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

摩登 X 《商学院》| 单身经济与未来社会:成功女性最需要“时间杠杆”

2020-11-16 23:24:54

?


 / SAYING / 


一不小心,给全中国的单身女狗代言。


前不久接受《商学院》杂志封面故事专题采访,聊“单身社会”,我称之为single household。


按照《单身社会》一书作者ERIC KLINENBERG的观点,“在如今这个媒体无处不在、人与人高度紧密相连的社会中,独自生活令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以及更懂得享受伴侣的陪伴。”


我认为这和传统思想形成一种抗力。


《旧约》里面写上帝给亚当造夏娃,是因为“他不应该孤单。”随着时间的流逝,对孤单的反对从一种神学的禁令,延伸到了文化与哲学的领域。


掉掉书袋。


,“被孤立的人,,又或者已然自给自足而无需分享获益,这样的人不再是城邦中的一部分,因为与野兽或神无异。”


独自生活将导致孤独和与世隔绝的孤立,边缘化。


因为要准备这个采访,我仔细思考了这些问题。


比如,近一段时间,我就很低落,和自己过不去。但是和自己的什么过不去呢?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看到john berger说(从莎珈老师那里看来的),“在人类的属性中,永不缺席的脆弱,最为珍贵。”


这如一道喜乐的光,将我心照亮。


我仇恨自己的脆弱,仇恨妇人之仁,仇恨自己转瞬即逝的同情心。脆弱恐惧是灵魂深处的黑洞,进入这里,也就进入了死亡地带。


可是我们大天蝎为什么要怕死亡地带呢?脆弱之后的崩塌,意味着重生。


所以,我要珍惜自己身上,已经非常稀缺的那些女性化的“脆弱”。


反正这么多年来,对于我生活方式“充斥着自恋、社会道德崩坏、公众生活锐减”,此类批评从来没有减少过。失去的同时,我得到了舒适、自由、不为关爱所牵绊的生活,以及越来越多的享受其他有趣、新鲜事物的机会(熊彼得)


个人坚信,成功与快乐取决于“向个体完整展现寻求其他更好选择的机会。


对我来说,现代生活方式的神圣价值在于对自身权力的掌控



 / 摩登 X 《商学院》 / 


2013年,美国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在《单身社会》一书中单身人口在大城市里越来越多、逐渐赶超核心家庭(家庭结构类型的一种,指由一对夫妻及其未成年或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数量的社会称为“单身社会”。根据他调查的数据,美国、欧洲、日本、中国的台湾等发达经济体都先后进入了这一社会形态。


根据克里南伯格的观点,单身人群的增加与日渐盛行的个体崇拜有关,“追寻成功与快乐并不依赖于将个体与他人相连,相反,这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向个体完整展现寻求其他更好选择的机会。”

 

您认为,在中国这种个体崇拜的影响大吗?这种思想对年轻人的成长乃至社会向更高素质水平发展是否是一种促进作用?

 

我认为,在中国这种个体崇拜的影响并不算很多。“个性”,或者说追求个性,在中国并没有精神土壤。

特别是这些年,反而对于传统的生活组织形式有一种“回归”趋势。

中国的个体崇拜不在于对于个人成就的追逐,更多是在评判一个人在社会组织中是否占有支配地位。

  

由于生理差异,单身女性增多的问题更容易被关注。随着女性地位的提升,受教育和工作权利逐渐平等化,无疑让她们更加有主见和远见,所以,面对婚姻也更加自主独立。但是,在传统观念下,女性事业再成功,家庭不幸福也是一种失败。同时,把女性物化,甚至当做生育机器的观念还苟存。

 

在您看来,单身女性如何在取悦自己同时,赢得社会更多尊重?这时,需要个体如何努力,社会如何给予包容?

 

单身女性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

尊重自己包括不物化自己,也包括不去讨好周遭环境。

如果女性不怕讨人喜欢作为衡量自己价值的标准,就迈向了解放的真正一步。

女性的不满大都是由她们的成就直接导致的结果。其实当代女性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向上的螺旋。如果她们和家人继续实现更高水平的财富积累,除了全职工作别无选择。

那么就好好工作吧。不要幻想工作和家庭能够平衡,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社会也需要尊重更多样的生活形态,不宜求全责备。

 

女性一直被认为是“买买买”的消费主力,而年轻的单身女性往往更愿意为自己花钱,而不惜成为“月光族”。与男性相比,女性群体也更容易抱团,从各类女性畅销书作家的庞大粉丝群体就可以看出,关注女性成长是经典而有凝聚力的话题。

 

您认为,要想抓住这部分独立自主的女性,在企业营销上更要抓住哪些消费需求?

 

女性是世界上最苛求的消费者,特别独立自主的女性,她们已经获得了很大成功。

对于这些“成功女性”来说,最想要的,是那些能够帮助合理分配时间、促进联系,有助于自己和家人生活幸福的产品和服务。换言之,就是时间杠杆——某些消费产品和服务能够帮助女性找到时间节约时间。

 

 在中国,随着离婚率的攀升,对婚姻生活的不确定性和可能背负重担的恐惧,也成为单身人群难以迈出一步的阻碍,反而,让单身者相信独身更自由。这种观点虽然偏颇,却很大的影响了年轻人。

 

在您看来,离婚率攀升的原因与当下社会环境的哪些复杂性有关?单身人群在选择步入一段婚姻时最需要考虑清楚哪些问题?

 

离婚率攀升是社会发展的正常阶段。至少更多人可以重新选择这样的生活,对于婚姻和家庭责任,也有了新的认识。

单身人群步入婚姻关系的时候,要考虑到一个核心问题,自身能力。自己是不是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婚姻的权利和义务。而这种能力,是一个package,包括很多面向,从生理、精神、心理,到经济能力。

 

从2009年,淘宝网开始在11月11日推出打折促销活动,这一打着“光棍节”口号的日子已经变成了“双11购物狂欢节”。这一节日的诞生就暗含对单身人群嘲讽——在属于“单身狗”的节日买买买进行自我安慰吧,甚至单身者们也往往自嘲,因为单身在家庭和朋友中,备受歧视。现在,各种关怀单身人群的暖式营销,或激励型的“我单身,我骄傲”,以及各种“丧”文化也兴起,“孤单寂寞冷又如何,单身依然有自我精彩”。

 

这些标签性十足的营销,虽然能吸引一部分的眼球,但是,是否属于隔靴搔痒?在您看来,这些针对单身人群的“花式营销”,最应该抓住这部分人群的哪些心理需求才能真正奏效?

 

营销是面子,是不是真的成为畅销品,还是要看里子。也就是产品或者服务本身的质量。

“出奇”是在“守正”的基础上的。

单身的人,只有极少数是真的可以做到“与世隔绝”,大部分人的单身只是一时的状态,可以帮助他们享受这种“暂时性孤独”的产品和服务,会得到社会人士的认可。

 

“一人食”包装食品、一个人的mini卡拉OK、一人用的微型家电等等。这些产品的出现都希望能满足单身群体的个性化消费需求。

 

但是,当企业打出了针对单身消费群体的营销概念,或许意味着将要流失那些非单身的消费群体。在您看来,企业如何应用好“单身群体”这一概念?是否是一把双刃剑?

 

针对单身消费群体的营销难在找到真正的单身人群。

好在单身群体并没有被污名化。除了尚未进入婚姻或者恋爱状态的族群,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离异或者丧偶的人,也渐渐适应了自己“单身狗”的生活状态,并甘之如饴。

单身群体在消费上会有几个倾向,比如追求精致、便利。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很有质量。突出消费的丰富、新鲜、体验,会吸引这一类消费者的注意。

 

单身青年欢乐多,比如《六人行》式的合租,外出旅行时做沙发客、驴友,不购买汽车,而是选择租车出行等,他们往往并不希望占有什么,更喜欢共享。在您看来,单身群体是否会促进共享社会到来?

 

是的。

单身人群的消费特点在于变动比较快,因为对于使用权的期待会大大高于所有权。

单身人群和共享社会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可以说单身人群比较容易接受新的消费概念,并身体力行.

 

单身青年与低欲望社会到来,有什么关系?

 

在中国看不出来明显的归因关系。




?


 / 戏精的诞生 / 




,仅仅是因为专业过硬。


其实是因为她凭借“妻性”和“母性”,终于和传统价值观握手言和


最近刷刷微博,看到这样的观点,大约就是说人太年轻的时候,如果……特别是女性太注重生活外表着装之类的细节,就会对工作不利,尤其是在社交上被当成罗曼蒂克的对象,也不容易有超越性别的友谊,更会被社会识别为“看重自己的性别,希望性别化关系。”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奔驰的时候,招我进去的德国男老板会专门叮嘱,上班的时候一定不要穿任何强调身体曲线的衣服,露肩不可以,裙摆在膝盖上方也会差评。


回到章子怡在综艺《戏精的诞生》里的表现,她的反应其实和十多年前一样“遭人恨”那种耿直,然而因为妻子和母亲这些新身份的加持,。


尽管她嫁的人,之前也会被吃瓜群众不看好。然而这种不好看,是一种安全保证。优秀的女性一定要有bug,一定要有苦难,一定要时不时当众示弱、表现出谦卑,才能被认可和接受,换言之获得更大的商业利益。


这都是套路的胜利。


套路,并不是宇宙运行的规律。我还是坚持认为这是一种浅层次的社会规则,建立在对方的弱势位置上。就好像,我会给下属说,如果你每天坚持早到上班,会增加一些印象分觉得态度端正。然而,最终看的依旧还是能不能克服困难,把事情做好。在我这里,没有苦情戏码,没有“不容易”。谁都不容易。


以至于现在,我也厌烦套路,厌烦教授我套路的人。也许暂时起点作用,都太微弱。迟早一切破碎,一切成灰。


?


 / ending / 


今天“双十一”,过得祥和喜乐。


早上起来,麦片早餐健康无比,化妆。



然后去北大办事。


很久很久没在北大散步了,心情很不错,把幼崽拿出来拍照。然后竟然有路人停下来,说你的“熊”太可爱了,和背后的景融得真好,我也要拍!


纳尼?熊?


虽然被识别错了物种,但是陌生人夸狼喵可爱,我还是心里甜滋滋的,也就不纠缠细节,比如狼喵是水瓶座这样的。



然后去健身房,开始为期三个月的肩背小肌肉群锻炼。


这次是真的下了狠心。我觉得自己一直以来病歪歪,不是身体有什么器质性病变,而是肌肉力量太弱。



回到家,做了点吃的。


说起来真是令人感动。超级损友,之前看我在朋友圈抱怨身体不好,就直接发了一箱快递到办公室。拆开一看,感动中国2017简直,是全套桃胶枸杞桂圆莲子红枣什么的。


他损起我来,真的是……没有下线。恶毒嘲笑、攻击一直以来我的look。


但是我觉得,你喜欢一个人,对一个人好,就是要有行动的。我们约了好久,最靠近的一次应该是今年国庆节,我在埃及,他在摩洛哥。每天透过微信吐槽,吐槽天气热成狗,这样那样。


好在他终于要来北京看我了!开心到飞起~



一边吃东西,一边看我超爱的李政宰电影。


我喜欢看一种人物,变节的革命党。他演了好几次,可能是因为现在四十多岁年纪,演技到了炉火纯青也不奇怪。在我心里,他必须是韩国国宝级演员。


可是,他不是只能演大人物,我看他十几年前演个税务局的小公务员,那种卑微的感觉演绎得太好了。


天赋哪,天赋就是祖师爷赏饭吃!比如最近网上特别红的那句,“凭借本能出演,体验派表演的高手。”




前几天看他演《仁川登陆作战》,跪了。



他演南韩派到平壤的特务,其实以前也在苏联受过革命教育,后来“变节”。开头一系列小动作表演,还算是家常便饭吧。最后的最后,他终于拼了命,杀掉了对手。


美军飞机划过长空,即将在仁川登陆。突然间,他开始如释重负流眼泪。


而且这眼泪流的有节奏,有故事。甚至有不甘心和软弱。


印象里,英雄胜利,怎么能潸然泪下呢?常态如此,但是此时,我看到他演得真是太好了,对于国破山河在的期望,对于不能赡养母亲的遗憾。



看李政宰的这些戏,真想说大部分华语男演员演戏还没开窍,或者表现太波动。


好的演员,就和任何职业或者商品一样,需要有稳定性和一致性。


晚些时候,去三里屯橙色大堂看知乎的活动,不知道诊所,非常好玩,全都是魔鬼一样的细节。


很感谢徐奕小朋友邀请。之前我写自己的生日会,但是竟然把他写漏了,非常非常抱歉。



最近也算是在学习运营一个自己的“摩登”社群,很感谢这么一帮老铁,关心我,也给予很多灵感。好希望自己成为大明星,这样就可以完全依靠供养打call活着了。



小朋友们给我最大的感触是,人做事要有责任感。


我以前凭借天赋,想吃就吃,想玩就玩,在稳定的责任感上还是有所缺失。如今写东西,也是心情好写一点,心情不好或者玩别的什么,就忘记了。


当我知道努力输出的时候,可以帮到别人,改变一些什么,那种责任感,是我应该学习去承担的。


今晚感谢守志抓拍到我一个非常可爱的瞬间,低头细嗅香草冰激凌气味的瓶子。那一刻,我天真无邪的少女感,呼之欲出那么明显。



理性的人,会比较不那么好玩。因为不能允许自己犯错,时常追回莫及,是忍不了自己“蠢”。


所以嘛,有的时候,犯犯错,懒一点,撒撒娇,人才能活得真实。


这一天下来,我的脑子飞速的转,直到晚上转不动了,就在三里屯那边找了个做指甲的地方,索性打个盹。



有本学术书的名字叫《耻辱:关于管理被娇纵的身份的备忘录》,1963年出版。


时至今日,令姑娘们难堪的依然是无论个人或者职场成就如何,评价都是娇纵任性,整个社会都会贬低你的成就和形象。


anyway,我已经习惯了给单身狗代言。


下周,我又会出现在公众面前,分享新的生活方式的洞见。



做你自己,因为别人都有人做了(Be yourself; everyone else is already taken.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