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

鱼在翱翔:曹安娜教授诗歌赏析

2022-07-14 23:20:27

读写微号 - 阅读 写作 教育 文艺

有思想  有温度  有价值  有方法

投稿邮箱 - zxsduxie@163.com


【读写菌导语】


3月24日下午,朦胧诗代表诗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曹安娜的诗集《鱼的翱翔》新书发布会上,因为诗歌聚在一起的人们,在诗的海洋中翱翔。


今天推出李蕾老师的文章,大家可以从中再次品味这些美丽的小诗,了解曹教授的诗路历程。


我们可以不做诗人,但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诗意。每个人都可以像鱼一样,在自己的精神王国里翱翔。




鱼在翱翔

文:李蕾

 


我们都是自由自在的鱼

在自己的水里

翱翔

——《鱼的翱翔》



这是曹安娜教授诗集的序曲。

鱼不是鸟,一样可以翱翔,一样有远大志向和辽阔天空。

要活,就活成一条自由自在的鱼,不受任何外力左右的鱼。鱼的自由观建立得有序且有度:“在自己的水里”。自己的水域也可以是无垠的海洋,宽博和纵深完全取决于自已

这首小诗,很容易激发共鸣。潜意识里,鱼是我们,鱼有“自己的水”,有自己的天地和梦想。鱼的每一运动直线或曲线都是优美的,都要付出相应的汗水和泪水。这个过程,除了鱼自己,谁也体会不真切。鱼先锻造了自己,再成就和愉悦他人。鱼活得真实,不用唱高调,也用不着虚张声势,鱼为自己活,活出生命的精彩。“世界是被水一样的东西/关联起来的吧?”(见诗《关联》)每条鱼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然后联结成整个世界的精彩。


鱼的翱翔


曹教授的诗宁静素雅,不矫不饰,朴实无华。读她的诗,犹如与安静柔和的她轻轻对话。那些清新如兰的句子,似乎带着她说话的风格和语气,轻轻的,却隐藏一种感召力。

2016年第十二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她戴着洗旧了的粉红帽,着泛白了的休闲衣,朴素得像一棵树。那时,退休的她正在做一项公益事业:推广诗歌教育。为了推动青岛童诗教育,曹教授以友谊为请柬,将当时78岁高龄的“台湾童诗第一人”林焕彰先生邀至青岛。林焕彰老先生也是爱心爆棚之人,已经随出版社在大陆奔波多日,这次又在曹教授的陪伴下,不辞劳苦坐动车到达青岛。白天,他们一起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讲童诗,下午,林老先生又坚持重整课件,晚上在文学馆讲童诗。

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在有着丰富午餐的学校里,这群从大山里“移植”过来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感到“幸福享不了”。曹安娜经常带领志愿者老师去支教,给予她们精神食粮——诗歌。

她说,“每次交流,能点亮孩子的心,激发孩子对诗的兴趣,就好。”这次,在她和林焕彰老先生的启蒙下,许多孩子说:“我也想写诗。”——这个结果像一个明亮的火苗,让他们深感欣慰。曹教授作为童诗教育的“点灯人”,回来整理记录下孩子们的话,形成了一首特别的小诗——



《我家也有》


我妈妈收废品,爸爸盖高楼。

我来自四川,很多人听不懂我说什么。

我家乡有马蜂窝,我摸过,它们不蜇我。

城里的车很多,我家也有,一辆三轮车……


叙事式。不议论。不抒情。字面朴素。然而读者若结合现实细品,思绪就会飘到那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总有那么一些孩子,是生活巨石下的小小苔花。小诗里隐藏着暗流。这种暗流直撞读者内心软处,足以唤醒更多人对这个群体的关爱。

世态光怪陆离,人群熙熙攘攘,像极了森林里的《叶子们》 。许多人“遥遥相望过/也许从不相识//一场大雨之后/它们才如此亲密。”是啊,在枝头时,叶子们习惯于眼盯高处,一味地与苍鹰流岚对话。当“落叶的季节仿佛突然而至”,在“一场风雨之后,它们才如此亲密”。这首诗,似一把小锤子,“铮”地敲了一声,沿着弦外音,能让人想到更多……

同样,她的《白珊瑚》一诗:“石头放出奇异的花”,“岸上,没有人知道/你是怎么创造的//这是你的悲哀/也是你的骄傲”。“花”的成就过程,没人关注,人们只关注到眼前的“花”。又有多少一路劈波斩浪过来的人是白珊瑚的化身呢。


鱼的翱翔


她有“卑微的生命,高贵的灵魂”一说。她为一个边卖水果边跳舞的女人而感动。“寒风里,车上的水果/静静的,忘了鼓掌”。世俗的眼光将职业分为三六九等,在曹教授眼里不是,这个卖水果的女人内心是高贵的。《鱼的翱翔》里,有许多诗体现出对人对生命的尊重与思考。

“谁也不会模仿谁/谁也不屑于重复/它们轻松自如地/做出高难度的原创作品/又随意扔掉/这样的美的游戏/让人类汗颜。”——《姿态》 ,写树枝的姿态。更是至高境界的姿态。一首小诗,表现出旖旎的艺术美,对照着绰绰人影往纵深处看,实在是无声的鞭笞。

《我们的大雁》:“书上说,秋天到了/一群大雁往南飞/我们的大雁哪儿也不去……”“开饭的时间/它们出现在规定的地点/摇摆着肥胖的身体/弯下骄傲的脖子/——等待”。剖开字面品读,就读到了现世的悲哀。这是人类的通病,是时代的通病。许多人不知不觉“弯下骄傲的脖子”,乞讨式等待一口食。意境很宽,但如果具体到一个教育的点来思考,那岂不是:原本可以翱翔万里的孩子们,被宠揽在怀里,被呵护成了“摇摆着肥胖的身体”的“大雁”。“环境”让他们失去了自身骄傲的资本,却理所当然地认为“骄傲”的资本是“背景”,他们享受这种病态的成长历程,他们习惯于弯下脖子“等待”……饿它个天昏地暗不是坏事,便其自动性自觉性南北翱翔,才是正常的生命方式。当然,这首诗的解读远不止这些,好诗永远没有固定答案……

发人深醒的还有《小鸡的诞生》,“累得瘫软也不能停下/它必须给自己一个新生”。励志的小鸡。做人,做事,很难轻而易举。“大雁”亦该学习小鸡。只有经历过“黑洞洞的壳”,“敲打面前坚硬的墙壁”,才能看见外面的光亮,完成属于自己的涅槃。

《周末小巷风景》,一盆三叶草坐在椅子上晒太阳/一本书躺在桌子上发呆/微风胡乱翻页,又抚弄叶子/长颈鹿探头嗅着空气/人游过小巷/发梢也带了咖啡香。草、书、长颈鹿、人、咖啡。一个恬淡美好的生活场景被她捕捉到,简笔描画下来,仅陈列了几个简单的名词,就营造出悠闲和惬意的意境,让读者有身临之感。

《我最好的朋友是一棵树》则表达淡泊的人生观,“他说成长的快乐/并不在发芽的日子/不要害怕叶子脱落/没有开花也算不了什么/结果也不那么重要”,“静下来才明白/沉默比喧嚣要美得多”。淡泊的是名利,重视的是生命。这首小诗提示:生命是圣洁的,永远凌驾于花和果之上。她诗中弥漫的自然气息与草木气息频波相同。对人类的生存态势忧心忡忡。“你家的门,靠着我家的窗/人们从来没有这么近过”,“楼房们紧紧挤在一起/我们的家在哪里”。读完,受启发:我们一味地忙于往山顶爬,顾不上停歇,等“我们爬到了山顶”才去看来路,才去思虑远方和未来,未免有点晚。

 

鱼的翱翔


曹安娜教授的作品充分表现了浅语的艺术,不晦涩,朦胧有度,成人宜读,儿童宜读。

她经常谈论的话题是:孩子与诗歌。她一直支持青岛大学的“五月青青草”诗社,以期培养更多的诗歌点灯人。她特别关注每个年龄段孩子的接受能力和理解力,倡导培养孩子的兴趣和想象力创造力,摈弃框架性思维,拒绝仿写,使他们自然写诗,走心写诗。她建议孩子们多读诗歌。

“已经是一棵成材的大树了/可你,仍然要开花/仍然要做一棵会开花的大树”。“树”的意象多次出现在《鱼在翱翔》里,且各有不同。西海岸新区小作家协会的徐方祎(10岁,四年级)感悟道:“每一个人,每一个事物,都是一棵大树。可是,一棵大树不自满,总要再做点什么,再努力点什么,比如:去努力地开花,为人生增添色彩。”

《果子与花的模样》一诗说,“从花的心里长出的果子/还记得花的模样吗”。徐同学是这样感悟的:“永远不要忘记自己从哪里来,也不要忘记感恩。花捧出了果子,人们赞扬果子的甜美时,也不要忘记默默奉献的花吧。同样,在人们赞扬人才时,也不要忘记是谁在背后默默支持他,培养他成才。”

对于《岛》,徐方祎同学又写道:“人不能像一朵浮云一样庸庸碌碌一辈子,要站稳脚跟,感受世界的美好。” 读过《我想给你》,徐方祎写:“生态、自然,是钱买不到的。只有人们保护环境,才能得到大自然的恩赐。” 

《紫地丁》“它们总是沉默/在泥土里用根茎表达//有一天约定/一起开紫色的小花//高贵的灵魂贴着贫瘠的土地/铺一小片潇洒……”徐方祎读后写道:“不管时代背景如何,世界上永远都有一批有志向的人,默默修炼自己。不管人生灰暗或灿烂的时候,仍要有紫地丁般高贵的灵魂,在这个世界上演一片潇洒。”

这次徐方祎小同学对《鱼的翱翔》的解读,以点盖面,证明了曹安娜教授“很想为孩子写诗”的初心。她的诗集,许多孩子纷纷取阅,各表达了喜爱之意。

——文无定势,诗无定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这是诗的张力。好诗自然呈现山重水复、重峦叠嶂之美。

 

鱼的翱翔


曹安娜教授的诗集透着她的人生光影。那个特殊年代,当教师的妈妈和幼小的她被分隔在“银河”两岸……再后来,她“光荣下乡”。书是“毒草”,而且根本无书可读,所有人都不读书。有幸的是,人群里有一位爱读书的上海姐姐,偷偷在衣箱底藏了许多书带来。她俩在漫漫黑夜里,偷读……姐姐临走时,给她留下一本书和一包白蜡烛,在那年代里,实在是珍贵至极!天道酬勤,后来,她俩一个成为国内的大学教授,一个成为美国一所大学的科研专家。曹教授说,上海姐姐是她的人生“点灯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她对“读书改变命运”深有体会。

认真生活,用文字记录生命中的触动和感悟,是我写诗的内在动力”。经过风霜雨雪,一切都可以处之泰然。朱光潜在其《诗论》中说,“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突现于眼前。”

读曹教授的诗如此。从她指尖流淌的时光,凝结成一方瑰丽的琥珀——《鱼的翱翔》。

 

作者简介:李蕾,青岛西海岸新区小作家协会主席、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童诗教学推广人、 小学生写作专业指导老师、报刊副编。 


投稿邮箱 - zxsduxie@163.com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