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

如果孩子遇到变态导师....父母能做什么?

2022-01-14 03:10:17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1443 篇文章

Photo by Senjuti Kundu on Unsplash.

作者:至善小明,至善父母课堂创始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一个13岁男孩的妈妈。致力于家庭教育,亲子关系。本文来自:至善父母课堂( ID:zsfukt )。

(因为他,我特意去听了他最喜欢的这首歌曲。)


3月26日7时28分,武汉理工大学三年级的研究生陶崇园从五层宿舍楼顶的天台坠亡,而两天后就是他 26 岁的生日。

 

这位满怀着要攻读博士、甚至出国深造梦想的大男孩,一次次深陷于“控制与决策”专业的导师王攀的“控制之下”。他就像被王攀从大海里精挑细选后,打捞上来的一条鱼,思想上再怎么挣扎,也无法逃离这张漫无边际的网。

                                             

我仔细阅读了相关的文章,从很多细节中,发现他逐渐陷入绝望的轨迹。深深惋惜之余,我想更应该从中找到些什么,让作为父母的我们,从小在教育中为孩子们不仅能打造一副远离伤害的铠甲,还能为他们插上一副腾飞的翅膀,成就一个强大无比的自己。

 

Step 1

  教孩子认识社会的复杂性   


“学习好,老实,人品好。”

 

“尽管在学习上有足以骄傲的成绩,年年都拿奖学金,但陶崇园显得不太自信。”

 

“衣服和生活用品没有一样品牌货,很少用网络用语或表情包,平时和同学交流不多。”

 

孩子的心智发育是逐步完善的,他们一开始对人会简单地分为“好”与“坏”之分。但其实,社会是复杂的,人也是很复杂的。

 

就像王攀,他有对陶崇园好的一面,但更多的是超出了常理“控制”他的一面。面对这种“好”与“坏“之间的地带,父母应该从小让孩子懂得,任何个体都有行为边界。孩子不要去侵犯别人边界的同时,更不要被他人“不正常”的边界所侵害。

 

所以,在我看来,他 25 岁的青春岁月里,少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 社会教育,也就是提前了解这个大千世界中的复杂性,以及“人类”这个物种的多样性。这就是个体教育中的“社会化”过程。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从生活点滴就可以让孩子逐步了解社会的复杂性:

 

和孩子充分交流他们在学校所遇到的人和事;

 

把我们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事情与困难告诉孩子,带他们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

 

把社会上发生的新闻和孩子们讨论;

 

根据孩子的年龄,尤其是大孩子,探讨书籍、电影、电视作品。

 

通过这些方法,孩子们虽然没有实际经历,但他们会通过学校、家庭的窗口来提前了解、认识这个美好与丑陋并存的社会,并学会如何防范与应对。

 

通过不断的积累,不断提高的认知水平,他们会对社会中的不熟悉的人或者事情先具备了一种可贵的警觉意识,并有了一定的辨别能力。

 

同时,他们会有主动思考和建立自己的行为边界,也会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实践;并通过必要的尝试来学会如何说 NO,从而提高掌控自己生活的能力。

 

Step 2

  成为孩子战线上的战友  


“我感觉我要奔溃了,我不晓得怎样摆脱王老师。”

 

“再忍忍吧,能不翻脸就不翻脸,再挺几个月就过去了。”任霞(妈妈)都劝他忍。

 

“妈,我的心情你不明白。”


任霞想拉住他,他没有理会,头也不回的走了。

  

陶崇园从五楼跃下的前一个小时,他见到了赶来看望他的妈妈。可是,事情并没有发生转机。他试着做了最后的倾诉,我理解那是最后的“求助”。但是,没有得到他想要的回应。他义无反顾地“走”了。

 

每个生命从降生开始,就是孤独的。不论多大的孩子,即使是嗷嗷待哺的婴儿,他们也渴望理解与支持。只不过,他们“倾诉”的方式有些特别,哭声就是他们的倾诉,得到理解和支持,他们就会停止哭声,甚至用笑声来作为心满意足的回应。

 

所以,在未成年时期,他们总是向最亲近的人 — 父母与家人寻求理解和支持。这是情感发展的需要,也是寻求爱的必然方式。尤其对于独生子女来说,这一点更为重要。



而且伴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在遇到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时,理解和支持的重要性有增无减。因为他们面对的社会环境日益复杂,他们要经历更多以前未经历过的事情。

 

所以,在亲子关系乃至任何一段良好的关系中,最重要的基础就是“理解”。只有理解才能做到“共情”,从心理上消除孩子的孤独感,才能让他们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而发掘出自己生活的意志和行动。

 

而在“共情”的基础上,父母还可以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从过来人的角度帮他们去分析面对的问题,剖析利弊,可能解决的途径,并帮助他们做出尽可能正确的选择,然后还可以坚定地告诉孩子 — 父母将全力支持他们的决定。



在这种影响下,孩子会慢慢建立起自我思考、自我选择、自我负责的良性循坏。更加重要的是,他们会从中体会到谁也无权控制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才是人生的真正主人。

 

父母、家人成为孩子的“战友”,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战胜一切困难和挫折的法宝,“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能量与成功的可能性远远胜过“孤军奋战”。这也是所谓的挫折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Step 3

  帮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  


“我把过去的人生都理解了。”

 

“如果有一个世界浑浊的不像话,原谅我飞,曾经眷恋太阳。”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如何度过?”

 

“是追求金钱财富,权力地位,还是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我作为一名 70 后,尽管父母的文化与学识极其有限;经历了物质匮乏的成长岁月,但从小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中,却得到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那就是找到了自己平凡人生的方向 — 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服务于社会与他人中,最大化自己短暂的人生价值,成就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才能拥有一个有意义、无怨无悔的人生?”

 

作为父母的我们,完全可以用实际行动和孩子一起来追寻这看似复杂而又简单的哲学问题。孩子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自然也会去探求属于自己的人生目的。这一点往往和父母的学识、地位、财富无关。

 

对个体而言,只有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答案,才会从根本上解决作为个体奋斗的方向,实现的目标,选择的路径,和所面对各种挫折、甚至苦难的态度。


Photo by Robson Hatsukami Morgan on Unsplash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拥有一个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拥有一个比较远大的人生理想与抱负,他们的视野将会更加高远。

 

他们既可以脚踏实地于现实生活,又可以不时跳出现实到理想的高台上张望一眼。在精神世界里建立起一套丰满的体系,引领自己不迷失不懈怠。

 

在那平凡而伟大的目标激励下,即使屡败屡战,也会用积极地态度重新出发。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他的人生之路注定会很长,因为他拥有了一双强有力、可以腾飞的翅膀。


社会环境是如此复杂,对身为父母的我们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目光再也不能停留在孩子书本知识、分数成绩的提高上,我们需要未雨绸缪,从小为孩子长远的健康发展做出充分的准备。

 

用社会教育为他们从身心上打造一副保护自己的铠甲,用深深的理解与坚定的支持成为他们强大的“盟友”,用远大的人生抱负为他们插上一双奋力腾飞的翅膀。

 

既然我们与孩子终将指向分离,那么就让我们在分离之前帮助他们具备变得无比强大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成就他们独立、勇敢、富有追求的灿烂人生。

-  END  -

推荐阅读

一诺:后天

一诺:第三个春天

中国教育到底缺了什么?

颠倒的教育:当大学变成幼儿园

和他们比,我们送出国的“精英”其实是整体溃败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看经典热文,点击菜单。


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

请给邮箱 nlsh88@163.com 投稿吧。


欢迎转发分享;对话框输入“转载”即可了解授权详情;未经授权不得用于微信外的平台。文内未标注图片皆来自网络。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