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

【清远教育】被分享60万次的TED演讲:25岁前请逼自己成为这样的人(转)

2020-08-22 23:21:18



点击上方“公众号” 可以订阅哦!

你成长中所有遇到的问题,都是为你量身定做的。解决了,你就成为了你这类人当中的幸存者。不解决,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可能成为谁。


二十岁到三十岁这十年的过程中,


你觉得孤独就对了,那是让你认识自己的机会。


你觉得黑暗就对了,那样你才分辨得出什么是你的光芒。


——刘同《谁的青春不迷茫》

五一节假日首日,不知道家长是不是已经为学生安排好了满当当的假期复习计划?


无论孩子将面临即将到来的高考或中招,偶尔的放缓一下脚步,也许是对孩子努力学习的最佳馈赠。


今晚,我们暂且放下学习,一起分享一篇被转发60万次的TED演讲。


回顾年少的自己,然后聊一聊孩子将选择面对的人生。


被分享60万次的TED演讲:

25岁前请逼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来源丨网易公开课

ID丨open163

分享给或迷茫、或无助、或渴望改变的你


在《》中写过:


那年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我有好多奢望。


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人生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


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也许几年以前,90后还不太能懂这句话。如今再看,难免心头一紧。


奔向30岁,青春年少的冲劲与欲望渐渐被现实的残酷打磨平整,身边的人开始走向财务自由之路,在一线城市有车有房,而自己却还在出租屋里浑浑噩噩地度日。


美国伯克利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Meg在TED上有期名为《20岁光阴不再来》的演讲,探讨“如何度过人生青年时期”的问题。


视频上传后,五天内被分享了60万次,TED国际公开课点击排名第一,、《今日美国》、《洛杉矶时报》等誉为“最实用派”的人生规划。


Meg用自身的经历与研究告诉年轻人:


20岁的你不把握光阴,就是在让30岁后的自己陷入中年危机。


时间已经不早了


对于中国人来说,应试教育下的人们大部分潜意识里认为20岁之前的人生仿佛只是一次赛跑,其终点就是高考,你完全无需问缘由,只需要冲向给你划定的重点,而且奔跑的过程单一无趣,缺乏自主性。


进入大学,忽然你就发觉,不会再有人告诉我们今天该做什么题、明天要考哪门课或者我需要朝哪里努力。


「究竟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一夜之间,主动权突然就落在了自己手中,仅剩家长期盼的眼神,好似一夜之间,你已完全长大。


面对这样的改变,大学数年轻人选择的是「等」


在宿舍的被窝里等,在游戏的厮杀里等,等待机会自己撞上门来,面对未来,除了茫然的等待,很难有谁能再给与引导。


可是直到等到毕业后才知道,机会永远不给没有准备的人。


等待四年,你最后等来了失业、失恋,颓废与茫然,可悲的是,最后还要给自己冠上「年轻所以不成熟」的借口。


殊不知,你此时的「不成熟」极有可能影响自己未来的一生



Meg在演讲中表明,不论从心理学、社会学、神经学还是生育能力的角度来看,“20岁,是你能对你的感情、幸福,甚至对这个世界做出的最简单、也最有潜在影响力之事的时期。”


为印证这一说法,我们再举一个最近广为人知的例子:


在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中击败北大学霸成为总冠军的雷海为,本是一位普普通通外卖小哥。


在其23岁时,不经意间在书店看到一本《诗词写作必读》,雷海为被书中的诗深深吸引,于是从此,他就在双休的时候专门去书店看诗词的书。


他每天背一两首诗,一直坚持到现在。等餐时,同事们都在玩手机,他则在静静地看着诗词书。

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人,在37岁时用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和汗水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神话。


有人说,就像身高一样,二十多岁的人智力发展也到了“头”。我想,大部分人都这么认为。感觉毕业后进入社会就完全不必再去学习,要么就是认为年纪大了,想学也记不住。


其实,在人的一生中,儿童时期的前五年是脑部语言区和大脑其他部分发育的关键时期。同样的,把参照系缩小到成年时期,20多岁就处于这最重要的位置



美国医学心理学家韦克斯勒用标准化智力测验测查了人从7岁-65岁的智力发展状况。他发现,智力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在22~25岁,此阶段性格的改变程度也远大于其他时期。


二十岁出头的人生不是发展的“搁浅期”,而是发展的“潜力期”


研究人员想告诉你:时间不早了,如果想要做些什么,现在就是时候。



回不去的二十岁


Meg在演讲中还为大家分享了一位40多岁咨询者的倾诉与感叹:


“原先有人告诉我,30岁不过是新的20岁,区别只是人生中又一个10年罢了可今天我才发现不是这样的。


好比做游戏,20多岁时谈恋爱就像在玩抢椅子,我知道我的男朋友不适合我,但这段感情不算数,我只是在消磨时间,每个人都东奔西跑地消遣玩乐。


但在30岁时,游戏音乐戛然而止,每个人迅速落座,着急的我不想仅剩一个人站着,所以有时候我想,当初我嫁给我的丈夫是因为他是我30岁时离我最近的椅子



Meg说,中年危机的最大问题,并不是买不起一辆红色敞篷,而是发现自己不能拥有想要的职业、不能选择自己想爱的人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越来越惧怕做错事而浪费时间,于是迅速开始事业,盲目选择一个城市,结婚、生子。好似身边所有的人都按部就班完成人生每个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而你也在这个浪潮中被推挤着前进,看不到终点,也不清楚方向。



知乎上“你见过最不求上进的人是什么样子”问题下的一个热门回答,就形容了这样的状态:“他们为现状焦虑,又没有毅力决心去改变自己。未曾经历过真正的沧桑,却又失守了仅剩的一点少年意气。他们以最普通的身份埋没在人群中,却过着内心最最黑暗煎熬的日子。”


有多少人步入中年,承受着内心的不甘与煎熬,其原因都是因为年轻时随便放弃自己的后果。


主持人刘同的书中有篇《写给20岁的日记》,他说,“你成长中所有遇到的问题,都是为你量身定做的。解决了,你就成为了你这类人当中的幸存者。不解决,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可能成为谁。


二十岁到三十岁这十年的过程中,我们都走过一样的路。你觉得孤独就对了,那是让你认识自己的机会。你觉得黑暗就对了,那样你才分辨得出什么是你的光芒。


用心建立人际网络


在一期《圆桌派》中,史航说:“当一个人跳进水里,真正托起他的,不是接触他皮肤的那些少量的水,而是身下大量你接触不到的水。


而你身边那些更加优秀的人,就是所谓“摸不到的水”。



一个人未来的伴侣和交际圈,很大几率也来源于我们现有人际圈之外。



Meg在演讲里分享了女孩Emma的故事。


那年她25岁,做着服务生的工作,对自己的前途毫无打算,更别提身边还有个眼高手低完全不靠谱的男友。


听了Meg的建议后,Emma开始选择相信:朋友与生活都是可以自己选择的


随后的Emma开始慢慢积累身份资本,扩大自己的交际圈,有意识地去结交自己想结交的人


几年后,Emma成功通过一个前室友的表亲,获得了一份艺术博物馆的工作。


而这个工作也给了她离开原先糟糕男友的理由,使她更谨慎地选择了人生伴侣,过上了让自己满意的生活。



新事物往往产生于旧事物之间微弱的联系之中,好比「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而这些微弱联系就是你进入一个新群体,开启一番新天地的钥匙。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著名演讲中也提到:


你不能预先把点点滴滴串在一起;唯有未来回顾时,你才会明白那些点点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


所以你得相信,你现在所体会到的东西,将来多少会连接在一块。


目前的你必须信任这些体会,直觉也好,命运也好。


这种做法从来没让我失望,也让我的人生整个不同起来。」



所以,在你20多岁时,不要拘泥于自己的圈子


尽可能多地参加各类活动,结识更广阔平台里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积累每一个细小的身份资本,等待这些资本间产生微弱的联系,催生未来发生决定性的质变。


相信总有更好的自己


北大高材生杨奇函在《如果你想过1%的生活》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集中精力在圆锥的高上追求高度,比匍匐在一个低层次追求接触面的广度,有效果且有效率得多。


博士刚毕业的学术菜鸟认识一个基层政府科员的难度略大,,喝一杯茶。」


在20多岁这几年,相较于追求身份认同,更重要的是增加自我价值



不要等到机会来了,却发现自己没有接住的能力和勇气。


如果目前的你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那么恭喜你,现在只需要有意识地朝那个方向尝试和努力,在这个方向里做尽可能多的有益尝试和积累。


不要总是因为一时应付的拖延,浪费时间。



《庄子·知北游》中有一句描写时光易逝的话,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却,忽然而已。


20几岁的,珍贵性无与伦比。


鲁迅在《热风》里说:


「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火炬。」


时光一去永不回,劝君惜取少年时。



声明: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网易公开课”,网易公开课,分享全人类的知识。

清心励学   修德致远

微信号 : Qingyuan-1998

咨询电话:400-681-6887

郑州市清远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