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

阶级固化,我们,该认命吗?

2021-04-13 04:48:48

本文字数:2932

阅读时间:5分钟

【米乐爸说】


我解析四川新中考、新高考政策变化时(戳:四川新中考、新高考,不再需要孩子死读书!(最全解读)


有家长留言:“这考验的是农村孩子啊!


新中考、新高考将综合素质评价提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音乐、体育、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等特长的考察,的确更利于城里的或者有钱人家的孩子。


在所谓的“阶级固化”的今天,“寒门真的难出贵子”吗?



阶级固化,一个世界级难题



先来看看摇摇欲坠的美国梦吧:


美国有 38 所大学,来自收入最高的 1% 家庭的学生,远多于家庭收入处于社会底端的学生。其中包括「常春藤联盟」中的五大名校:达特茅斯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布朗大学。


研究人员追踪调查了超过三千万美国大学生的个人收入和父母收入后,发现精英大学中的富家子弟要比他们原本想象得还要多。


每4个富家子弟中就有1个读精英大学。而底层美国家庭中,每 1000 人中只有 5 个人能和那些富家子弟成为同学。

近段时间,新西兰漫画家Toby Morris,创作的小漫画“On a Plate”《盘子上》,风靡Facebook和中国微博,讲述的就是“阶级固化”的故事(我截取部分给大家分享)

左边的孩子叫理查德,他父母的工作还不错。右边的孩子叫宝拉,她父母的工作就差一些了;


理查德的房间温暖干燥,他家书柜装满了书,冰箱也装满了食物。宝拉的房间除了人满为患,没什么东西,她的房间潮湿、吵杂,她也总是生病。

理查德的父母为孩子倾心付出,他们总是陪伴孩子,还常常表扬“好孩子”、“很聪明”;宝拉的父母也为孩子倾心付出.......所以,他们要打两份工,他们只有将她独自留在家里看电视。


理查德去了一所好学校,资源丰富,学生优秀,学校的老师也热爱自己的工作。宝拉的学校呢?班级人数太多,资金不足,老师总是很疲倦,疲于应付各种压力。

这样的差异,年复一年

.......

理查德开始相信他值得被别人好好对待,他的成就都是靠自己;宝拉开始裹足不前,学着“掂量自己的分量;


(在理查德的庆功宴上,宝拉和他相遇了。宝拉作为服务生正端着一盘食物分给在场嘉宾。)


此时人们正在好奇地询问理查德:“你的成功秘诀是什么?”


而宝拉切切诺诺地小声说:“不好意思,麻烦让一下。”


理查德拿起一块食物,自信满满地说:“不抱怨,努力工作。我讨厌别人的施舍。从没有人端着盘子递给我什么东西”。此刻他正从宝拉端来的盘子里拿起一块食物。


除了以上案例,印度电影《起跑线》、泰国电影《天才枪手》、韩剧《live》、中国电影《芳华》等等都告诉着我们:摆脱不了的“阶级”。


所以,我们就该认命吗?


BBC跟拍了14个孩子56年,制作出《人生七年》系列纪录片。


14个被选中的孩子来自英国不同阶层,在节目一开始导演就做出预判:每个孩子的社会阶级将决定他们的未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14个孩子中,大多数的人生轨迹,都如同导演所预期地发展。

富家三兄弟从小就得到更多人生引导,他们成年后有的成为电视制作人,有的成为律师,过着上层优渥生活;

中下层的孩子并不懂得教育意义,从小对未来没什么打算,梦想就是少挨打,不挨饿。他们随意地辍学,早早地进入社会,经历辍学、早婚、多子、失业等等底层命运。


14人中只有1个孩子实现了阶级跨越。

他叫Nick,出生在乡村,每天需要走3英里的路去上学,从小缺少社会性互动显得十分害羞。


然而,教育逐渐改变了他。


他从一本关于行星的插图绘本里,感受到科学的美好。


老师也热情鼓励他:“你平时那么爱看书一定很了解飞机的东西”。


这看似不经意的对话,却让Nick感受到信任与鼓励,越发痴迷各式各样的科技书籍,用心专研科学知识。


21岁Nick考入牛津大学就读物理系,后来成为一位充满自信、风度翩翩的的大学教授。

Nick的人生是教育改变的,除了Nick,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这样的案例:


首位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学生演讲的中国学生何江(哈佛生物系博士毕业生)

他出生在湖南长沙宁乡,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父母务农。


但无论白天农活儿干得多累,何江的父亲都会在睡前给两个儿子讲故事。何江的母亲喜欢陪着两个儿子一起学习。因为不识字,母亲总是要求两个儿子把课本里的故事念给自己听,遇到听不懂的地方,还会跟两个儿子讨论。何江和弟弟都喜欢给母亲"上课"。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何江勤奋、开朗且目标远大。


哈佛博士毕业后,何江又赴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何江表示会学成回国效力家乡,并计划在宁乡开公司。(何江的弟弟于电子科技大学硕士毕业,目前在上海工作)


摆脱自身阶级,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案例虽然稀少,但个个振奋人心。


因为我们都知道向上的路注定是艰难的,而向下的大门永远敞开


著名作家连岳曾说:“穷孩子的进化,要多脱一次皮”(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汗水,泪水甚至是血水),但当穷孩子这层皮脱掉后就会重生。


所以不要相信“读书无用论”、“努力无效论”,相信我,这世间够得上努力的人只能算是少数,当孩子对现状不满意,鼓励ta努力,鼓励ta学习。


只有当一个人拥有了知识,ta的视野才会变得开阔,ta才能轻松地走出头顶限制ta的天花板,拥有广阔天空。


家长可以做些什么?



 警惕给孩子传递穷人思维

我认为孩子的发展跟经济条件可能有一定关系,但关系最大的是父母本身的素质和格局。


“穷人”摆脱不了阶级,大部分原因不是因为物质条件限制,而是思维的局限


他们的梦想可能就是娶个媳妇(曾有记者采访一个放羊娃的梦想,就是把羊卖了娶媳妇)


他们不相信自己和自己的孩子能实现大梦想。例如电影《卡推女王》,极具象棋天赋的小女孩菲奥娜问妈妈:“在小城市能闯出大梦想吗?”,她妈妈告诉她:“别想那么多,你会失望”。

与之对比,刚上映的电影《花滑女王》,小女孩娜佳自幼喜欢滑冰,梦想成为花滑冠军。


母亲带她去见了俄罗斯最著名的儿童教练,教练说“娜佳协调性差,腿也不够直,天生不是练花滑的料......”。


妈妈却欣喜地告诉孩子:“因为你太棒了,教练要教那些天赋不够的孩子,所以教练要求我们自己练”。之后便带着女孩开始奔赴梦想的艰辛的训练之路。

以上两部电影均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我们可以思考,如果是我的孩子,我传递给她的是什么思维,“你别想那么多”还是“你可以”。


让孩子多读书,接受教育

去年,一篇《我是范雨素》的文章刷爆朋友圈。

文章作者就是范雨素,育儿嫂,来自湖北襄阳的农村,只有初一的学历,能写出刷爆朋友圈的文章,一是因为不菲的文采,二则是文章中讲到她对女儿的教育。


由于丈夫家暴和酗酒,范雨素带着孩子离开他。没有经济能力让女儿上学,她就先让女儿跟着电视里的字幕,学认字、学看报,学看小说。


当女儿会看小说后,她陆陆续续去旧货市场、废品收购站,给女儿买了一千多斤的书。


她说:“读书可以让孩子自我教育,教育分为四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自我教育和社会教育,我没有能力让孩子接受学校教育,剩下的教育就只有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了。读书可以完成自我教育。”

在那么困难和艰辛的谋生环境下,范雨素还带女儿去西藏旅行。她知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开阔眼界,两者同等重要。


她的女儿今年21岁,已成为年薪10万左右的白领。


陪伴,真的比钱重要

所有的育儿专家都会呼吁大家多陪伴孩子,听久了,就变成了一个不痛不痒的“口号”。


我告诉大家一个案例,看看陪伴的影响:

发展心理学陈教授曾做过一项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因为没有父母陪伴而整体发展滞后,但有一小部分孩子的社会性和学习成绩并未因此产生负面效应。


这小部分孩子是因为什么,即使没有父母“陪伴”也基本不受影响?


研究发现,这些孩子的父母虽然没有陪伴在身边,但“陪伴感”一点没少。父母会经常打电话、寄礼物。家里的老人会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正在努力为这个家庭做贡献。”


当孩子想父母了,他们就直接打电话,或者画画,让爷爷奶奶帮忙寄给父母。而父母收到后就会马上打电话告诉孩子,还会经常写信给孩子。


这个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希望能够给每个家长启示:如果有条件陪伴孩子固然最好,如果被生活所迫,没办法时刻陪伴孩子,让孩子有“陪伴感”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任务,关键是你是否愿意用心。


最后,我想用漫画“On a Plate”《盘子上》下的一条热门评论结尾:


“这幅漫画让人们意识到他们能享受到的机会,是别人无法企及的。这些他人的馈赠时刻提醒着我们成功并不仅仅属于一个人。


每当想到这些,我们就能多一份共情去帮助那些没有这么多机会的人;每当想到这些,我们应为这个社会履行的职责就又重了一分。


我们只衷心希望,笃信教育可以改变命运、并且真正改变了命运的这一代,可以将这种信仰传递下去。



往期精彩:


四川新中考、新高考,不再需要孩子死读书!(最全解读)


科比获奥斯卡惹争议,你们低估了6岁孩子的梦想!


事业与家庭,对不起,我兼顾不了


米乐爸:这件事我坚持了十年,准备继续坚持一辈子


全国首套好爸爸试题出炉,你家的是“猪队友”还是“神助手”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