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

【原创】不以尊重为前提的爱往往沦为控制

2021-11-11 05:26:46

1

偶尔整理旧物,翻腾出读师范时候的一本笔记,在曹禺先生的《雷雨》一课,发现了当时写在笔记本上的一个疑问:周朴园执意让繁漪吃药,这不也是为了他的妻子好吗?

时光回转,当年读书的情景仿佛又在眼前。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这个问题早已迎刃而解。周朴园之所以这样强硬地“逼”繁漪吃药,是把他的妻子当作了自己的附属物,他不管妻子有没有病,有什么病,病到什么程度,也不管妻子的感受是什么,愿不愿意吃药,对不起,我说让你吃,你就必须立刻、马上、一刻都不能停顿地吃下去,因为,我是家里的权威!他的行为,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专制——任谁都不能反抗。

严格说,周朴园是没有爱的。如果勉强说他的行为也包含那么一点点爱的话,那也是没有丝毫尊重的、唯我独尊的的爱,其最终目的就是控制,是把对方死死攥在自己的手心里。

这样的爱是让人恐怖的。


2

2018年年初,一篇《12年不回家过年 北大留美硕士万字长文控诉父母》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

34岁的王猛(化名),从小成绩数一数二,高考是四川一地级市理科状元,被北大录取,上了美国排名前五十的大学研究生……而在这样一系列光环的背后,却是王猛与父母的决裂:12年前,他不再回家过春节;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的电话、QQ、微信。他采取一切办法,要与亲生父母“相忘于江湖”。

到底发生了什么,让王猛这样一个看起来风光无限、让父母亲人为之骄傲的天之骄子成了大家眼里货真价实的“白眼狼”?

他的万字长文,记录着他从小学到北大,再到美国硕士研究生毕业前后,与父母之间的种种经历,以及生活的种种不顺。行文之间,言辞犀利,说是记录,不如说是控诉。

当然,我们仅凭王猛的一封信无法还原事情的真实面貌,因为人的回忆常常受到现有情绪的影响而“自我加工”,这种加工,因为带有不自觉的想象和夸大其词,常常远离事情的真相。但即使如此,根据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内容,我们也不难大致勾勒出他父母的基本形象:

他们是中国父母的典型代表,为了孩子好,不辞辛苦,恨不得帮孩子提前设计好一些,铺好所有的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喜好包办所有事,完全不肯听取孩子的想法,也不提供任何选择的机会,并自诩为“可怜天下父母心”。

在这个过程中,王猛的各种各样的想法不断被扼杀。用王猛的话说:他们是出类拔萃的控制的模范!

他们一定是爱孩子的,但这样的爱,没有了尊重的意味,沦为一厢情愿的控制,最终酿成一出悲剧:王猛的人生,无论看起来多么光辉灿烂,但他显然有着严重的心理问题,这极大地影响了他一生的幸福。


3

当然,我们可以说,王猛的故事是个极端的例子。但很难说,我们很多父母的所作所为,没有在孩子内心深处种下这些潜伏的病毒,只是大多时候,这些病毒处于休眠状态,没有机会爆发而已。

学校开设选修课,一个女生正好要参加其他活动,没有办法自己在规定的时间亲自上网操作。临走之前,她千叮咛万嘱咐,把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交待给妈妈,委托妈妈按自己的意愿去抢课。结果,这个妈妈觉得女儿选的课都是不重要的,等到选课开始,她擅自做主,全盘推翻了女儿的方案,按照自己的想法,另起炉灶。她跟我说起这件事的时候,语气里是颇有些得意的,就像自己的某种计划终于得逞了一般。我不知道她的女儿见到这样一个结果时,会有什么反应。或许,她是个“乖乖女”,不会做出任何反抗。但谁敢说,这样一颗不被理解、不被尊重的种子种下去,将来一旦发芽,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子呢?


 我们希望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他们说想当科学家,想当市长,想当宇航员,想当企业家,父母们都会兴高采烈。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对你说:我长大了想去卖鱼,因为我喜欢吃鱼。那么,会有多少父母拍拍他的肩膀说:嗯,不错,有梦想就是好孩子,爸妈支持你,将来好好干,这下咱们家天天都能吃到鱼了。也许会有个别开明的父母这样引导孩子,但我相信,更多的爹妈内心世界可能会“拔凉拔凉”的:我滴儿啊,你怎么这么没出息?如果只是心里想想还好,估计更多的父母已经按捺不住,急于教育孩子:理想一定要“远大”,怎么能够追求一个“卖鱼”的梦想呢?这太没出息了。

如果我说,梦想不分高低贵贱,每一颗有梦的心灵都值得尊重,估计会挨不少“板砖”,因为在主流价值观看来,学习优秀,工作优秀,找对象优秀,买车买房优秀,出人头地,做人上人,这才是人间“正道”。

但有多少人,肯于真正了解一下孩子的内心世界,在意他们的喜好,在意他们的追求,蹲下身子,像对待自己的领导和老板一样,“俯首弯腰”地去倾听一下他们的声音,尊重一下他们的选择?有多少父母,真的认同,自己的孩子可以做个幸福的普通人?

对不起,我是过来人,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长。因此,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我,就应该是你人生的总指挥!

在这样的心理主导下,控制,就打着爱的旗号诞生了!

 

4

爱孩子,尊重孩子,首先从呵护他们的梦想开始。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

在美国,一个孩子对母亲说:“妈妈,我想到月球上去玩会。”妈妈微笑着鼓励他:“去吧!记着早点回来吃饭。”结果这个孩子后来成为了第一个登月的宇航员。他就是阿姆斯特朗。这个母亲悉心地呵护了一个孩子的梦想。如果是一个中国孩子对父母说了这样的话,结果会如何?也许父母会郑重其事地说:“别说那些没用的,好好念书。”“哈哈,这个孩子,真逗……”“胡说什么呢?赶紧去写作业吧!”也许,孩子的第一个梦想就这么被扼杀在摇篮之中了。

有一次,我让学生们写一写自己的学习计划,一个呆愣愣的男生在偌大的纸片上空荡荡地写了两行字:每天晚上写完作业后,复习生物68分钟。这是一个多么逗比的计划啊?就这么两行字,还写得歪歪扭扭。我克制住不满的情绪,问:“你的计划这么简单?每天就只复习生物吗?”

“我就喜欢生物,可有意思了,老师,你知道吗?我买了好多生物的课外书呢!”看到我愿意跟他说话,那个孩子木讷的表情竟然一下子活络了起来,眼神里也有了一丝光亮。

“哇,真的呀?”我故作夸张,“你太厉害了,喜欢生物的人可不多啊,我上学的时候生物就没学好,连什么是光合作用都没太弄明白,你能给我讲讲吗?”

听到我这么说,原本萎顿地躲在角落中的他一下子站起来:“老师,这您都不明白?光合作用,其实很简单,光合作用就是……”

刚才那个怯生生的孩子呢?一下子不见了。他的神情是那么兴奋、自信,表述是那样清晰流畅,甚至拿起桌上的纸张模拟成树叶的形状,手舞足蹈地讲解,生怕我听不懂。我突然发现,他的眼睛是那么澄澈、单纯。

 我庆幸,我没有轻易撕毁这个孩子68分钟的梦想,并尽我所能去肯定他,鼓励他。我不知道将来这个孩子到底会如何,毕竟在他的成长道路上,他还会经历更多,梦想也可能随时转弯。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在这样的一个下午,我在孩子心头种下了一束明媚的阳光。这束阳光,就是一个关于未来的美好的希望。

 

 

5

父母的爱,应该建立在一个前提条件下: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

孩子从自然属性来说,是父母的骨血,但从社会意义来说,他们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不是你的附属品,更不是你挣取面子的工具。很多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把孩子当作我们生命的延续,把我们的价值观强加于他们,试图培养“听话的孩子”,这是对孩子生命的一种浪费,同时也是不公平。因此,我们的爱不是给孩子提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也不是按照我们的价值观去规划他的人生,因为,那样的爱迟早会沦为控制。爱需要的是尊重,是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去看待,是倾听,是以身作则,是把孩子认为重要的事当作重要的事来看待。

爱本身,更应该是一种态度。

那么,这样的观点是主张父母和老师放任自流吗?当然不是,没有孩子是自然而然成长的,我们这里强调的是,我们应该做的是引导者、陪伴者,而不是一味“灌输”或“刻意塑造”的控制者。

 很多时候,父母的角色定位是否准确,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败。

 


 



王福强,河北人,笔名浮尘。天蝎座,外表柔弱,内心善良,韧性十足。性嗜酒,好码字,喜欢做梦,崇尚自由。从教二十八年,信奉“我就是教育”,纯粹的草根,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