而”表明意思的“转折”;第四段的故事其实讲的只是“甘于清苦”, 是对第三段第一个意思的具体补充。 由此可以判断两个段落是“一般与特殊”“普遍与个别”“概述”与“特例”的关系。这样的辨析过程,锻炼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概括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以及段落结构的辨识力。

李老师的课堂实录中, 呈现最多的不是教师的总结和答案,而是学生争辩、思索的过程性话语。尽管很多学生的发言尚走在思考的路上, 并未找到最终的答案, 但是这并不能否认讨论思考的过程价值。因为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寻找一个答案,而是为了养成一种思辨的习惯,提高言语思维能力。想到这一点, 你就会明白李老师为何在教学中, 当学生争论不休而无答案的时候, 一直不直接出示自己的思考及最终的答案,而仅仅让学生表决了事。因为要继续探讨, 或许就超越了该年段学生的思维界限。 我有“三个不讲”, 其中一个便是“你讲了学生也不懂的,暂时不讲。”可以确定的是,李老师对争论的问题, 并非不知道准确的答案, 而是根据学生的思考力阈限, 暂时搁置而已。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理智的选择,教学要适可而止,要有“度”的把握。过犹不及,在此处讲得过深,反而让学生陷入似懂非懂的焦虑状态。思考无限,教学有限。


三、教是为了帮助学


李老师的语文课,看起来不是大学教授在上课。课堂上几乎没有教师大段大段的讲解, 反而是学生在七嘴八舌地复述、讨论甚至争辩。就这样一篇有点单薄的课文, 李老师完全可以凭着丰厚的学识旁征博引, 像“百家讲坛”一样, 滔滔不绝地讲一个范仲淹系列故事也不是什么难事。然而,在教学实录中呈现的, 绝不是教师的出彩, 而是学生的言论,甚至是差错。我想, 这正是李华平老师的教学姿态——将语文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陪伴者,而不是替代者。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实践场所,而非教师的展示舞台。说到底, 教学首要的是摆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李老师就像一个大哥哥,始终和学生在商量,而不是用大学教授的权威教导学生。这一点,真的非常可贵。想想我们很多小学教师,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而凭借着教参,让学生俯首听命,正所谓无知者无畏,实在有些汗颜。像李老师那样,知得越多越谦逊,才会将语文课堂让给学生, 倾听来自学生的声音,而后才有适时地点拨和启发。这样的语文课堂,才真正具有人文的关怀,才真正具有温度。人文性不仅在课文里面,而且更多的是在课堂里面。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师的文化修养,是比课文影响更深远的“无字之书”。优秀的语文教师,就是一本最好的语文教材。

我常常说:  好的语文课,教着教着,教师不见了;差的语文课,教着教着,学生不见了。所谓语文教学的“正道”,其实就是回到语文本身, 回到教学常识, 回到学习规律上来。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盛泽实验小学)

本文选自《语文教学通讯·C》2017年2期






            关注“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

         1.扫一扫二维码(本刊公众微信二维码)

         2.搜索微信号“ywjxtxxxk”或公众号“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即可加关注




扫描以下二维码即可进入

语文报社天猫旗舰店”购买本刊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