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

关注 教育作为信息化最后“堡垒”的形成与突破

2020-08-23 00:03:48



文 | 宋岭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首次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为推进落实教育信息化的总体部署,,以期通过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教育发展中的系列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教育的革命性变革真的发生了吗?


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史蒂夫·乔布斯去世前就曾提出这样一个深刻的质疑:“为什么IT改变了几乎所有的领域,却唯独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自信息时代以来,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融入人类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经济、医疗、军事和文化产业等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的强大生产力。但唯独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效果不显著,信息技术之于教育,似乎成了可有可无、锦上添花的东西,更没有给教育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影响。这就是著名的“乔布斯之问”,这敲响了教育何以成为信息化进程中最后“堡垒”的警钟。



教育作为信息化最后“堡垒”的表现

无论何事,效果总是人们最关注并且是首先考虑的问题,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同样如此。教育引入信息技术面临的第一问题就是怎样更好融合的问题。在各个国家都竞相实施各种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同时,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信息化对教育领域的影响还很小,还没有体现出其强大的作用,这也许恰恰是各国大力提倡和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原因之一。那么,为什么说信息技术未激发教育领域的变革,教育作为信息化的最后“堡垒”表现在哪些方面?



信息化资源利用率低,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 

目前,我国教育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化资源体系的建设已经初步完成,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是学校购置或配备的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大部分被闲置,甚至仅仅充当应付检查的临时性工具,或者仅仅作为展示、炫耀和进行招生的招牌,未能实现物有所值、物尽其用,更不用期望物超所值了。而耗费很多人力、物力开发的教学资源和精品课程等也往往在项目评审结束后就被束之高阁,成为封存在资源库中的“存货”,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甚至出现重复投资、重复开发与重复建设的情况,结果造成了大量的浪费。有调查显示,仅在“九五”期间,我国政府就投入了高达500亿元左右的资金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但实际利用率不及10%。


当然,在教育信息化推进的最初阶段,大力配备和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与资源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当硬件资源到位甚至丰裕之后却迟迟不能实现在教学中较好的应用与融合,便成了问题,更是一项亟须解决的难题。从20世纪90年代到2015年,国家在教育信息化中的投入多达2000多亿元,可成果甚微,出现了高投入与低收益的矛盾。


信息化应用简单化,未能引发学校课堂的深度变革 

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是基础,但不是目的,其目的在于利用信息化资源不断地促进教育创新和变革,最终促进人的发展。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变革,通过改进教学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教育信息化不是简单地开发新资源、引进新技术,而是要通过教育的信息化促进教与学的变革,促进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等的深刻变革。


以互联网和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的确给教育领域带来了诸多变化。例如,学习的资源获得了极大的丰富,学习的途径和方式变得多种多样,多样化教学工具也给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这些变化都是表层的量的变化,更深层次的、结构性的质的变化仍未发生。而且这些更多的只是从日常生活层面改变了非正式的学习,直到现在,信息技术仍然不能大面积地改变学校的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仅是在教与学的方式和途径上,更需要与教育评价和教育管理等的系统性融合。例如,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评价依据、改变评价方式和内容、变革管理系统、提升管理效能等都需要从理论研究和实践行为上予以跟进落实。另外,深度融合最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在思想和意识上的改变,是教师和学生有能力且不由自主的习惯性行为的发生。然而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意识和技能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和科研的有效融合,很多教师仅仅把信息技术作为最表层的、最简单的工具来使用,传统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因为新技术引入而发生多大改变,以致人们纷纷认为,教育是一块最保守的领域。


信息化教学效果不佳,未能显著提升教育质量 

教学改进和教育变革的成效如何,往往通过学生的发展状况来衡量。其中从最简单、易量化的学业成绩方面来看,信息技术并没有给学校的教学带来显著的提升。甚至有校长戏称,即便将学校的计算机和互联网统统撤掉,对学校的高考成绩也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在国外同样如此,托马斯·罗塞尔教授对比了远程教育与课堂面授学生的学习结果,发现并没有显著差异,技术并不必然带来学生学习效果上的差异,这就是著名的“无显著差异现象”。对学生的能力发展而言,,结果显示,与30年前相比,信息化时代下中学生的阅读与计算能力并没有显著的变化。所以,在全球范围内普遍认为信息技术并没有给教育质量带来显著的提升。


但是,现实中的确存在这样的普遍现象——一旦新教育技术的应用并不能改善学习成绩便会被弃用,并回归传统“有效”(对学习成绩而言)的教学方式。这样一来貌似教育的评价方式阻碍了教育信息化效果的展现。以成绩为旨趣的教育评价方式可能是阻碍教师和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原因,但不是绝对的,更不是根本症结所在。“无显著差异现象”确实也暴露出了技术应用于教育过程中是有问题的,至少是在学生学业的促进上有待于改进和完善。如果再进一步分析,会发现素质教育与高考制度的大环境并不矛盾,能力的获得固然重要,但能力的获得需要以知识的获得作为基础,更永远离不开知识习得的过程,况且对于基础教育,学生的学业成绩本就应是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评价标准并不能成为信息技术未能促进教育变革的正当理由,信息技术同样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同样有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责任与义务。所以,不能促进学业成绩的提升本身就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问题,成为信息技术不能撼动教育的最大表现。


教育成为信息化最后“堡垒”的原因


教育自身复杂性和传统性的制约 

教育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庞大的系统,有很多因素都在发挥着作用,不是单靠其中的某一个因素就可以改变的,技术只是其影响因素之一。人们普遍期望利用信息技术来带动并推动教育系统的变革,但是如果没有与诸如课程改革、教育评价、教学的有效组织与管理等具体功能相结合,缺乏与创新愿景、环境建设、政策制度、组织文化和师资队伍等相联系和系统规划的话,单靠技术的革新是不足以带来教育的系统性变革的。以往,人们只关注运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和学习的途径、手段和方式方法等这样的细枝末节,把信息技术应用于管理、评价和服务等教育系统的有效改革和创新还较少,不仅忽视了信息技术与其他教育环境的融合,而且较少考虑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往往需要成熟的环境,包括技术本身的成熟程度、技术在生活中的普及和推广程度、教师和学生对技术的使用和熟悉情况等。


另外,教育也是相对传统的事业,通常情况下,教育的贸易形态一旦形成,就会几十年、几百年地一脉相承。教育是一项慢的艺术,教育系统本身的这种复杂性致使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变革效果显现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一定的后显性和滞后性。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需要时间的积累,用急功近利的眼光看待其效果是不可取的。且教育是一项关于人的事业和活动,人本身是作为情感的存在,这种特点使教育具有一定程度的内隐性和潜在性。所以,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是内隐的,仅用量化的标准来衡量难免有失偏颇,很难全面、准确地反映改革的真实效果。当下表现出来的学习成绩等直观的表象虽然是学习效果的表现,但学习对一个人来说,最核心的部分还是那些潜在的态度和情感的变化,其行为结果可能很久以后才能显现,是对人的一生的影响。技术应用于教育需要人为,更需要时间和机遇,当技术和资源成熟时,还需要相应制度和管理的到位支持与服务,当教师和学生也趋向于适应,在所有因素都成熟的时候,技术的进步便会给教育带来重大的影响。所以,信息技术推动教育的变革需要系统思维,需要联系并发挥各个系统的功能,协调配合教育中每个环节和每个人的作用。


技术普及性与适用性的限制 

首先是技术的普及程度。如果一项技术只是在某几个特殊的领域被广泛地使用,而还未普遍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此时,把这项技术应用于教学和学习显然是不够成熟的,如目前的虚拟现实技术。高的普及程度需要技术具有性价比高和技术壁垒低的特点,像人们日常普遍使用的“QQ”等平台的在线视频技术便可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当中,实施“在线课堂”实现远距离的在线直播互动。其次是技术的适用程度。即便一项技术再先进、功能再强大,但是不能满足实际教育教学需要的话,那么这项技术也顶多是一个“花瓶”成为摆设,而不是教育真正需要的“合适”技术。所以,只有当技术普及到一定程度,能为广大师生所接受和使用,并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时,才能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只有技术向公众靠拢实现平民化,再加上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学习,结合这两个方面的努力并达到某个平衡点,才会产生变革教育教学的巨大能量。


但是我们的教育技术研究往往缺乏对技术的普及性和适用性的考虑,趋向于追赶最新的技术,一旦有新技术出现,便迫不及待地拿来开发并尝试应用于教育教学当中。例如,当时微博一出现,便有专家认为微博必将改变教育教学生态,iPad一上市,便迫不及待地给学生购置,要求开发适应相应平台的教材和课程,而不去思考和追问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师和学生是否真正需要。其实,很多技术本就不是专门为教育而研发的,有些甚至通过二次开发也很难适用于现实的教育教学。另外,并非所有的教育教学都需要信息技术的依托,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与信息技术融合、所有知识和能力都适合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获得和培养。有些专门化和结构严谨的知识,对于特定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也许讲授的方法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技术引入者的“拿来主义”与践行者的抗拒 

首先是技术引入者的“拿来主义”,即来自于技术购置过程中教育行政人员和教育管理人员“急功近利式”的引导。当面对新技术时,他们往往习惯用“技术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教育的问题,认为一旦使用新技术便会产生所期望的效果。正如前面所讲,每遇到一项新技术、新产品,人们很少思考其到底是否符合教育规律和现实需要,是否适应于当下的教学,就迫不及待地将其应用到教育教学中。长期以来,我国推行教育信息化的方式是自上而下的,统一步调大规模开展,更多的是注重数量和硬件、追求新技术和多功能、听信商家和企业的推荐,缺少对教育自身的考虑。导致的现状是专家推荐、项目招标,然后就是买设备、建环境、装系统、开发资源,表面看似热火朝天、轰轰烈烈,但是这些资源的使用率和课堂实际教学活动的变化却不得而知。不可否认,这种模式在教育信息化的初始阶段的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更要注重教育中的人,更多地从教师和学生层面努力,自下而上地变革教育。


其次是来自于技术践行者即教师的阻力。变革对于教师而言,就意味着需要比往常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给教师带来了额外的压力和焦虑感,甚至需要改变一些自己原有的教育理念。大多数教师往往更倾向于或习惯于保持自己原有的教学模式、方法等教育生活规律,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职业惯性。甚至他们担心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变得无效而对新知识又一无所知,这种恐惧或对超越自我“舒适地带”的犹豫造成了教师不愿意拥抱变革而选择保守的立场。不可否认,也可能出现因前期开发和购置的问题而导致存在着一些设备操作复杂、不便捷实用的情况,这些新技术的引入势必会增加教师的劳动成本,却未必能带来相应的效益,于是教师便倾向于保守。但是这种现象不仅受教师追求个人稳定心理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学校环境和制度因素的制约,如果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相关政策制度、激励机制的保障,教师便更容易进行改革尝试。当然也存在着这样一些人,他们只看到了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放大了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更倾向于批判和畏缩不前,而不是面对现实,迎头解决。


突破信息化最后“堡垒”的策略


技术开发与引入的前提:满足教与学的切实需求 

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地位源自国家和民众对安全保障的强大需求,这种需求要求国家实施相应的计划与规划,推动着军事领域的发展;民用中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当属金融和电子商务行业,其推动力同样是需求——强大的消费需求驱动。例如,“淘宝”的崛起和越来越多懒人商品的出现都是在不同方面满足了人对身体,尤其是对体力解放的需求。所以,信息技术之于教育,同样只有满足并激发出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内在需求,其才会真正地变革课堂的教与学,进而推动教育的变革。


信息技术首先应满足教与学的需求,这样通过二次开发才能成为真正合适的“教育技术”。这种合适的技术不仅需要满足易学易用、推广普适性强和性价比高等特征,还应该满足教学中对便利和效率的追求以及问题解决的需要等。其实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在初始阶段往往需要以解决某个现实中的具体问题或满足某种实际的需要为突破口,这样才能得以继续地发展。像教学课件在学校教学中的广泛推广与使用一样,它之所以能替代传统的教学工具,是因为它满足了教师教学便利的需求。从某种层面讲,问题的解决也是需求的强大动力来源。从问题出发,强调信息技术为解决教育教学或学习中的问题服务,是其走进教育的第一步。所以,不能为了技术而开发教育技术,教育技术人员应该推荐合适的技术,而不是时髦的技术;更不能为了使用技术而使用,如果在某种情况下师生能面对面交流与互动,就没必要通过网络视频。


这就要求改变以往自上而下的强行配发与使用的情况,变为自下而上从教育中的人的角度出发,先广泛听取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并征集他们试用的意见与建议,再进行实验性的推广。教育的信息化需要教师和学生自发地、自主地、自由地运用技术,是出自内心热爱、自愿的选择。另外,需要学校尽可能提供轻松舒适的环境,尽可能地让信息技术“走出教室”,开放信息化的资源和设备,让师生能够充分享用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来自课堂中教学和学业压力的束缚,师生更容易散发出自己的热情,主动地去使用,这样才能激发出教师和学生对信息化的内在需求。沿着这种自下而上的方式才能最终形成繁荣的信息化教育态势。


技术运用的关键:规避工具主义和技术异化危机 

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首先应避免工具主义倾向。这种倾向是阻碍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的思想根源。工具主义倾向是指人们仅仅把技术当作人的一种生存和发展工具,忽视了技术作为工具之外的价值。不可否认,技术首先是作为工具而出现的,工具的角色在技术与人的关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信息技术被看作是人类各种器官功能的一种延伸和扩展,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欲望的延伸,技术已经从对人类体力的或某个器官的替代扩展到对整个身体甚至大脑的取代,技术已经成为人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其实,人在创造和使用技术的同时,也赋予了技术以人性的东西,技术在设计、创新与应用的过程中,人的目的和价值观念也随之内化于其中。因为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变化都是基于人发展的需求,所以,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被深深地赋予了人类的属性,某种程度上说,技术是人性的一种外化。人类的想象力塑造了技术的发展方向与模式,但是技术的正确使用也能促进人类想象力的发展。教育中,如果仅仅把信息技术作为教与学的简单工具,把技术看作是教育的“附庸”,是无法实现技术与教育的真正融合的,更无法推动教育的变革。当技术像造纸术、印刷术和黑板、粉笔等一样,真正融入教育中去,成为教育的一部分的时候,就真正达到了技术与教育的融合。


与此同时,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中应避免被技术所控制。这种控制首先表现出的是人类对技术的过度依赖。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必然会导致主体各种本能的丧失,成为技术的附庸,从而被技术所异化。在教育中表现为师生一旦离开了电脑和网络,便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有一种不会教学、不会学习之感。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无论是资料的搜索、论文的撰写、讲义的制作,还是学业、教学评价,都深度依赖着电子技术和工具。学生上课不愿做笔记,取而代之的是手机录音、拍照和录像及复制课件。然而做笔记的过程是当场记忆的过程和思维重新加工整理的过程,其效果远大于用电子工具记录下来再看。如果什么事情都交给机器去做,疏忽了自身在现实场域中的锻炼和体验,便不会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开发自己的大脑和各种能力,进而束缚自身的发展。这种对信息技术无控制、无原则的滥用,必然导致教育教学活动远离人发展的本质。当我们的大脑长期被电脑替代,当我们提笔忘字、计算和阅读能力下降之时,就是技术异化人类,使人类丧失自身能力之日。


所以,技术既不能作为简单工具而存在,又不能凌驾于人的价值之上。教育不能被技术所控制,而技术也不是教育的附庸。当技术与教育结合,在人的掌控下达到一定的平衡时,技术与教育就能融为一体,共生共长,共同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


技术融合教育的保障:高质量的教育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育信息化建设要从基础设施建设的起步阶段过渡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融合阶段,最终实现融合优质资源和技术变革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的创新阶段。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通过信息技术变革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等来提高教育质量,通过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来促进人的发展。当前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从强调硬件建设和基本的应用阶段,进入注重融合和创新的深入发展阶段。无论是应用、融合还是创新,都需要庞大和强大的人力资源作支撑,而目前最重要的困境是高质量教育信息化人才的缺乏。一方面需要教育技术开发与推广的专门人才,另一方面需要广大教师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教育技术能力。


新教育技术的开发和新理念的推广需要强大的教育技术人才作为后盾,针对教育技术人才的培养,我国已经建立了从专科到博士后的完备体系。这些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在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但是需要加强的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追求以及对信息技术有效促进教与学的研究,重要的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合适的且有效的教学、学习、管理和评价的模式与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另外,整体的教育水平不能仅仅靠专业的教育技术人才,教育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全体教师的参与。一方面,应加大师范生教育技术课程,尤其是教育技术实践课程的实施力度,强化教育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亟须提高广大在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水平。目前,通过“国培计划”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等一系列的培训,已经相当程度地提高了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但是培训的质量还有待提升,信息化、现代化的教师培训更要关注通过教师自身的提高从而真正改变教学,提升教育的质量。所以,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需要从以下几点予以强化。首先,现阶段培训的内容要注重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的养成,尤其要突出教师的信息化领导力在培训中的地位。其次,教师培训自身要融合信息技术。积极运用移动设备、互联网、云平台和视频课堂等新技术,整合培训内容与信息技术,改进教师培训模式,倡导利用新技术开展案例式、情景式、互动式、探究式等形式的培训。还要把集中培训、脱产置换研修与网络培训等形式结合起来,利用多元化、综合化的培训形式增强培训效果。最后,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还要突出实践性。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必须渗透在教师的日常专业实践之中,所以教师培训要注重在教师工作的实践场域中指导教师学习与实践。特别是信息技术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能力,更需要基于真实的教学实践的指导培训。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广大教师研发培训课程、评价与反馈培训效果等方面的参与度,通过相互协作、相互监督,充分发挥每一位参与者的力量与作用,实现精细化、专业化的现代化教师培训,为信息化时代下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作出贡献。



综上所述,如今的教育改革,总希望用新的信息技术去解决教育中的痼疾,希望合理地使用技术使其为教育服务。但是如果途径和手段是先进的技术,目的还是“如旧”的教育形态,那么始终都不会促进教育的发展。新的技术需要有新的教育形态与之相适应,引进新信息技术的同时,教育系统中的政策、制度、管理、课程和教学等各方面都要有相应的变革,这样才不至于出现技术与教育都想“动”,但技术又始终不能撼动教育的“两难境地”。但是教育自身的变革绝不是为了去迎合技术,也绝不是完全抛弃原有的“旧”。只有当教育技术真正统一到整个教育体系中去的时候,只有当教育技术促使我们重新考虑和革新教育体系的时候,教育技术才具有价值。所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应该是在原本的教育基础之上,始终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和需求进行教育变革,进而促进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共荣,最终促进人和人类的发展。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或识别下面的二维码即可直接进行刊物订阅哦!

声明与致谢:

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2017年第二 期,仅作分享交流用。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现中国教育学刊采编系统已上线,请大家登录官方网站http://www.jcse.com.cn 赐稿。

感谢大家对中国教育学刊的关注与支持,也欢迎大家的批评与指正。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