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

营造公平教育环境 提升教育教学品质

2020-09-01 01:39:22


营造公平教育环境  提升教育教学品质




的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求学校教育“要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结合精神,以区教育局工作要点为依据,我校在建设校园生态教育特色文化的基础上,致力营造公平教育环境,提升教育教学品质,全面有序地开展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为实现“让学生快乐地学,教师幸福地教”这个美好愿景而努力。



生态和融、以德立校,致力营造公平教育环境

建设生态教育特色,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我校地处苏州市吴江区的最南端,丝绸重镇——盛泽,结合区域的丝绸文化特征,我校本着“师法自然、崇尚本真、开放自主、激活潜能、人文和谐、持续发展”的原则,传承和创新学校文化,关注生命、           生活、生趣、生长,形成独具学校特色的生态教育文化。

学校注重生态教育文化氛围建设,创设“绿色和谐”的校园生态环境。北教学楼西侧“融园”地面石砖上烙刻“勤朴勇诚、盛德厚泽、博文约礼、内外兼修”,蕴含了学校的育人理念,以融园为中心,责任石、致远桥、励园、积园相互呼应,体现了以“生态·和融”为精神内核的学校文化。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公平教育环境

学校着眼“立德树人”这一教育宗旨,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禁行性规定》,倡导良好的师德、师风,努力维护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

每学期学校都会进行学生评师活动,了解教育教学过程的开展情况,并且定时间、定地点阶段性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相关论坛,提高教师对热心爱教、公平施教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

重视学习过程评价,关注学生成长亮点

立足生本理念,学校转型优化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亮点,引导教师们发现学生存在的闪光点并给予学生常态化的鼓励,关爱每一位学生,使他们能享有公平的教育资源,真正做到让老百姓满意的教育。

学校将生态教育解读为关注学生全面成长的教育理念,希望通过教学模式的不断优化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力图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学会学习,将学习转变成一个可持续的成长过程。

课堂是提升教育教学品质的主阵地,围绕课堂,我校切实开展教学实践研究,因材施教,以学论教,努力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模式,致力于将课堂转变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可持续发展平台,让每一位学生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聚焦课堂、精进治学,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品质

以生为本,关注良好学习品质的课堂养成

学校遵循生本理念,将课堂教学的目的定位在师生的共同成长上,重点关注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课堂养成。希望学生通过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形成学习的专注性、学习的自主性、学习的深刻性、学习的严谨性,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获取最大进益的重要保障,学校努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能力,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思维能力。在开展常规日常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学校全面实施“艺体工程”,提高艺体学科的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特长培养,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在学科学习上减时增效。

以课为证,探索生态教学模式的实践路径

传统教学模式对于新时代的新新学生而言,显得陈旧而又乏力,教师讲授的多,学生思考的少,整堂课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只是被动的参与课堂教学,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虽然课改以后有一些变化,但本质上仍然是落后的片面强调成绩增长的教育发展模式。

学校在日常工作管理过程中,坚持向教师宣传强化教学三环节:课堂教学为中心,课前准备为基础,课后辅导为补充。强调课前准备要充分,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要充分考虑到班内同学的学习状况,因材选教、公平施教,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减少讲授环节的时长,增多学生思考合作的机会。

通过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实现知识整合,在教改路上摸索前行,努力形成具有“自然和谐”“互动探究”“合作共生”特色的关注学生成长的生态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型和优化依赖于教科研的理论支撑,学校立足课堂,开展教学研究,让教育科研常态化,为学校形成生态教学模式添砖加瓦。教研相长,成就深度的教研;研教一体,促进优质的教改。


创设平台、深度教研,聚力促生生态成长课堂

营造生态教学环境,激发课堂教学生趣

学校努力加强校园硬件设施的建设,营造生态教学环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媒体手段和教师们各有特点的教学特色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使学生享有教育资源上的公平。通过各种专业教室的建设、社团阵地的建设、文化基地的建设、课堂硬件的建设,以先进有效的各种技术手段辅助“课堂”教学,激发课堂教学的生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课堂教学中学生成为主体,教师更多承担引导者角色的时候,课堂学习渐渐趋向生活化和常态化,课堂教学拥有了生命力,成为了可以生长的课堂,生态成长型课堂由此产生。

强化教研课题研究,提升学生学习素养

通过相关教研课题的研究,促成了生态成长课堂的产生。学校本着教科服务课堂,教育科研要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改革与创新的思路,让教育科研走进课堂、走进课程,成为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可靠保证,成为教育创新、教育改革的有力支撑,以让每位学生享有“有质量的教育”为己任,切实开展务实的教育研究工作。

学校课题研究以提升学生学习品质为抓手,引导教师开展关于如何提升学生学习素养的课题研究,做到课题研究有的放矢,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使教科研更具生命力,更显常态化。

学校管理,德育为先,高效的德育管理工作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学校以“感恩教育、责任教育、励志教育”和“养成教育”为重点,着力推进生态德育进程,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助力。


着眼常规、升华管理,着力推进生态德育进程

注重德育队伍建设,推行三全管理思想

学校注重德育队伍建设,坚持开展德育队伍培训工作,每学期定期进行班主任培训、副班主任培训、德育导师培训,同时坚持召开班主任每两周的例会及学期末的经验交流会,加强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研讨和交流,全力打造一支能力突出、经验丰富的班主任队伍。

着力推行“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三全管理思想,学校利用德育导师制度扩大学校德育管理队伍,提升学校教师的责任意识和补位意识,利用制度化的管理为学生营造公平、优质的教育环境。

强化德育常规管理,提升德育行为规范

学生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在校的学习状态,在德育管理工作中,应坚持强化德育常规管理,提升德育行为规范,为教育教学工作保驾护航。学校在不同年级德育工作的重点稍有不同,高一年级侧重于“养成教育”,致力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高二年级侧重于“发展教育”,致力于培养成熟的高中生;高三年级侧重于“理想教育”,致力于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

细化主题教育活动,巩固生态德育特色

学校通过开展月度主题教育活动,巩固生态德育特色,进行生活化德育,特色化德育,加强学科课程的德育渗透,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学习的方向性渐趋明朗,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习效率。

学校有计划、有目的性的开展教育教学、教科研、德育等学校相关工作,致力营造公平教育环境,提升教育教学品质,努力契合精神,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通过建设生态成长型课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成长,而学校生态教育模式也得以形成。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盛泽中学)


校长传媒机构    

关注微信号每天阅读我们的消息

《校长》传媒机构每天为您推送精品内容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