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

6•18 VS端午节!在你心中,哪个更重要?

2022-06-12 04:37:51


今天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

传统节日——端午节

也是一年一度的购物狂欢节6•18


历史与现实、传统与时尚在这一天交汇。

我们想知道——

在你心中,哪个节日更重要?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关于端午的美食特别多,

最脍炙人口的就是“粽子”;

关于端午的习俗也特别多,

挂艾草、戴五彩绳、看龙舟竞渡……


但现在过端午节的重点在于美食和游乐,

我们对于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的关注往往比较少:

例如——

端午节相传是为纪念我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屈原;

端午节挂艾草、戴五彩绳祛除“五毒”,

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安康……

这些在传统农业社会形成的文化理念,

与现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格格不入,

我们已经没有耐心去细想端午的由来,

也根本不关心田里的庄稼会不会遭虫害?

所以端午节也逐渐失去了一些厚重的文化内涵,

变成了一个享受美食、尽情游乐的节日!


如果仅从这个角度看,

端午节和6•18没啥区别,

都享受美食、欢乐购物的节日,

都商家促销商品的好机会!



如果仔细去寻找端午节的意义,

我们就不得不提10多年前的一件事:

2005年,韩国将“江陵端午节”

作为本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引起了一场波及全社会的中韩文化之争!

虽然最后在2009年,

中国端午节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是这场传统节日被“抢注”的风波,

也警醒了日渐疏离传统节日的中国人!

后来随着端午节成为法定休假的传统节日,

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和重视。


但是不论如何重视,

我们终究无法回到过去。

想要重拾传统,

只能让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相融合,

与时尚文化相结合,

想让传统节日“活”起来,

先得让传统节日“火”起来!

过好端午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最好的办法不是回到过去,

而是在继承中创新:

不仅要把端午节过成美食节、游乐节,

还要过成文化节、教育节——

趁着节日的机会重拾怀念先贤、祝福安康的文化传统,

也趁着节日的机会积累古典诗词、节日典故,

过一个有文化味的端午节!



还有一个我们不太愿意提,

但也不得不提的问题——

至少在孩子们的心目中,

韩国“抢注”端午节是件很痛心的事情,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或者说如何评价这件事呢?

我觉得不妨比照6•18做一个理解——

现在所谓的6•18狂欢购物节实际上是

京东最早提出或者说“创立”的节日;

而每年11月11日则是淘宝(天猫)

最早提出和“创立”的狂欢购物节;

但是迄今为止,

这两个节日的创立者都没有把这些节日

作为自己的“专利”或“独创”来占为己有;

而是即将邀请别人来参与自己的节日,

一起促销、共同赚钱!


这一方面是体现了互联网经济开放共赢的特征,

只有让更多人参与、共享,

狂欢购物节才能越来越火,

商家才能挣到更多钱!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节日”的一种本质特征:

广泛参与才能让节日“火起来”,

融入生活才能让节日“活起来”,

把传统节日视为“遗产”严防死守,

原本就是一种狭隘的文化观念。

我们根本没有必要

纠结于端午节是否被韩国“抢注”,

坚守我们的信仰,

传承我们的文化,

让我们的后人仍然能够品尝到粽子的香甜,

仍然能够体会到端午佳节背后的家国之思,

才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事情!


有位诗人,在水一方……(端午日,忆屈原)




目 录


一、屈原简介
二、名家散文《有位诗人,在水一方》
三、屈原重要诗歌名家诵读
四、高考满分作文《屈原的背后》 
五、端午节诗词聚赏



吊屈原

【宋】张咏 

楚王不识圣人风,

纵有英贤声少通。

可惜灵均好才术,

一身空死乱离中。

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出生地楚国丹阳,湖北省宜昌市,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志,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3年,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有位诗人,在水一方


常文艳


  端午将至,自然想起怀沙抱石的屈原。千百年来,特性独立的屈原,以诗人的身份,呈现个体生命的魅力,独占了一个民族传统节日的荣耀和精神空间,受到人民如此隆重的纪念,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种博大而深刻的人文景观,使屈原在历代炎黄子孙心目中,激荡成一首英雄史诗,飘扬成一面鲜红的旗帜。汨罗江,这条无名的小河,也因屈原而变得像长江黄河一样著名了。

  大约公元前340年,屈原出生于楚国的一个贵族世家。年青时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受到楚怀王的信任,被封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照理说在这样重要的领导岗位上,屈原只要俯首帖耳、人云亦云,就自然功成名就,享受荣华富贵了。然而,屈原却不是趋炎附势的等闲之辈,那颗炽热的爱国心烧得他浑身发热,他屡屡犯颜直谏,“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希望楚王在战国七雄并峙的情况下,联齐拒秦,保家卫国。这在当时既是一种爱国行动,也是反对强权的表现。不曾想,屈原的一系列爱国主张却因触动了贵族集团的利益,遭到楚国许多贵族大臣的嫉恨。有人劝他不要“博謇好修”,应随俗以保身,他坦言道:“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从早到晚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一有机会,还真抓实干,出使齐国,订立盟约。这个书生,这个工作狂真是太过分了,终于惹来了倾盆的诽谤,疯狂的围攻,于是“王怒而疏屈平”。

  他先后被放逐到鄂渚和溆浦,于贫病交加中渡长江,过洞庭,徘徊于湘水,流浪于沅水。当时的鄂渚溆浦是什么样的地方啊,深谷莽林,怪兽出没,荒无人烟。屈原走在崎岖曲折的小路上,肝肠寸断,痛不欲生。学富五车的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何以总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事已至此,本还是有药可医的,战国时风行“出国”,到别国从政为官,屈原遭黜逐放颠沛流离当然也可“择君而事”,但他心系百性,彷徨瞻顾,始终不曾离开国土。国势危急,他心急如焚,“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他太爱国君,爱朝廷,爱百姓了,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锁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离开祖国他就不能活。但楚王怕他,烦他,忌用他,竟然将他闲置了二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只须旁观,不得插手,也不得插嘴,心情的苦闷压抑可想而知。屈原人生的最后一幕,司马迁的《史记》演义得极为精彩,“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与渔夫的一席对话,更如黄钟大吕,震撼千古,“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其孤芳自赏的心态,孤苦无援的处境,高洁的形象,耿介的情操,日月可表,山河为证。

  前278年,秦国军队攻下郢都,楚军四散溃逃,百姓流离失所。五月初五,屈原来到长沙的汩罗江,滔滔的江水宛如楚国的苦难东流不尽。他遥望北方,回首往事,感慨万千,写下《怀沙》作绝笔,庄严宣告:“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纵身跳进滚滚江水,成就了自绝汨罗的千古悲剧。当所有的吟咏和酬唱起不到任何作用时,就宁愿以死表达自己的执着和清白。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是位诗人,是位为祖国而生,为祖国而活的诗人。他的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其诗不是用墨来写成,而是饱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流放,对屈原来说是不幸,但对三湘四水的古老民族却是大幸。就在湘沅之间,这位伟大诗人留下了《离骚》《九歌》《渔父》等杰出诗篇。我们今天读其诗,总是清清楚楚听见一位爱国臣子,一遍遍哭诉,一遍遍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夕阳荒原中,临水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我有时想,假使他一生仕途顺畅,假使楚王能察纳雅言,假使“联齐拒秦”的设想成为现实,假使屈原被贬时有人出来为之抗争,历史会怎样改写?人,终有一死,但死后两千多年,还能让人民以一传统节日而永久怀念的人该有怎样的魅力?

  “逆境出人才”,怀王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艺术的极好环境,国家的兴亡,民族的仇恨,思想的沉淀,艺术的升华,火热的激情,浪漫的理想,在他胸中冲撞激荡,既然这股能量不能化为治国方略,就让它熔铸成光辉灿烂的诗歌吧。,挤压,烧炼,锤打时,才能得出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能成为理想的化身,,才能鲜活,才能飞翔。,那么无论其辞藻怎样生动华美,也会相去甚远。“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诗歌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写的吗?有思想光芒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当的吗?但愿,当我们划旱船赛龙舟,品尝甜甜的棕子时不要忘记柔波深处那颗孤独寂寞的灵魂,那双执著求索的眼睛。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有位诗人,在水一方……(选自《中学语文》2006年第4期)


屈原故里:秭归


悦 音 台

屈原诗歌经典名家诵读

(点击进入听名家诵读)


一、《离骚》(朗诵:岳斌)

二、《九歌·湘夫人》(朗诵:岳斌)

三、《九歌·山鬼》(朗诵:岳斌)

四、《九歌·国殇》(朗诵:常亮)




高考满分作文


屈原的背后


  千年来滚滚不衰的汩罗江畔上,曾经停留过两个人,五百年前是容颜憔悴的屈原,五百年后是忍辱负重的司马迁。

  司马迁怀念屈原,屈原不知道;司马迁传写屈原,屈原也不知道,是司马迁让“屈原”两个字屹立了两千多年,屈原当然更无从知晓。我替司马迁羡慕屈原,我想当年司马迁对屈原所流露出的也并不单单是纯粹的惋惜,或许还有些别的情感。

  屈原为楚怀王左徒时,可谓龙得云雨,壮志豪情溢满胸怀,这些司马迁知道;后来屈原被放逐,怀才不遇,忧容抑郁,宛若鱼失江海,茫茫然度日如年,这些司马迁也知道,非但知道,他那颗多情的心怕是早已随屈原同坠伤心谷了。他包容了屈原的苦和痛——他了解屈原。

  但是屈原不了解他!意气风发之时,司马迁何足挂齿,汉武帝仅仅“娼优蓄之”,这些屈原不知道;逢李陵之祸,受株连,遭腐刑,落得身废名裂,生不如死,这些屈原又何尝知晓?司马迁流着泪感怀屈原的时候,屈原不知道;司马迁咬碎了尊严咀嚼着艰涩的讥讽与挖苦时,屈原不知道;司马迁握着颤颤巍巍的笔传写屈原的时候,屈原又怎么会知道。

  屈原写了《离骚》,把满腔的愤懑扔进了汩罗江,司马迁为屈原落了泪,为他立传,司马迁不愿一个英雄怀着五百年的怨愤继续落魄。

  司马迁没有写“离骚”,他只写了《史记》。为别人,他苟且偷生毕其心智;于他自己,除了深夜中几声无泪的啜泣,我想别无其它。他擎起了英雄,却忘记了自己。

  男儿泪,千古讳!然而对于司马迁,那却是一滴铅沉得足以击碎沧桑的泪,那是一滴融尽了爱恨心血的泪,同时又满含着对自己对人生的谴责和愧悔。他还是他,而屈原终究不了解。

  在众人眼里,屈原是一位英雄,但是我想说,也许,我们该再向后看一看,看一看这位英雄的背后那个没有站起来的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有着怎样的一生。大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读懂屈原,读懂《史记》,读懂司马迁。


【端午节诗词聚赏】


笑歌行


李白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曲如钩,古人知尔封公侯。

  君不见直如弦,古人知尔死道边。

  张仪所以只掉三寸舌,苏秦所以不垦二顷田。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沧浪老人歌一曲,还道沧浪濯吾足。

  平生不解谋此身,虚作离骚遣人读。


  笑矣乎,笑矣乎。

  赵有豫让楚屈平,卖身买得千年名。

  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齐饿死终无成。

  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

  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

  男儿穷通当有时,曲腰向君君不知。

  猛虎不看几上肉,洪炉不铸囊中锥。


  笑矣乎,笑矣乎。

  宁武子,朱买臣,扣角行歌背负薪。

  今日逢君君不识,岂得不如佯狂人。



祠南夕望


杜甫


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

兴来犹杖履,月断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

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题屈原祠


洪州将军


苍藤古木几经春,

旧祀柌堂小水滨。

行客谩陈三酎酒,

大夫元是独醒人。



三闾大夫


刘威


三闾一去湘山老,烟水悠悠痛古今。

青史已书殷鉴在,词人劳咏楚江深。

竹移低影潜贞节,月入中流洗恨心。

再引离骚见微旨,肯教渔父会升沈。



南楚怀古


刘长卿


南国久芜没,我来空郁陶。

君看章华宫,处处生蓬蒿。


但见陵与谷,岂知贤与豪。

精魂托古木,宝剑捐江皋。


倚棹下晴景,回舟随晚涛。

碧云暮寥落,湖上秋天高。


往事那堪问,此心徒自劳。

独馀湘水上,千载闻离骚。



端午日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全国教育机构推荐虚拟社区