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

国内首个开放式商学院落户创智天地

2021-01-22 04:14:00

今年8月,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总投资人民币7亿元,国内首个与社区融合的开放式商学院将在杨浦区创智天地动工,成为作杨浦区“三区融合”发展的升级版项目。


自2003年4月启动以来,杨浦区创智天地十年磨一剑,以清晰的战略定位、创新的商业模式、独有的智力支持,成长为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公共活动中心和创新服务中心。



600余家企业入驻


2003年,上海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经济学家认为这是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分水岭,城市经济水平要继续提升,必须转变发展路径,激发创新活力。彼时,杨浦区正处于从“工业杨浦”到“知识杨浦”的转型蜕变中,无时无刻不在寻找转型发展的契机。


创智天地园区,是当年上海市和杨浦区政府会同香港瑞安集团,在高校云集的五角场寻觅到的转型发展载体。瑞安比对着巴黎左岸和加州硅谷选定了位于五角场核心地带,与复旦等知名学府为邻的地块。随后,几乎荒废的江湾体育场一改旧貌,成了“知识型社区”的所在。


2006年,创智天地第一批甲级写字楼竣工。数月之后,创智天地成功引进全球软件存储技术龙头企业——EMC中国研发中心。甲骨文(Oracle)、IBM、易保软件、卡巴斯基、四维图新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也先后入驻。2013年,又有118家企业落户园区,它们主要从事医疗器械、信息科技、投资咨询、现代服务业等行业。


如今,创智天地园区已有600余家企业,信息技术产业、现代设计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80%以上。同时,园区还将加强载体建设,新投入使用5万平方米的商务楼宇。



“三区融合”效益凸显


创智天地的形态与当初设想的“知识型社区”分毫不差,从环境宜人的创智天地广场步行可到人文气息浓郁的大学路,大学校区、公共社区、科技园区在空间上融为一体。


年初,IBM执行中心整合上海业务部门全面驻扎杨浦,在原先办公地的基础上扩大办公区域,整体入驻新建的创智天地科技中心拓展事业。


“创智天地内140多家云计算、大数据企业刷新着人们对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四新经济的理解,”杨浦云计算创新基地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苓介绍,“35家入驻云海大厦的企业中有22家获得了风险投资,最多的一家创造了国内云平台创业企业融资6000万美金的纪录;复旦、同济、财大等9所高校与云基地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成为出入云基地沙龙的常客;云展厅的参观者超过万人,成为科普基地和云计算产品推广的前沿阵地。”


“今年新设立的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也已经落户在科技中心,将成为全国工业设计创意研发、服务、综合咨询的领军机构”,杨浦科技创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官远发介绍,研究院将建设以工业设计为核心的国家创新中心,集聚一批相关产业,建设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展示研究院研发与设计的最新成果。


“三区融合”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日益凸显,为杨浦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增长点。创智天地2013年全口径地方税达到4.07亿元,同比增长72.6%。官远发透露,“十三五”期间园区将进一步扩容,向北扩展100万平方米。



不设围墙的商学院将入驻


围绕上海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结合复旦大学、杨浦区在深化产学研合作方面的实践,杨浦区去年提出建设“复旦创新走廊”项目,连接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和江湾校区,沿着邯郸路—淞沪路,打造生态生活与知识生产、创新创业融合发展的区域。今年,“复旦创新走廊”从一个提法变为可行性报告,并启动规划编制。


作为“复旦创新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选择创智天地作为新院区的所在地,有望建成中国第一所与社区融合的开放式商学院,“不设围墙,对企业开放,也对社区开放。


高校学院的“深度植入”和“三区联动”升级发展,必然进一步提升杨浦作为创新、创业、创意乐土的生产力,并为上海培育更多的创新人才。据悉,“十二五”以来,杨浦区海外高层次人才新增75人。截至2014年6月底,,海外人才创业企业466家。(来源:文汇报)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