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

【果乡教育路】关于如何办好城市品质的乡村教育的思考

2020-08-21 03:16:53


           2015年我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有幸认识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并就洛川的教育现状进行了交流探讨。王殿军校长是一名从延安走出去的全国知名教育工作者,有着很深的家乡情怀,他对我提出的依托清华附中办好洛川教育的想法非常支持。回洛川后,我和班子成员、教育人士广泛沟通,获得了大家的一致支持,并提出了许多中肯可行的意见建议,经过多轮次的协调商定,2016年7月9日,洛川县人民政府和清华附中达成了战略合作意向,双方签署了《洛川县人民政府和清华大学战略合作协议书》等多项协议,并付诸实施。合作半年来,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籍以此,我就如何进一步提升洛川教育水平,推动教育事业追赶超越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一、办城市品质的乡村教育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现实选择

        洛川共有人口22.06万。有学校91所,其中高中3所,初中12所,小学34所,幼儿园40 所,职业中学1所,特校1所。教师 3938名(含民办),学生43152名。洛川因洛川会议彪炳史册,又因苹果闻名全国。2016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13元,城乡一体发展走在全省前列,统筹城乡位列全省第七位。健康持续发展的苹果产业为与清华附中合作办学提供了坚实的经济支撑。

洛川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是延安南部的文化中心。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各种思想在这里激烈碰撞,自古就有崇文修德、读书为上的传统。历届洛川县委、县政府都极为重视教育事业,但富裕起来的洛川人希望子女上好学校、接受好教育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有一位学生给我来信说:“作为洛川的孩子,我们与城里娃最大的差距,在于所学知识底子比他们薄很多,导致我们学习很吃力,我们并不比他们差,或许我们比他们更优秀,我们不想落于人后,我们是洛川娃,也想为家乡争光”。“不让每个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我们县委、县政府的责任担当,我们要以不甘人后的精神,勇于变革,敢于实践,办城市品质的乡村教育,让洛川的每个孩子都能公平的接受优质教育资源。

近年来洛川的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但仍面临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专业结构还不尽合理,资金投入不足,优秀生源外流现象严重等问题。对洛川而言,延中、宜中等学校办学理念固然值得学习借鉴,但拿来用好,走出一条符合洛川实际的办学之路却并不容易,存在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等到解决。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北京市重点中学、中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培训基地”,先后被国家教委和北京市评为“德育先进校”、“北京市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可以说在全国都是很有影响力的。要彻底改变洛川的教育现状,就必须由单一的“被动输血”,彻底变为“自我造血”,这是与清华附中合作办学的目的所在。

      2016年秋季清华附中创新班在洛川中学正式开班, 推进过程中清华附中团队全程培训指导。目前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成绩突飞猛进,快速缩小了和秦汉学校的差距,个别学科已有超越,实践证明我们与清华附中合作办城市品质的乡村教育是切实可行的。我们要紧盯目标,借梯登高,创新办好城市品质的乡村教育,让我们的孩子享受具有城市品质的教育资源,这是洛川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准确定位城市品质的乡村教育

          城市品质的乡村教育,就是在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把城市教育先进的理念、优越的资源、科学的管理、丰富的要素融入乡村教育。其核心是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培养具有核心素养和个人发展特长的优秀学子的一种教育模式。

走城市品质乡村教育之路,就是要用清华附中“优越的校园文化、开放的教育视野、包容的学校氛围、鼓励创新的教育环境和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五大核心要素,充实引领县乡农村教育。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培育打造高素质的管理团队,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推进学校自主管理,推动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坚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提升学生智慧,培养具备平民本色和领袖素养的创新型优秀人才;坚持以质量为核心,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坚持服务产业发展,抓好职业教育,培育具有先进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的职业农民,推动形成具有洛川特色的教育模式。

      走城市品质的乡村教育,就是要充分挖掘乡村教育资源,利用乡村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运用城市品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创造出有利于乡村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和平台,努力使乡村学生树立起远大的志向,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心,激发出强烈的学习动力,真正培养出一批既能全面发展,又富有个性特长的人才。

三、着力打造城市品质的乡村教育品牌

办城市品质的乡村教育,不能简单的“拿来主义”,而要结合洛川实际进行探索和创新,最终实现“为我所用”。对于洛川来说,打造城市品质的乡村教育品牌,就是要在9年的时间里,分三步走,打造出具有洛川特色的教育品牌。

第一步,抓好试点,积累办学经验(2016年至2018年)

   试点工作是打造城市品质乡村教育迈出的第一步,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要全面落实《洛川县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创办“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创新班”合作协议书》精神,办好试点班,确保洛川中学“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创新班、高中创新班、教师培训班”结出累累硕果,获得社会特别是家长的认可,成为质量上乘、特色鲜明、升学率高于市内名校的示范班级。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全县“试点班”高中达到6个、初中达到10个,教师队伍达到77名,为全县扩大试点范围积累好办学经验,储备好人才队伍。

第二步,全面铺开,提升办学品位(2019年至2021年)

   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将城市品质的乡村教育理念在全县所有初、高中全面推行。逐步实现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办学模式基本形成,教育质量普遍提高,发展走向均衡,基本没有优质生源外流现象。建成2-3所全市、全省有影响的示范性初、高中,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使洛川教育教学质量再提升一个层次。

第三步,巩固提高,形成办学特色(2022年至2024年)。

    全力抓好巩固提升工作,确立“清华引领、素养为先、笃行致远、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初步形成洛川教育洛川特色。城市品质的乡村教育模式覆盖全县所有学校,全县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教育均衡发展真正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广大洛川人民,并吸引外地优质生源向洛川流动,走出一条用城市教育理念打造县乡教育的新模式和新路径,洛川教育品牌初步形成。

四、全力保障城市品质的乡村教育顺利推进

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好教育事业,确保城市品质的乡村教育在洛川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果实。

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障。

            县上要成立领导小组,出台《洛川县人民政府和清华附中战略合作9年规划》,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指导,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级各部门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大力支持,齐心协力创办城市品质的乡村教育;教育主管部门要理清思路、凝聚共识,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去推进、去落实;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树立追赶超越的意识,大胆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准确定位,找准突破点,为推动洛川的教育事业添砖添瓦。

深化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树立政校分开、管办评分离的办学理念,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办学机制,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扩大办学自主权;深化教学改革,定期举办全县中小学课堂教学研讨会,推广清华附中办学经验,创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改进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与素质教育、国家招生制度改革相适应的评价考核体系,建立第三方教育评价机制,构建以品德为先、能力为重、业绩为主的教师评价体系。建立适应学生持续全面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促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学生素质全面提升;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行“四制改革”(校长选任制、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岗位责任制)和“校长能上能下、教育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管理经验,推进教师年度考核与定期业务考试相结合的评价制度改革,考试和考核结果与教师聘用、绩效激励、职称晋升、评优树模等挂钩,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

落实待遇,提供队伍保障。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实行校长三年一轮的高层次全员培训和教师三年一个周期不低于360学时的培训,坚持每年邀请国内一流名师专家进行专题培训,充分利用清华附中进行培训,磨炼打造具备清华品质的校长和教师团队;建立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到乡镇学校巡回讲学和乡镇学校教师到清华附中秦汉中学、县城学校跟岗学习制度,培养一批高素质教师;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做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及时补充乡村学校教师,鼓励新任教师到基层和农村服务;新聘教师必须在秦汉中学跟班学习不少于两年,学习传承清华品质教育理念,推动教育质量提升;大力表彰奖励宣传优秀教师,将教师住房纳入县保障性住房、危窑危房和棚户区改造范畴,落实农村教师交通费补助政策,改善教师生活条件,激发教师内生动力。

加大投入,提供基础保障。

            用足用活上级政策,想方设法跑项目、争资金,保证教育足够的投入。调整学校布点,优化学校布局,落实学校办学标准,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为教育均衡发展打基础。借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实施之际,以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为手段,以“互联网﹢教育”的形式,促进学校与清华附中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