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

性别战争 :孩子的大脑,真的男女有别吗?

2022-05-16 23:50:11

成长合作社

成长,不仅仅是孩子的事

关注

性别战争:孩子的大脑,真的男女有别吗?

作者   |   RedApe


《粉色大脑,蓝色大脑》(Pink Brain, Blue Brain),是一本关心儿童大脑发育、性别差异影响的父母和教育者不能错过的书。这本书的作者Lise Eliot, Franklin University)的神经科学教授和脑神经专家。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无论是科学界,还是普通人,对性别差异的存在、形成、影响,都抱有极大的兴趣。


这也是为什么强调两性差异、因而主张男孩和女孩要有不同养育方式的观点,在学界相对主流,在普通父母和教育者中也很有市场的原因之一。


而Lise Eliot通过大量的研究告诉我们:

男孩和女孩的大脑的确有差异,但先天的大脑差异远小于行为差异;

比起先天差异,后天的养育影响更大

大脑是可塑的,性别的行为差异往往是结果而并非原因

Lise Eliot还通过一整本书,回答了一个父母和教育者最关心的问题:面对性别差异我们能做什么。


当然,不能回避的是,Lise Eliot的研究也是有争议的。这些争议既来自于学界,也来自于一些读者。而且这本书出版于2009年,最新的研究是否依然能很好地支持本书结论,还需要我们再做点功课。


不过,平心而论,性别研究一直是个充满争议的领域,科学也从来不是百分百客观的,无论实验设计如何完备,数据如何漂亮,研究背后总有一点价值观的影子。


这本书和她倡导的养育观究竟如何,最终的评判,在于每一个阅读她的人想给自己的孩子一个怎样的未来。


 1.性别态度:当Oliver穿了Mary的衣服


在正式读这本书前,我们先看一个有趣的实验,和一个你可能会遇到的数据。然后思考一个问题,父母以及孩子遇到的人,能做到性别态度的公正吗?


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实验:换衣实验


在BBC拍摄的一个小实验里,实验人员找来几个小婴儿,男孩女孩都有。实验人员把孩子们的衣服互换,名字也对调,比如女孩Mary穿上男孩Oliver的衣服。这时,并不知情的实验志愿者被带进房间,任务很简单,在一地的玩具中,志愿者要挑玩具给孩子玩。



由于被告知这个孩子是Oliver,而且Oliver的确穿着男孩的衣服,志愿者不假思索地给孩子选了小汽车、机器人之类的“男孩玩具”。而面对叫做Mary的小宝宝,志愿者很自然地拿起了粉红色毛绒玩具、娃娃之类的“女孩玩具”。在这个测试中,所有的被试志愿者,无论男女,都下意识地根据他们认为的孩子性别做出了玩具选择。

数据:天赋搜索


Lies) 中,作者提到这样一组数据。父母在线搜索“我儿子是否有天赋”的情况,是搜索“我女儿是否有天赋”的2.5倍。事实却是,在美国的学校里,女孩比男孩进入天才班(gifted program) 的可能性高9%。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父母搜索“我女儿是否超重”的情况,是搜索“我儿子是否超重”的2倍。事实却是,美国有28%的女孩超重,但男孩超重的比例更高,是35%。


询问“我女儿算漂亮吗”的父母,是询问儿子长的是否好看的1.5倍。更糟心的数据是,询问自己的女儿是否长相丑陋的父母,是关注儿子外表的3倍。


上面这两个例子,是不是既意外又不意外?


在BBC拍摄的那个实验里,最让被测实验者震惊的,不是科学家互换孩子衣服和名字的小把戏,而是那种自己都意识不到的性别刻板印象。


“在得知真相前,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开明的人。”不止一个被测者这么说道。


其实,比起上面几个对比鲜明的例子,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性别偏见更加普遍,而且十分隐蔽。比如,一些强调重视女孩培养的理论、课程,其实是建立在认为女孩更弱的假设下的,而事实并非如此。比如,我们看到有这样一节课,题目就叫:如何激发女孩的理科潜能。


那些一定要分出男孩怎么养、女孩怎么养的书籍和理论,则长篇大论地告诉父母,男孩需要坚毅、勇敢、决断的品质,父母要这样做、那样做,才能培养出男孩的这类品质。


问题是,女孩不需要这些品质吗?反过来,温和、做家务、照料他人,这些品质和能力,难道对男孩不重要?


面对这些争议, 面对如何养育孩子这样重大的问题,要想知道怎样才是对孩子最负责的态度,我们需要从问题的源头看起。


-性别真的重要吗?

-性别的差异是真实存在的吗,差异有多大?

-性别的差异,是先天造就,还是后天养成?


2. 男孩/女孩,性别重要吗?


“男孩还是女孩?”当一个新生儿来到这世界,迎接Ta的第一个问题,总是性别。为什么?


答案很简单:性别的确是个大事儿。


身为男孩还是身为女孩,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真实存在的:成年后的人际关系,个性,技能,职业,爱好,健康,甚至这个长大后的孩子会成为哪种父母。


我们也很难否认当孩子是某个性别时,身为父母心态上的那种微妙的不同:男孩的父母会想,自家这个精力旺盛的boy,能很快适应学校生活吗,能和老师同学愉快相处吗,他长大后还会像小时候一样爱跟爸爸妈妈说贴心话吗?


女孩的父母,担忧的点可能是相反的方向,女儿中学后还会喜欢挖虫子、探索星空的奥秘吗,她大学毕业后找到第一份工作时,还能保持小时候那样的自信吗。更远的问题是,等到她这一代成家立业时,女性身份带来的纠结——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会不会比妈妈所处的时代好上一点?


对孩子性别差异的在意,还体现在数据上:68%的美国准父母会在孩子出生前主动了解孩子的性别,超过一半的美国家庭希望两种性别的孩子至少各来一只。


虽然没有数据显示有多少中国父母在孩子出生前就知道了性别,但能够看到的是,中国的男孩偏好依然很强,直接的结果就是偏高的男女婴出生性别比。在发达地区和城市,男孩偏好没那么强烈,但大多数家庭出于一种朴素的愿望,也都希望自己“儿女双全”。


所以,我们不能假装性别不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被问起“想要男孩还是女孩”时,尽管嘴上说着“无所谓啦,只要健康就好”,其实内心还是会涌起一丝难以名状的感觉。这倒不见得是重男轻女,或者重女轻男,而是性别问题很难忽视。


那么,直面性别重要性的我们,认为性别有差异吗,这个差异是大还是小?而对性别差异的认识,才是我们对待性别问题态度的根源。


3. “自闭的男孩”VS“抑郁的女孩”:

      数据里的性别差异


是的,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他们有不同的兴趣,活跃度,体能优势,情感反应,关系类型,注意力时长和智力优势,等等。但是,这些差异并不大。


大量的实例证明,同性别内部的个体差异,远大于两种性别之间的差异,而且成年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大于男孩和女孩的差异。


这个道理很好理解。比如,小男孩也爱哭,小女孩也会又踢又打,但是男孩女孩之间的差异随着年龄增长在增加,并且会导致一些看上去很吓人的统计数字:


比如,男孩比女孩遭遇学习和发展失调相关问题的风险更大。得自闭症、注意力障碍和诵读困难症三种疾病的男孩,是女孩的四倍之多。而得抑郁症、焦虑和饮食紊乱症的女孩至少是男孩的两倍多。


吓人的数字还没完。在《粉色大脑,蓝色大脑》这本书里,Lise Eliot告诉我们,男孩比女孩多73%的可能死于事故,男孩成为受害者的人数是女孩的两倍。试图自杀的女孩是男孩的两倍,但最终死于自杀的男孩却是女孩的三倍。


近年来,由于对孩子的学业期望越来越高,男孩在学习起步阶段相对较慢进入状态的不利状况,延续到了初中甚至高中。而在高等教育阶段,美国大学里57%的学生是女生,尽管男生在SAT测试中的成绩要比女生好一些。


也就是说,在求学的一路上,男孩在毕业率、学业表现和在课外活动中的领导力,都相对落后于自己的女同学。


不过还有一个无法忽视的数字是,尽管取得了不错的学业成绩,女性的收入普遍低于男性。在美国如此,在中国的情况也类似。女生在本科、研究生阶段的占比都超过男生。同样的,女性进入职场后,职位、收入又普遍低于男性。


看完上面那些数字,是不是产生了一种男女的确差异很大的感觉?特别是当性别跟特定疾病、学业表现、收入等联系在一起时,甚至有种恐惧感?别怕,不止是你,很多人都被这残酷的现实吓到了。


如果仔细阅读《粉色大脑,蓝色大脑》这本书,会发现值得标注的内容很多,特别是作者解释大脑的性别差异其实没有两性行为上的差异看上去那么大时,所给出的那些缜密的实验、长期的研究。但更多kindle版的读者,在一本强调儿童大脑相似性的书里,却不由自主地重点标注了差异。


为什么?其实很好理解。《粉色大脑,蓝色大脑》是一本写给父母和教育者的书。性别差异产生了如此真实的现实后果,父母、教育者又怎么可能视而不见呢。


这就给父母养育儿子、女儿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我们该如何在支持、保护我们的儿子和女儿的同时,依然公平地对待他们?


如果不知道男孩和女孩的这些差异从哪里来,是无法做到支持、保护的,更谈不上公平。有关性别差异的科学研究很多,探寻的问题落脚起来,大致可以总结为:

男性和女性的大脑,有本质上的不同吗?

男性和女性的大脑,从一开始就不同吗?


4. 粉色与蓝色:不同很小,相同很大


为了回答上面的问题,Lise Eliot教授试图从已有的研究中找答案。


理论上,比较一下与男女孩大脑差异联系在一起的性别差异,比如语言能力、情感、数学等,应该就能画出一副清晰的性别差异来源图。但是详尽地“挖掘”了既有研究之后,Eliot发现,能证实儿童大脑有明显性别差异的可靠证据非常少,只有两个。


一个是男孩的大脑比女孩的大一些。这个“大”的程度是8%~11%。两性大脑的大小差别,会持续到成年,这一大小差别也是人幽默或者防御机制的一个来源。但问题是,男性本来就比女性的平均身高更高、体重更大,这样一来有个“大脑袋”也很自然。


另一个可以确认的差异,存在于青春期。女孩的大脑结束生长比男孩要早1-2年。问题是,女孩进入青春期本身也比男孩早1-2年,道理跟大块头配“大脑袋”类似。


假设把现有的很多理论结合起来,能证明男孩因为拥有更大的大脑,所以表现得更活跃、更具攻击性,以及在空间和机械任务上表现得更好的话,另一个假设就很难说得通,那就是为什么脑部更小的女孩,在语言和人际关系上更有优势。因为这些理论的假设隐含的一个前提是,越大越好。


而那个女孩大脑率先发育完成的事实,的确让人联想到女孩的整体发育进程更快这一点。但是,从脑电图或其他大脑活动的测量来看,能证实女孩大脑先发育完备,所以让男女孩大脑差异大的证据很少。


最新的研究能证实的是:男孩和女孩的大脑很相似,相似的程度远大于他们后来表现出的行为差异。还要注意的是,男孩女孩的大脑差异,也远小于成年男性女性的大脑差异。事实上,男孩和女孩的大脑,就像男孩和女孩的身体一样,一开始都很像,直到成年后才变得差异很大。


当然,细微的差异是存在的,比如不同性别的孩子在感知、记忆和语言回路上的差别,在前额叶发育,以及整体的神经速度和效率等方面。


再比如,男孩在成长早期更脆弱,表现为:成熟得更慢,更爱生病,在掌握语言、自我控制以及开始上学所需的技能上,都比女孩要弱一点。


女孩的发展曲线看上去正相反:女孩在早期教育中体现出了更强的适应性,但容易在青春期遇上自己的脆弱时段。在这个阶段,女孩的自信心开始下滑,她们对数学和科学的兴趣减弱,对年轻女性的评价标准开始变成“漂亮”、“顺从”。


而好不容易趟过青春期的各种“雷区”,进入真实世界后,女性面临的挑战不减反增。她们不得不在职业雄心和所谓的女性气质之间挣扎,应付职场和养育孩子的冲突,而更大比例的男性却不必去做这道选择题。


这意味着,如果不区分大脑性别差异的大小,也不问这些差异是怎么来的,我们能列出一个超长清单,然后得出一个从上世纪90年代风靡起来的说法: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水星。但事实是,相比于先天(nature),后天培育(nurture)对大脑、对性别差异的影响更大。


5. 先天VS后天:大脑的可塑性


不需要否认的是,基因和荷尔蒙在造成性别差异方面,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但是,基因和荷尔蒙对性别差异的影响,主要存在于孩子人生的最初阶段。相比之下,社会因素对性别差异的影响,往往比我们意识到的还要强大。


这些社会因素可以是——我们跟儿子和女儿说话的不同方式,我们是否鼓励他们探险,我们为他们选择的衣服、玩具等等。


神经科学、脑科学的大量研究表明,大脑是可塑的。大脑可塑性研究,是近十年来脑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可塑性(plasticity)这个词,听上去似乎不那么漂亮,让人容易和塑料联系在一起。但这个词的确揭示了大脑的美妙之处——和来自石油的塑料制品一样,大脑会依据它的经历、需要它处理的任务,对自己做出改变。在改变时,脑细胞、神经连接等都会被发动起来。



简单的说,大脑随时在变化。当你学着走路或者说话时,大脑在变;当你又存了一段新的记忆进去,大脑在变;当你意识到自己是个男孩或者女孩时,大脑也会变。影响大脑的因素不止这些,当你坠入爱河或者陷入抑郁,甚至当你变成父母,大脑都会做出改变。


是的,大脑就是这么神奇。这也意味着,你在强化大脑的活跃回路的时候,牺牲了不活跃的部分。为什么这么讲?看看男孩和女孩把时间花在不同的事情上,就明白这种塑造作用有多大了。


要注意的是,大脑在人年幼时的可塑性,明显优于此后的任何一个阶段。这也意味着,对孩子的养育,在早期施加正确的影响显得十分重要。


遗憾的是,随着时间推移,孩子出生时细微的性别差异被放大了。父母、老师、同龄人以及整个社会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性别定性。而孩子们也通过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来加剧差异——男孩不断玩“抛球”、“赛车”,女孩不断玩“照顾洋娃娃”、“过家家”来强化大脑中相关的神经连接,而孩子越大,也越难以离开自己的舒适区,等长大成人,最终就体现为两性行为上的较大差异。


与其把精力放在原本就不大的性别差异上,不如回到最初,看看如何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让Ta在勇气、好奇心和乐观精神中,走向自己美好的未来(点击阅读《孩子如何成功?和你想的一样,又不太一样》)。


而对于父母而言,身兼神经科学家和母亲双重角色的Lise Eliot也很清楚,要他们要完全放下对孩子的性别角色期待是很难的。但即便从“功利”的角度看,在今天这样一个日益复杂、高度竞争的世界里,我们需要男孩有更高的情商,我们也需要女孩精通技术,反过来也依然成立。


“通过了解性别差异是如何产生的,而不是假设它们就是固定的生物学事实,我们可以帮助所有的孩子发挥最大的潜能,消除男孩和女孩之间令人不安的鸿沟。必须要指出的是,假定女孩就是对科学不感兴趣,男孩就无法享受一堂写作课,这是违背教育的目的的。而更好的性别公正,将最终结束目前分裂我们的性别战争。”


这么好的文章

你不转 别人怎么看得到?



成长合作社

孩子最需要的, 是同他们一起成长的父母

投稿信箱:kidsco_op@126.com

版权声明:版权归成长合作社所有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