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

【赋能】到底啥玩意儿?

2020-11-20 04:01:29

 导言

赋能领导力的三大业务关键:业务设计、引领变革、解决问题;

赋能领导者最重要的三大工作:化解冲突、教练下属和团队学习;

赋能领导者必需的三大能力:构筑人脉、传播思想和反思觉察。

赋能型组织的四大特征——业务模式在实践中得到磨合和发展,团队在实践中发展出更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员工在挑战中得到快速的成长,领导者自己也在实战中持续提升。 

一、赋能,究竟是什么?

阿里巴巴不断强调要赋能商家、赋能中小企业;腾讯的格局观是“连接一切,赋能于人”;京东到家发布了“零售赋能”新战略;联想则要做“智能变革”的推动者和赋能者…… 


这些平台型的大企业都在不厌其烦地强调赋能的智慧和力量,那么赋能究竟是什么? 


“赋能”最早是积极心理学中的一个名词,旨在通过言行、态度、环境的改变给予他人正能量。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和管理学,其内涵是企业由上而下地释放权力,尤其是员工们自主工作的权力,从而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驱动企业组织扁平化,最大限度发挥个人才智和潜能。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新兴产业经济研究所特邀研究员罗百辉认为,领导者不能再运用工业化时代的管控思维来开展业务、带领团队了,必须发展出与组织的赋能职能相匹配,与时代的精神相适应的全新领导方式。 当前,互联网以全新方式颠覆着传统行业的同时,也颠覆了传统的组织治理方式。未来的组织必须能够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作出更快速的反应,对内又必须能够持续激发精英员工的内在动力并在工作中持续为他们赋能。


阿里巴巴执行副总裁曾鸣教授在为《重新定义公司》撰写的序中提到:“未来组织最重要的职能是赋能,而不再是管理或激励。” 

 

组织的功能被重新定义了,领导者的身份当然也应该重新定义,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领导者的核心价值观和关键能力应该如何定义?领导者如何掌握赋能领导力?

二、互联网时代,领导者如何掌握赋能领导力?

抓业务能力、带队伍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体系化能力是传统时代的领导者必备4项基本技能,在外部环境剧烈变化的今天,这4方面的工作都要重新定义,这是赋能领导者不能回避的现实。 

1、抓业务能力:持续激发和整合团队智慧以应对环境变化 

为整个组织设定方向并持续带领团队实现新的业务目标,这是领导者最重要的职责之一。传统的组织经营秉承的是系统工程思想。 

最高领导者对整体业务进行完整的顶层设计,然后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可单独完成的任务,而每个任务又交给不同的团队去完成,最后所有团队的工作成果集成为一个整体,崇尚的是设计好了再干。 


而互联网时代的情况大不一样了,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业务越来越复杂。最高领导者在客观上不具备顶层设计的能力。组织不再是一个贯彻高层设计思想的机器,而更像在高层意志与基层实践共同作用下持续进化的有机体。


组织的商业模式,是由高层的指导性概要设计和基层的创新性实践合力演变而成的。业务设计崇尚边干边设计的敏捷迭代方式。商业模式并不是一开始就能想清楚的,而是在实践中边干边调整和优化,逐渐演变出来的。 

 

赋能领导者懂得用群策群力的方式,能够激发和整合整个团队的智慧来设计未来业务、推动组织变革,并解决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唯有这样的领导方式,才能使组织的业务随复杂、快速的环境变化而随需应变,也才能在开展业务的同时赋予团队成员一套不变的应对变化、推进变革、解决问题的能力。 

2、带队伍能力:领导者要教导他人成为领导者

工业时代的组织是职能组织,是落实最高领导者既定战略的机器。组织把员工假设成工具,号召员工做革命的螺丝钉。福特甚至抱怨:“我只需要雇用一双手,却必须雇用一个人。” 

周希奇导师认为,互联网时代的组织是以创意精英为主体的创新组织。组织的定位悄然发生了改变,组织是为创意精英赋能,帮助他们成功的平台。员工不再是完成任务的工具,而是事业的合作伙伴。 


在赋能组织中,领导者要把每个员工假设成小CEO,给他们营造创业的机制和在业务中成长的机会,员工才能从工作中得到足够的创新空间、成就感和成长锻炼。


传统的领导者可以绩效至上,而互联网时代若不关注员工的发展和成长,创意精英就会率先不跟你玩了。


所有员工都有深度参与业务决策,把自己的才智通过创新性业务开展绽放出来的诉求,需要在产品与服务的独特风格中寻找自己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组织要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领导者最应该转型成为赋能型领导者,把团队建设、人员培养这种原来并不怎么重视的工作,提高到空前重要的高度,充分激发员工深层次的内在动力,并在工作中培养下属的业务推进和带领团队的能力。

3、自我发展能力:领导者自身的成长速度须大于团队的平均成长速度 

只有自己的成长速度远大于团队平均速度,领导者才有资格晋升或保持现有的岗位。因此,赋能领导者持续发展自身是带动整个团队成员在工作中成长的关键。在互联网时代,自身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个人的影响力、不断拓展人脉和在实践中持续反思觉察的能力。 


首先,领导者的另一个角色是业务代言人。在互联网时代,不是网红的CEO不是好CEO,互联网时代的领导者更需要借助故事传播自己的思想,营销自己的业务。


诺埃尔·蒂奇认为,领导者要会讲三种故事,丹尼尔·平克则把“故事力”定义为决胜未来的六大能力之一。


其次,互联网让所有人深切体会到人脉的价值,以至于有人慨叹,在互联网时代,低调就是自残,先赚流量再变现。现实情况是,有意识、有规划地发展管理能力和发展自己人脉的人并不多,正如很少有人把自己的饮食和健康纳入有意识关注的范围一样。 


最后,领导者自己要能够持续进步,具备自我觉察和反思能力。反思是心智模式迭代的重要手段,领导者的心智模式也要不断迭代更新。 

珠三角著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徐波认为,职位越高、能力越强的领导者越容易自我意识膨胀,越难认知迭代,常常出现最高领导者自身成为组织持续变革的最大障碍还不自知的情况。 


如果领导者能够把反思复盘当成工作中的习惯,组织、下属以及领导者自身都将不断地重新定义、持续成长。 

4、体系化能力:有方法将资源整合成绩效 

真正的高手永远守住一套不变的套路,以应对纷繁复杂的外部形势。方法技能是组织智慧的核心,是百年基业的真正基础。有丰富的方法技能沉淀的组织,才能保障高价值的持续创新,才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组织。

 

方法技能的总结需要一个去背景化的抽离过程,萃取方法技能的目的,如同盖房子用事先做好的预制板一样,正是为了下次遇到类似情境时能够快速地做出反应。 


除做事有方法、有套路外,领导者的体系化能力还体现在刻意营造组织文化上。


如果领导者能够坚持用敏捷迭代的方式开展业务,依靠方法技能和群策群力的方式提升组织能力,用激发而非控制的方式带领团队,用教练而非命令的方式教练下属。 


久而久之,整个团队一定会发展出有创新活力、勇于面对挑战、人人主动积极自我实现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形成是赋能领导力的必然结果。 


总之,领导者带领团队开展业务的最理想的状态是: 


业务模式在实践中得到磨合和发展,团队在实践中发展出更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员工在挑战中得到快速的成长,领导者自己也在实战中持续提升。

 

此四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精选文章推送门

傅淑芳:企大进入知识共享时代,用互联网为传统教育赋能!

赋能:在线教育的AI打法与正念减压

不久前,机器人Aidam与6名往届高考状元同台比赛,最终以9分47秒的时间完成整张数学试卷,获得134分,而6名状元的平均分则是135分,仅以1分险胜。

  

“我希望通过这样的PK,让教育业界了解到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发展到了什麽程度。”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像人一样思考知识点,一步一步输出过程和答案,AI技术将给教育注入新鲜血液。

  

属于“教育+互联网”的时代已经过去,“教育+AI”才是现在和未来的希望。2017年7月,,明确提出到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其中,教育作为人工智能重要应用场景之一,未来想象空间巨大。

  

因为AI,在线教育又一次迎来了春天。AI教育风口越吹越大,贴上了人工智能标签的在线教育,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赋能:在线教育的AI打法

纵观众多AI教育入局者,这三种类似的打法必不可少:通过大数据,扫除知识点盲区﹔因材施教,提供个性化推荐﹔实时反馈,与老师亲密互动。

  

我们的教科书,很多和现实脱节﹔现在的老师讲课举的例子,和十几年前老师教给他的,是一套东西。课还是那个课,讲还是那样讲,变的是黑板转屏幕,面授转直播,它真的提升了教育水平和学习效率吗?


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老师的授课模式多是“一对多”和对知识点线性的推进,是无法根据学生的接受度和学习习惯因材施教的。

  

但AI技术的发展能让未来教育与人工智能结合的无数可能性,利用AI算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检测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再针对盲区进行专门的视频讲解、专项练习、专题测试等。

  

通过智能测试可以了解每一位特定学生的强项和弱项。测试完之后,针对学生学习,我们会跳过强项相关学习内容,针对弱项做增强的训练,以此提高自己的成绩。

  

目前AI教育最为亮眼的地方——个性化教学。基于算法技术以及感应器,在全面抓取、分析个人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掌握能力之后,因材施教,开展“千人千面”的定制式教学。

  

有了智能化工具的帮助,在开发课程和推荐测试题这些工作量大的事情上提高了效率。对于老师来说,解开了重复又繁重的工作枷锁,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多地集中在情感的交互、个性化的引导、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上面。老师可以根据AI所提供的数据信息做出有针对性的辅导,实时跟进学生学习情况。

软肋:AI教育尚未真正落地

大数据、知识图谱、自适应……这些听上去“高大上”的词汇给AI教育描绘了一张前景甚好的蓝图,但都是在概念阶段,落地的并不多。

  

AI育还存在诸多痛点,距离在教育场景的充分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果你对著翻译引擎说‘I am blue’,在没有语境的情况下,国内所有的翻译引擎都会翻译成‘我是蓝的’,但事实上你想要表达的是‘我很忧郁’。就是因为没有上下文,机器没有办法作这个判断。”类似这样的问题放进教育场景裡同样难以解决,所以说现在还没有哪个智能机器人可以真的像老师一样帮助学生。

   

AI在2B(对企业)领域的应用也还在发展阶段。目前AI所能做到的仅仅是对选择题这类的客观题匹配到精淮的答案,而对于问答题、作文题等这类的主观题,由于变量太多太复杂,还无法实现理解文字背后的意图,AI教育还面临太多挑战。

  

破局:真正的AI教育来日可期

随著进入在线教育行业的门槛越来越高,在线教育企业更应该把科技与教学的融合发展,作为驱动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AI成为当下在线教育企业的首要发力处,这尤其体现在对学生教学数据的收集上。教育公司跟技术公司合作,技术公司优秀的人才、算法和AI经验与教育机构的场景、数据结合,这样能形成一个数据闭环,能把学生的整个学习数据从课外辅导到校内,到在家学习全部打通起来。通过收集到更多的数据,得到一个更好的反馈。

  

教育本身才是在线教育从业者应重点深思的地方。AI+教育目前还只停留在传统教育所说的“育分”阶段,而未来的教育,最主要的是“育人”。学生学习知识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使用知识。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上,未来的AI教育还需进一步突破。

  

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正在创造的东西。我们正在做的、创造的东西决定了我们的未来,未来跟现代之间没有鸿沟。


课程通过学习正念减压的基本方法,体验自己的身心状态,了解身心的反应模式及后果。同时,练习智慧地看待问题,处理问题,并用一种新的视角看待生活、压力、生命,自我成长,探索生命。使学员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深度的体验,以正念修持减轻压力,缓解各种各样的心理烦恼与痛苦,健康生活。

新名词

正念,这个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完全陌生的词语在过去的30多年里已经从卡巴金博士的减压门诊传播到美国、加拿大等国的200多所医院。

正念就是觉知,就是用不带任何评判色彩的态度来活在此时此刻,充分觉察当下所发生的一切。

我们习惯于对太多的事情给出自己的评判,远处装修的声音听来是无法忍受的噪音,老板走过自己的身边没打招呼意味着老板对自己不满,孩子没有完成功课还顶嘴就是跟我对着干……


这里所说的不做评判是指你对自己多么具有评判性的这个做法不做评判,人的状态不是非此即彼,不评判,但是可以看到你自己和想要评判的事之间的关系。说起来有点绕口的话却值得人深思。


具体地说,正念减压有正式练习非正式练习。前者需要练习身体扫描、正念静坐、正念瑜珈、正念行走和正念进食,通过对视觉、声音、气味、滋味、触觉等来自外界的刺激以及自身内在感觉的注意,接近内心,让自己的生活逐渐从“doing”的生存模式转化到“being”存在的模式。而后者则更加重要,是在生活中时时刻刻不带评判地关注自己的当下,这更难,但经过训练,可以把自己的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

缘起:从门急诊临床干预来的减压课程

起初,正念课程作为身心整体医学的一个临床范例,是在医院针对躯体有疼痛的病人开设的一种辅助减压镇痛的实验课程,后来发现很多疼痛门诊转诊过来的病人在接受了8周的正念减压课程后,疼痛明显减轻


不少病人说自己多年来从来没有体会到这么轻松的感觉。这引起了卡巴金博士的兴趣,并联合肺科、肿瘤科、消化科医生进行实验室研究,对人体大脑进行电极链接扫描。他们发现经过正念减压训练后,,高度焦虑时大脑右侧前额叶活跃的状态渐渐转变为平静时的左侧前额叶活跃。


心理念头的转变会影响大脑各区域的变化,这一压力转化机制让卡巴基和同事们相信,可以通过调节注意力来进行临床干预,帮助病人减轻痛苦,帮助普通人更好地了解自我。


在过去的30多年里,原本用于辅助治疗病人的躯体慢性疼痛、抑郁症病人的正念减压法越来越多地被证明,能有效缓解压力。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各分校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共有250多个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了正念减压课程,现在这些内容已经走进了学校、养老院、。

疼痛门诊束手无策,减压呼吸神奇镇痛

“想象你是一个来自火星的生物,到地球上看到这颗绿色的小东西,你会怎样来认识它。 ”每一个参加工作坊的人拿到五六颗装载小袋子里的葡萄干,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员拿出一颗,仔细端详。
因为假设为一个从没见过的东西,所以老师要求大家探索这颗小东西,从放在手里掂量到放在耳边摇晃,从放在灯光下看到送入嘴里,最后慢慢咀嚼咽下,整整花了十分钟,才把这颗葡萄干吃下去。


分享感受阶段,一位男士说:“这是我有生以来吃过的嘴甜的一颗葡萄干,也是在我嘴里停留最长时间的一颗葡萄干。 ”另一位妈妈说:“这让我想起我9个月大的女儿,她拿到一个新鲜的零食饼干,会先看,然后摇摇,闻闻,最后才放到嘴里咀嚼。 ”

孩子们是生活在当下的最好老师,他们对世界有着“初心”。

品尝了葡萄干后,进入正念呼吸的部分。所有人朝天躺在瑜伽垫上,跟随老师的引导语进行体验。“请关注你的呼吸,不必用力深呼吸,只需要感觉到自己的呼吸,感觉到空气进入气道、肺部,送到全身……”。


一个小时的呼吸体验。有的人说自己睡着了,有的人则难以专注于呼吸,神游四方。这些在初学者都是正常现象,一方面因为都市人太需要睡眠,当处于心理安全和放松状态很容易睡去;另一方面我们忽略自己的身体太久,重新学习专注身体需要时日。

回家功课:洗澡时洗澡,走路时走路

现在有太多的人,洗澡的时候脑子想到了明天的会议上应该怎么准备PPT;走路的时候,想着今天怎么跟老板汇报工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想的是下周出差要准备的材料……我们的生活已经被快节奏和高压力冲散了。


“在互联网、手机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还能被区分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了压力,而今天,压力更是前所未有地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心理对身体的影响使得心身医学也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


“我的生活非常忙碌,这种时刻在做事,又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了什么做事的状态让我茫然又恐惧,我身边的很多人也有这样的情况。我上一次真心地开怀大笑是很久以前了。 ”


很多都市人擅长思考,却不擅长知觉。渐渐地忘记了关注自己的身体,有的人开车的时候在揣测生意经,有的人在洗澡的时候在想开会,甚至上厕所的时候也在盘算工作。他希望通过“身体扫描”等方法来帮助都市人回到内心,回到当下。

我要强调的是,正念不是医治百病的神丹妙药,但是对普通人来说,正念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就是学习这种可以自我疗愈的方法,对自己的身心状况保持更多的关注,让我们在成为病人之前,调整身心。


要知道,我们无法预防所有的疾病和意外情况,但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来照顾自己,这一切,从关注当下开始

曼雅

作家、身心灵导师、生命教练、情绪教练、冥想指导老师、抑郁症自疗痊愈先行者、曼雅静心馆创办人,著有《奔向幸福的旅程》。目前,专注于正念减压(MBSR)、正念认知疗法(MBCT)及其他身心灵课程的研究教学和传播,通过写作、演讲、授课及咨询等形式帮助人们提升意识水平和幸福感、发掘内在的智慧与潜能、疗愈情绪的创伤、找回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学习技能更多是用脑,学习正念减压是用心!

当我们正念觉察,听见自己身体的信号,

就会做出微调,从而妥善处理压力,

为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


没有理论,没有教授,

却在每个人心中点燃正念的种子。

让每个人都能与压力共处,

每一个当下都做自己的主人,

感恩曼雅老师用生命影响生命!

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应有“温度”

从教育制度出现至今,教师这一角色,并没有被任何一种机器或者其他角色取代。深圳企大负责人徐波认为,无论“冷机器”如何发展,都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技术的发展,为传统教育教学提供了革故鼎新的基础,然而,技术进步不等于教育进步,新技术应当始终是助学的工具,技术是手段,教育是本体。

深圳企大董事长傅淑芳表示,当今社会是信息化和学习型的社会,终身教育和学习才能满足人们对提高自我的需求。中国每年有超过3亿人要接受教育或再教育,但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的地域不平衡性等种种原因,使得优秀的教育资源过度集中,教育服务市场远远落后于教育市场的发展需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带宽的不断增大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在线教育将是未来一个极其重要的学习途径。在线教育的关键是创设能够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的网络学习环境,而学习者在网络学习环境中的学习活动离不开在线教育支撑平台的支持。在在线教育实施过程中,在线教育支撑平台起着基础设施的作用。在线教育概念可以理解为通过网络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等进行有温度的内容传播、分享、互动,是一种高效快速学习的方法,是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教育孕育德性的结合。


相比传统教育,在线教育的优势主要在于:

1、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非常灵活的能够获取知识和信息;

2、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终端普及,改变了多数人的阅读和学习习惯,以零碎时间,即碎片化时间学习正呈现发展之势;

3、内容与形式呈现丰富、多样化。目前,在市场上呈现出最多的是名师名校的通识选修课程包括IT技术与艺术类课程众多,主修课程相对较少。

    

在线教育平台可以给教学者和学习者提供点播课堂、直播课堂、互动辅导功能,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面授教育完美结合。借助互联网让每个人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教学者与学习者即使相隔万里也可以开展教学活动,真正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低成本的按需获取教育服务资源,使教育加速向虚拟化、开放化、分享化等方向转变,真正给传统教育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有“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在线教育、共享教育等模式随之兴起。但是,现代化的教育因其科学性和复杂性,每一次飞跃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累积。在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越来越火热的今天,我们是否可以拓宽思路,借助人工智能进行“精准教育”?又是否可以依靠机器学习实现“因材施教”?对于老师而言,除了授课之外,还有文书报告、家长沟通、家庭访问等许多工作,压力很大,如果用人工智能将老师从繁杂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让老师专门从事教学规划及其他创新性工作,对于师生双方而言,都是大有裨益的。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