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

谁捕获了光谷“独角兽”?

2020-12-01 02:56:14


4月中旬,创业公司武汉初心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产品“石墨文档”,宣布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由今日头条领投,光谷人才基金跟投。


此前,石墨文档获得三轮融资,分别是:2014年12月来自明势资本等三家机构的800万元天使轮融资;2016年8月获得山行资本、心元资本等领投的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2017年11月获得由今日头条领投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



石墨文档成立于2014年5月,产品于2015年6月正式上线,定位为中国版的Google Docs ,可以实现多人同时在同一文档及表格上进行编辑和实时讨论。


4年融资4轮,可以说是备受VC(Venture Capital,创业投资)关注了。而石墨文档CEO吴冰回忆说:“武汉一投资人曾问我,微软这么多人做(文档)你凭什么做(好),他们认为这样的商业模式不可能成功”。由于团队得不到资金支持,吴冰远去北京,一路过关斩将,拿下的几轮融资基本由一线城市的投资机构领投。


得到本土融资有多难



苦于得不到本土VC青睐的互联网创业者大有人在。


武汉新晋独角兽斑马快跑,也遇到过融资尴尬:“湖北的投资机构在路边数车的数量,以此财务数据来决定公司估值。”



专注于C2B模式的消费者直采组织“大件会”,在2017年底获得由沸点资本领投的3000万元A轮融资。“一开始跟武汉的VC机构接触得比较多,一共有四五家吧,前后谈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其中有一个已经签了意向书,甚至连尽调都做了,但最后也不了了之。”大件会创始人梁夏透露,后来跟沸点的合作效率就很高,从看项目到定下合作意向只用了一周,打款也在一个多月之内就完成了。


据悉,武汉时光部落网络有限公司(产品为“时光小屋”)已在近期解散了武汉的主要团队,将公司大部分业务搬迁至北京,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想离靠谱的投资人更近一点”。


而包括石墨文档在内的一些武汉互联网初创团队,也早已采取武汉-北京/上海多地联合办公的形式,或者将公司核心业务迁往一线城市,以便让投资人更直观地看到公司核心价值。


“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投资机构比较密集,融资、分享之类的活动也多,对投资人来说各方面的综合成本肯定比亲自来武汉要低,一些差不多的项目很可能也就一起投了。而在武汉,除非你公司做得特别突出特别好,吸引外地投资人过来的可能性才更大。”武汉山骁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程轩昂表示。


山骁科技是一家以AR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此前曾获得两轮、数千万元融资,均由外地机构领投。


3月23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公布2017 年的共164家中国独角兽企业,其中武汉占据5席,斗鱼、安翰、卷皮网、斑马快跑及直播优选榜上有名,全部位于光谷。而2016年武汉的独角兽企业仅为2家,仅一年时间便新增了3家,这样的成绩使武汉在全国各城市中排名前五,仅次于北上杭深。


毫无疑问,近几年武汉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创业企业,但回顾其壮大过程,无论是卷皮还是斗鱼,都是在外面拿到的投资。


武汉创业红娘公益服务中心做过一项统计,2015-2017年这三年里,通过该平台促成的融资项目达148个,仅有13%是由武汉机构参与投资的,北京、上海的VC占去了半壁江山,其中个人投资占18%。


本土明星企业(不完全统计)


互相看不上?


至于为何互联网创业公司得不到本土VC的“垂青”,原因很多。


武汉FA机构(Financial Advisor,主要为企业融资提供“撮合”服务)“猫眼资本”投资总监吴金龙感慨:“要撮合本土创业者和投资机构太难了,不是融资金额谈不拢就是双方预期不一致,匹配度不高。”


“感受最明显的差距就是,一线城市的VC,尤其是大型机构,更注重企业的战略,也就是更加长远的成长性,而不太在乎当下是否盈利这些。但本地的机构,独立判断能力就相对弱一些。”梁夏坦言。


“基本上投资金额大一点的,大几千万上亿的这种,都是由领投基金来发起的,可能是一家大机构牵头,然后再有一些小机构跟投。但很多互联网公司并不接受这种搞法,觉得把公司的结构搞得很复杂,后期管理等各方面成本都比较高。”程轩昂说。


梁夏也认为本土VC更愿意在大机构后面跟投。“本土VC对早期项目参与得很少,但往往到后期,价格已经很高了,还不一定进得去。”梁夏认为,投资比的就是眼光,尤其是早期项目,投资经理的格局非常重要,真正优秀的项目越早进入就越好。



“据我所知,很多武汉的互联网公司只要有机会,还是更愿意找大的投资机构合作,大机构本身自带的资源就多,而且投资经理的素质确实要高一些。说实话,本地机构靠谱的不是很多,数量和质量都差一些。”有互联网公司创始人表示,“武汉创投圈还流传着很多本土投资人跟创业者扯皮的故事,这也把我们吓到了。”


上述人士分析,本土VC跟一线城市的差距体现在“投资经理的水平和视野”,他控诉称很多本土的投资经理“对行业和趋势没有自己的判断,只会跟投,但既然大型机构都愿意投我,我还要你干嘛?”


梁夏还谈到另一个细节。“大件会融完A轮以后,也有本地一家市场化的VC托朋友找过来,说是想谈合作。但我跟那个基金的合伙人见面时,对方跟我讲话的语气就像训小孩一样,让人感觉比较难受。”梁夏说,自己接触到的全国性大机构的成熟投资人,往往觉得创业者对行业的了解比他多,对创业者都是非常尊重的。



“现在信息化程度这么高,真正好的项目,其实是不缺资金和机构的,不怕融不到钱。大机构不会特别主观,一般就是看项目本身,而不会因为手里有钱就高高在上。”梁夏说。


本土机构具备“后发制人”的潜力


不过,程轩昂也认为,互联网创业公司如果有搬离武汉的情况,融资难应该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其他的潜在因素也可能是高端人才缺乏、市场容量不够等等。


联想之星·星云(武汉)加速器CEO卢建为也表示,可能确实有个别互联网公司搬离的情况,但绝对不是主流。


“相反,我们看到国内的顶级投资机构,像红杉资本、今日资本、高瓴资本等正在加速对武汉的投资布局,说明资本市场正在看好武汉的发展。”卢建为说,一方面武汉本地的创投水平和氛围都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城市的双创氛围近些年连续活跃,项目团队和质量也越来越好。我们相信随着武汉产业集聚效应增强,高附加值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武汉的创投界必将成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其实,本土投资机构缺失、初创团队融资的窘境在国内二线城市(或者称“新一线城市”)中普遍存在,从历史角度看很重要的原因是本土互联网创业氛围尚未形成,企业实力普遍较弱,难以达到VC们的投资门槛。比如有调查显示,在成都的创投圈,本土VC投资比例甚至不到一成。


卢建为表示,武汉本地的互联网创业团队跟一线城市比起来,差距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产品的原创性、创新力尚有欠缺,产品更新速度也要慢一些;二是营销宣传比较弱,可能会有好的项目,由于不擅于对外宣传推广错过了不少好的机会;三是市场信息的灵敏度也差一些,受整体市场环境的影响,相对一线城市来说信息更新要晚3-6个月;最后就是本土企业和用户对新事物的接受和尝试意愿相对要弱。



事实上,面对创业人才和优质团队的“流失”,本土机构也很焦虑。


梁夏介绍,前文提到的那家连尽调都做完却没有最终合作成功的机构,当事投资经理随后也离职了,其中可能也有“看到优质项目却无法推进”的无奈。


在武汉,多数VC都是由政府主导的国资背景,很多都带有产业园性质,仅有少部分为中小型风险投资机构和关联业务型投资机构。他们大多偏爱传统产业,如激光、电子,以及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产业版图。


一位不愿具名的市场化VC机构投资经理透露,武汉本土机构普遍的投资策略是,瞄准已经预备上市的中小板和创业版的优质企业,这些公司大都经营了5-10年以上,有固定资产和清晰的商业模式。“尤其对于技术迭代迅速的互联网企业来说,本土投资人的确存在各方面准备都不足的问题,呈现一种又爱又怕的状态。”


目前,光谷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达1000余家,软件和互联网企业2000多家,加上摩拜单车、ofo、慕声科技、跟谁学、江民科技、尚德机构、猿辅导、东方梦幻等8家炙手可热的互联网企业在此设立“第二总部”,光谷对人才、技术和资本的渴求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嗷嗷待哺”之势。而这些又恰恰是“独角兽”辈出的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五年间,在武汉参与风险投资的本地机构有27家,东湖天使基金、武汉科创天使、华工创投、光谷生物人才创投等机构成为领军者。但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同时期在武汉投资的外地投资机构多达45家。


猫眼资本成功撮合的两例创业者对接外地融资,总规模接近3亿元。从这个数字来看,这既是市场需求,也是本土机构的机会。


而现在,如何像天使一样来呵护这些优质的本土互联网企业,助力他们成为将来的“独角兽”,也是本土VC正在思考的问题。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